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我们写了如何和回避型相处的文章,有读者留言,非常想知道回避型该如何自救。
其实,这也是困扰着我的——身为回避型,我总是很难谈好恋爱。对方总和我说,你是不是一点都不喜欢我,你为什么总在推开我。
我的约会对象很痛苦,其实我自己也一样煎熬。但我反复告诉自己,这个世界上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最后,对方心凉、疲惫,选择了放手,而我,只能一次次失去爱与被爱的机会。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回避型都像我这样经营不好自己的感情。为了改变自己的感情困境,也为了给我们留言的回避型读者们,我找了成功上岸的回避型同事问ta是怎么谈好恋爱的,写成了这篇文章分享给你们。
希望所有回避型和回避型的恋人,都能获得幸福。
回避的根源是不敢信任他人,
只能依赖自己
回避型的个体往往有着低回应、低敏感度的父母,ta们小时候能从父母身上获得的关心和帮助是极少的,因此ta们养成了遇事都只依赖自己的思维习惯。
成年后,即便身边有人可以依靠和倾诉,ta们的第一选择仍然是只依赖自己(Shaver et al., 2002)。Ta们关闭了向他人寻求帮助和与他人亲密的选项。当伴侣想要靠近ta,和ta增进感情时,ta们不安全的依恋系统反而会被激活,小时候不被父母关爱的痛苦感也同时被激活,促使ta们做出了回避的行为(害怕应该产生期待而受伤,不如保持不信任和距离)。
Bowlby(1982)指出,这是一种“强迫性的自我依赖”。只有这样,回避型的个体才能自给自足——不依赖父母、不相信父母会给自己好的爱,就不会因为低情绪投入的父母受伤。
当我们看到回避型们的“冷漠”,也要看到这种冷漠是由于ta们童年异常的环境造成的。Ta们适应了异常的环境,形成了这样的依赖风格,却在长大环境变化后,与新的环境难以适应。
但这种过度的自我依赖,
始终是“地雷”
对于回避型来说,虽然暂时“回避”和“搁置”了一些问题,获得了喘息,但这些未被解决的问题终会出现在未来的生活中,对自己造成更大的影响——
回避型个体看起来情绪淡漠、镇定自若,面对压力事件游刃有余。但事实并非如此。陌生情境实验中,回避型的婴儿表面上看起来对母亲的离开和回归都无动于衷,但心跳加快以及应激激素的升高表明ta其实很需要母亲(Fox & Card, 1999)。
回避型的人对压力的心理反应(比如痛苦)和生理反应(比如心跳加速、出汗)会更强烈。即便感知到了来自他人的社会支持,也无助于缓解ta们在压力到来之际产生的生理反应(Stanton & Campbell, 2014)。
与此同时,回避型个体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状况也会更差(Stanton & Campbell, 2014)。回避型的人,更容易受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困扰。相比不那么回避的人,ta们的免疫系统也更容易出问题,罹患各种疾病。
因为回避型一直在压抑自己的亲密依恋需求,ta们的“心力”就比那些放松自然的人更少。回避型个体的认知和情绪资源都更容易耗尽,自我调节能力也更容易被损耗(self-regulatory depletion),在生活中易怒、易崩溃。
回避型依恋确实会让人更“冷酷无情”。Ta们更容易拥有“阴谋论信念”,更容易愤世嫉俗,认为人和人之间都是靠利益维系的(Robinson et al., 2015)。部分回避型的个体会更少地展现出对受害者的共情(Koleva et al., 2014)。有些回避型的个体,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场面往往也显得不感兴趣、无动于衷(Santascoy et al., 2016)。
在亲密关系中,回避型则更容易表现出“失能”——
研究发现,越是亲密的恋人,越会和对方的自我相融(Self-other overlap)。心理学上将这个过程命名为“将他人纳入自我”(inclusion of other in the self),是影响个体与伴侣持续恋爱的心理机制之一(Branand, 2019)。
回避型依恋倾向于将自我和他人区分得很明确(Slotter & Gardner, 2012)。Ta们难以接受要和伴侣共享自己的空间,常常抗拒接纳伴侣的观点,也很难真的让伴侣走进自己的内心。
不少回避型的人,其实很渴望能拥有一段好的爱情。但当伴侣想要靠近时,Ta们却会本能地想要逃离。这种“对亲密的深深恐惧”不仅是回避型个体的典型特征之一,也是回避型个体在建立亲密关系时经常遇到困难的重要原因。
如果你在亲密关系的建立方面有困惑和不解,在这里和你和你真心推荐由KnowYourself专业心理团队研发的「人生必修课:掌握100种破局思维」,课程中我们会从最本质的依恋类型开始,让你了解什么决定了你在恋爱中的表现,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以及如何辨别对的人,课程中还涉及了很多解决日常生活、亲密关系中会遇到的常见问题的方法。
点击卡片,了解详情
通常,回避型在关系中整体感受到的冲突会更多(Sheng et al., 2022),往往源于回避型觉得ta们的独立性遭受了威胁,这让ta们感到被入侵的恐惧,而ta们又从未学到过如何开展深度的亲密沟通。此外,回避型个体对于伴侣的信任程度较低,ta们在冲突后会与伴侣更难以亲密、关系也更容易出现波动。
当关系出现问题时,安全型的个体会使用积极的策略去维系关系(Bippus & Rollin, 2003),包括抚慰对方、提供情感支持、试图平和解决冲突等。但回避型的个体却的反应会更消极,包括拉开两个人的距离、对冲突置之不理、拒绝沟通等(Goodboy & Bolkan, 2011),忽略磨合的可能性,因而导致关系破裂。
另外,当发现存在竞争对手威胁到自己的感情时,回避型的个体不会表现出嫉妒,也不会想要争取伴侣留下,而是会选择主动抽离、终结关系。这是因为ta们对感情的信心程度通常较低。
那么,回避型的我们
该如何改变?
改变回避型的关键词只有两个:1信任、2安全感。相信对方和关系,在关系中有充分的安全感,就会发生改变。关系中的自己和对方都可以为这两个目标做出努力:
试着回忆过去,你会发现也许不是所有人都不值得信任。总有那么几个人,曾在你需要的时候站出来给予过你帮助,可能是得知你生病后赶过来照顾你的朋友、家人,一个温暖过你的陌生人……
记录下这些闪着光的成功信任时刻,重新学着信赖他人。
相信自己的修复力,相信哪怕真的被他人辜负,自己也有能力康复。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无力自保的婴儿——已经长大的自己,哪怕遇到了不足够关爱自己的人,也能够幸存下来。
回避型往往有着严重的羞耻感。一个不被自己的父母所爱的孩子,会天然觉得是自己有问题,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不会被爱。因此羞耻感是回避型的一种人生底色。但你要知道,你值得被爱。错的是没有好好爱你的父母,而不是你。
渴望被爱,渴望稳定可靠的亲密关系不但是正常的,也是作为人的一种美德,我们在与他人的连接中成为更完满的自己。。
Farrell等(2016)的研究发现,伴侣助攻(Partner Buffering)——和伴侣一起提前制定应对回避型失控时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甚至避免这一行为的再发生。
01丨你可以主动和伴侣聊聊“回避型”这件事
在关系的初期,开诚布公地和伴侣聊聊自己的回避型依恋模式,让ta们了解你的行为模式和可能的成因。这样ta能够更好地理解你,知道“回避”只是你惯用的行为模式,并非不爱ta或不在乎ta,而你也会在关系里试着去慢慢调整这一模式。
02丨和伴侣一起准备「关系安全手册」
夫妻治疗咨询师Katherine Hertlein建议,可以通过记录(journalising)来提升关系、促进亲密。试着把恋爱里那些充满了喜欢和爱的互动的瞬间,记录下来。比如:
Ta今天给我带了我最喜欢的蛋糕我不小心划破手了,ta却比我还着急突然降温了,ta怕我着凉,把我的手揣在兜里我又不理ta了,ta没怪我,却说“ta都在”.....
当冲突矛盾发生时,回避型人在压力状态下渴望逃避时,可以翻看一下这本「关系安全手册」,唤醒自己对关系的积极感知,提醒你们依然相爱着。
03丨学习建设性沟通
安全型的伴侣,往往采用建设性沟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安全型的伴侣往往采取的是“追逃式”沟通(一方拼命说,一方很抵触、想静静)(Shi, 2003)。回避型的个体可以学习建设性沟通,说出自己的诉求,而不是一味退缩。除此以外,也需要说出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不是选择压抑。
只有这些情绪、想法被看到,才有进一步被妥善处理的可能性。
最后,作为回避型的伴侣,如果你确信对方就是你想要的人,你需要做的是让ta能够建立起对你的信任,以及在这段关系中的安全感。你需要有一颗大心脏,在对方若无其事的时候,自己告诉自己“ta一定很爱我”——哪怕你并不这么相信,你也可以在ta面前告诉ta你相信。这也许会让ta能够放松。
和回避型伴侣相处,让ta们感到轻松非常重要。如果你总是问ta是否爱你,或者制造出严肃的氛围要和对方讨论问题,你们的关系很难有一个好的结果。当然,你一定要注意——也许ta的回避只是因为不够喜欢你。也许在另外一个人面前,ta不一定是这样回避的样子。
我能够给出的最好的建议就是尽力而为。如果你已经尽力,对方却没有任何好的转变,无论是什么原因,ta都是一个无法给你提供你想要、并且配得的幸福。此时离开,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建立、维持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相信是大多数人人生中都会遇到的命题,其实,这其中需要掌握很多心理能力,比如如何建立安全感、如何有效的和伴侣沟通、如何维护两人之间的边界等等,在这里向你真心推荐由专业心理团队研发的「人生必修课:掌握100种破局思维」。
这门课程会带你从本质上了解亲密关系发生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如何化解种种难题。此外,课程还覆盖了除亲密关系外,自我成长、生涯发展、家庭生活、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共6大人生中最重要的议题,科学提升43个底层心理能力,轻松掌握100个心理学知识,收获80个实用心理学工具,搭建起系统全面的自我成长体系。
而且,这可能是市面上性价比最高的课程,或许都能去掉“可能”。市面上大部分199元的自我提升类课程,都只有短短十几节课,并且只能覆盖到1-2个知识体系。而「人生必修课」,一次性为你提供系统的100节课,覆盖人生最重要的6大主题,并且依然只要199元。
高回报:平均每节课不到2元钱,收获一个改变你的新认知!
易坚持:每天只需10分钟,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在线学习!
能应用:不是枯燥的知识点教学,融入大量生活案例,学到就能用到!
点击下方加入课程,每周一前固定更新7节,总计100节。
和我们一起用100天改变自己。
References:
Branand, B., Mashek, D., & Aron, A. (2019). Pair-bonding as inclusion of other in the self: A literature review.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399.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244.↵
Bippus , A. M. , & Rollin , E. ( 2003 ). Attachment style differences in relational maintenance and conflict behavior: Friends’ perceptions . Communication Reports , 16 , 113 – 123 .
Chavis, J. M., & Kisley, M. A. (2012). Adult attachment and motivated attention to social images: Attachment-based differences in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to emotional imag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6(1), 55-62.
Farrell, A. K., Simpson, J. A., Overall, N. C., & Shallcross, S. L. (2016). Buffering the responses of avoidantly attached romantic partners in strain test situation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30(5), 580.
Gillath, O., Bunge, S. A., Shaver, P. R., Wendelken, C., & Mikulincer, M. (2005). Attachment-style differences in the ability to suppress negative thoughts: Exploring the neural correlates. Neuroimage, 28(4), 835-847.
Goodboy, A. K., & Bolkan, S. (2011). Attachment and the use of negative relational maintenance behavior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 28(4), 327-336.
Koleva, S., Selterman, D., Iyer, R., Ditto, P., & Graham, J. (2014). The moral compass of insecurity: Anxious and avoidant attachment predict moral judgment.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5(2), 185-194.
Overall, N. C., & Sibley, C. G. (2008). Attachment and attraction toward romantic partners versus relevant alternatives within daily interaction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4(5), 1126-1137.
Richman, S. B., DeWall, C. N., & Wolff, M. N. (2015). Avoiding affection, avoiding altruism: Why is avoidant attachment related to less helping?.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76, 193-197.
Robinson, J. S., Joel, S., & Plaks, J. E. (2015). Empathy for the group versus indifference toward the victim: Effects of anxious and avoidant attachment on moral judg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56, 139-152.
Stanton, S. C., & Campbell, L. (2014).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predictors of health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82(6), 528-538.
Santascoy, N., Burke, S. E., & Dovidio, J. F. (2018). 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 predicts less positive evaluations of warm (but not cold) social groups.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21(1), 19-36.
Sheng, R., Hu, J., Liu, X., & Xu, W. (2022).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secure attachment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stability in emerging adul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ived conflict in daily life. Current Psychology, 1-11.
Shi, L. (2003).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31(3), 143-157.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