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21日讯(记者 聂金刚) “吸电子烟不会上瘾,可以抽着玩。”这款在年轻人中被捧为“时尚”产物的电子烟在3·15晚会后“人设”崩塌。为了躲过“风头”,电商平台默契地选择了临时下架,不过仅仅下架三天时间后,绝大多数电子烟又重新上架销售。由于没有特许经营许可,毫无门槛的电子烟即使会让人上瘾,但也难挡商家的销售热情。
3·15晚会曝光电子烟同样会释放有害物质,危害吸烟者健康。一时间,电子烟塑造的“无危害”形象开始崩塌。但是这对电子烟的销售似乎并没什么影响。在3.15晚会将电子烟推上风口浪尖之后,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各大电商平台立刻屏蔽了电子烟关键词,用户无法通过搜索查找到电子烟相关产品。然而,在很短的时间里,淘宝、京东就恢复了电子烟的正常售卖,截至发稿,只有苏宁易购依旧屏蔽了电子烟关键词。
记者在京东上搜索关键词“电子烟”,一共搜索到了15万件商品。这些商品分为直杆型、盒子型、仿真型、机械型、能量棒、DIY定制、烟斗型、加热不燃烧等类型,价格最高的达到40000元,价格低的在几十元左右,价格相差悬殊。
记者注意到,京东上一款销量最多的电子烟,在商品标题信息里用橙色字体标注了“未满18周岁禁止购买”字样。这款价值百元的电子烟有劲爽薄荷、绿豆冰棒、冻柠檬茶、中式烤烟、经典烟草、醉爱蓝莓等不同的口味,而且性价比较高,因此销量很大,累计评价达到了13万条。
明知对人体有害,电子烟却只在大部分电商平台上“消失”了几天时间。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因为电子烟在国内市场“钱景”广阔,所以电商平台很难做到“斩草除根”。《2017年世界烟草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电子烟销售额约100亿美元,2017年全球电子烟消费者约3500万,销售额约120亿美元,加热烟草制品销售额约50亿美元。报告预计电子烟行业将持续增长,2025年电子烟市场规模将超过470亿美元。
经常抽烟的市民张先生认为,电子烟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观念,因此很快受到这些人群的欢迎。“还是有市场需求的。电子烟也能上瘾,但是一些年轻人并不在意,他们是为了尝鲜吸电子烟,而不会在意尼古丁含量。”
央视3·15晚会也提到,电子烟这类产品在欧洲一些国家,如今是被列为医疗产品进行管制,但如今在国内却是由科技公司来提供产品。淘宝、京东上销售的电子烟全部是由科技公司来提供的产品,和传统意义上的香烟已经完全是两个概念。
业内人士分析,和传统香烟相比,电子烟在经营上不受特许经营制度限制,门槛低带来的是越来越多的逐利者。3·15晚会的曝光会让电子烟销售受到冲击,但是要想杜绝电子烟的销售,目前来看是不现实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