谁能笑到最后——《控方证人》
今天聊聊英剧《控方证人》。
片名The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2016)。
2015年时,BBC在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诞辰125周年之际推出电视剧版《无人生还》,好评如潮,BBC也由此尝到甜头。于是在次年2016年圣诞节,紧接着推出两集迷你剧《控方证人》。
《无人生还》本是一部长篇小说,精炼后改为3集短剧。
而《控方证人》则原本是一部短篇小说,原著仅仅描写了剧情关键环节,剩余部分留下了大量空白,给了后来人充分发挥的余地,改编后拍成2集。
BBC版《控方证人》发生在1923年的伦敦。
艾米莉是一位富有的寡妇,守着巨额财富,每天寻欢作乐。某天艾米莉突然在自己的豪宅内被杀,死前艾米莉还修改遗嘱,把所有财产全部留给她的男宠莱纳德。当晚还有人看到莱纳德从豪宅离开,这样莱纳德成了嫌疑最大的嫌疑犯。
莱纳德的同居女友罗梅则成了能够证明不在场的关键证人,关键时刻罗梅摇身一变成了指控莱纳德的控方证人,真相变得扑朔迷离。
辩护律师约翰·梅休为了生计,接下了这起热门案件,随着调查深入,渐渐发现了其中蹊跷。
罗梅和莱纳德具有同居情侣关系,罗梅对莱纳德的有利证词可信度不高,相反罗梅对莱纳德的不利证词反而是可信度极高的证词。
利用这点惯性思维,影片完成了多次反转。人性的复杂和阴险,在此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控方证人》在短短的篇幅内,完成多次反转。不到最后一刻,观众们永远不会知道真相,这也是推理电影的魅力所在。
或许播放进度条才是最大的剧透者,每每观众们觉着可能真相大白尘埃落定的时候,一看进度条还有那么长一段距离没有走完,应该就会知道紧接着就将迎来反转。
为了不做剧透,只提一下无关紧要的一些元素。
《控方证人》中,艾米莉的宠物猫是一个十分有看头的亮点。
作为宠物猫,本身没有生存能力,只有依附于主人身边,依靠出卖色相才能讨一口饭吃。当主人遭遇不幸时,宠物猫的反应却显得若无其事,大摇大摆地从主人尸体走过,用舌头漫不经心地舔舐利爪上的鲜血。
或许这就是猫的天性,对铲屎官采取一贯的冷漠和不屑。但结合到《控方证人》这部剧本身,宠物猫所代指的事物就显得十分明显了。人类以为是宠物猫的主子,其实不过是个铲屎官罢了。
宠物猫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镜头也寥寥无几,可每次都和关键情节紧密联系在一起,似乎成了导演暗示观众的指路牌。
漂亮的宠物猫毫无感情,漂亮的人同样如此。
大家还是趁早离开外貌协会吧。殷素素告诉过张无忌,“漂亮的女人最会骗人。”
其实不论是谁,只要被男男女女的外表蒙蔽,就很容易任人摆布,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控方证人》中多次出现战争镜头,这成了莱纳德与约翰·梅休的羁绊也在战争中结缘。
莱纳德和罗梅都是战争的幸存者,两人都是从尸体堆里爬出来的,感情比一起扛过枪还要坚定。
约翰·梅休同样也是战争的幸存者,当初他虚报儿子年纪,父子俩一同上战场。不幸的是儿子死于毒气,自己大难不死也落下病根。
就是因为都是幸存者这层羁绊,约翰·梅休潜意识里将莱纳德当做了自己亡子,费尽心思地想要证明莱纳德清白。
约翰·梅休本身就是一个感情脆弱,亟需关爱的孤独老男人,听一首歌都能流泪半天的人。
亡子是他永远的痛,妻子也无法原谅他,每天活得挺悲催的。在一波三折后,梅休终于找到法庭致胜的关键,这才有了点人生奔头,为找到的“真相”窃喜不已。
只不过喜悦有多大,打击就会有多大。飞得越高摔得越惨,巨大的落差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利字当头,真相并不重要,
多次反转,谁能笑到最后。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妙看影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