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以“复仇三部曲”(《我要复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扬名国际的韩国大导演朴赞郁与BBC合作的一套间谍剧播出了。
短短6集的体量,如今已播出一半。
这剧我现在每周追着看,一个词:精彩。
可以说,这个月的间谍戏,我就靠这套了:
《女鼓手》
(豆瓣8.3,烂番茄88%,IMDB为7.2)
故事发生在70年代。
有意思的是,本剧故事颇有英国版《色戒》既视感:
一个女演员冒充恐怖组织头子的情人,试图渗透进恐怖组织,阻止恐怖袭击并端了该组织的故事。
这场戏,不能NG;
剧本只有大纲,遇事要靠临场发挥,稍有不慎,付出的就是生命的代价。
剧中,对垒双方为以色列间谍组织和巴勒斯坦恐怖组织。
巴以冲突一直是中东地区的热点冲突之一。
而本剧的主角人设,偏生也是这两个冲突的微缩融合:
女演员查理(没错,剧中是一个女人的名字)虽为以色列方的间谍,但是,她的政见却又偏向巴勒斯坦方的(而且她还是英国人)。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查理变节的风险很大。
但对于招募查理的以色列间谍组织来说,他们老大的思路是:
如果你要猎一头狮子,你就必须用一头活生生的羊,而不是玩具羊,哪怕这只羊现在站错了立场。
想必很多朋友也对朴赞郁那部《小姐》(改编自英国作家莎拉·沃特斯的小说《指匠情挑》)印象深刻吧。
用层层反转的形式,朴赞郁通过几个人的视角,将一个局中有局的故事,像做拼图一样地慢慢还原出来。
曾经有个朋友给我留言:他认为朴赞郁是韩国最会讲故事的导演。
朴赞郁的叙事掌控能力,一向都是一流的。
《女鼓手》首集,短短的3分来钟时间,基本等于没有对白,朴赞郁就炸出了一个精彩开场。
几条看似毫不相关的线索同步进行,其中有人:
一对看似情侣的男女;
一个以色列家庭:父亲(以色列外交专员),起床后在床上对着墙壁玩抛接球的孩子。
有物:
一个行李箱,由酒店的房间里被带出,交到了那对情侣手上。
有时间:
早上8:30。
看似,这是一个普通的早晨。
直到那对情侣中的女方,拿着行李箱叩开以色列家庭的大门(位于西德的外交住宅区)。
行李箱被交接,以色列父亲将该行李箱带进家门,放在孩子隔壁的房间。
一切似乎如常:
父亲走出家门口,孩子依然在床上玩抛接球,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直到8:30。
一声巨响,以色列家庭爆炸。
第一集片头字幕出现,大戏开始。
但看这第一集,您还是稍微需要点耐心。
在开场过后,调查片头那起爆炸案的情节当然必不可少。
在这个主线中,它还穿插了一些看似莫名的情节。
一会儿,是女演员查理的一次试镜,然后不了了之;
接着,又是查理的剧团在剧院表演;
再者,又是剧团到希腊度假,然后出现一名神秘男子勾搭查理。
间中,朴赞郁又埋了一些看似冲突没有那么激烈的线索:
查理剧团表演的时候,昏暗的灯光下,朴赞郁又突出地用红色及手表这一道具,带出台下一名观众,偏偏又让你看不到脸。
在希腊,神秘男子勾搭上查理,单独带走她。
他即带给了查理一个浪漫的环境氛围,可又拒绝查理的亲吻,同时一些行为还让查理感到恐慌害怕。
是敌是友,目的是什么,云里来雾里去,分不清楚。
但是,若您看完第一集,您会发现,朴赞郁又做拼图游戏了,这一集的结尾,他完成了一个极为精彩的铺垫。
也因为这个结局,我立马又重新回头看了一遍第一集。
继续聊本剧前,我想先聊下本剧的故事背景:巴以冲突。
在片中,巴勒斯坦恐怖分子说出这样一句话:
对我们来说,想要回去就要用武力解决。
这其后有着极为复杂的历史渊源,而巴以冲突现在也已无法一言概之。
很久很久以前,巴勒斯坦是住着很多犹太人的。
但是,在犹太人起义失败后,这些人就被逐出耶路撒冷甚至是巴勒斯坦,流落世界各地了。
在近代史上,1917年,英国占领了巴勒斯坦;
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辖巴勒斯坦;
1922年,巴勒斯坦被英国划分为东部的东部为阿拉伯人居住地(现在的约旦),西部的犹太居民区。
直到1948年,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建立以色列。
这些年间,虽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坚决反对,但是犹太复国主义者们不管不顾,巴勒斯坦依然移居进了大量的犹太人。
而二战时期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更加速了这一移居过程。
就像当年西方对他们所做的那样,犹太人在以色列建国后,一次次地把当地住的巴勒斯坦人赶走。
本来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就难以一言概之,再加上新仇,巴以冲突越演越烈。
从上世纪40-80年代,双方每十年就发生一次战争(小冲突不计)。
以上就是《女鼓手》中的矛盾冲突背景。
对于片中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来说,他们宣称:
为了反对犯罪的国家所采取的暴力,不算犯罪。有时候需要扼住世界的咽喉,才能让它聆听正义的诉说。
第一集开场的那场汽车爆炸案,就是这群恐怖分子做的一个案件。
而在剧中,接下来这样的爆炸还将陆续出现。
加上这群恐怖分子作案方式也专业,例如他们不在同一个地方出现两次,而且当时又没有互联网这些东西,所以和现在比起来,追踪难度大大地增加。
片中,以色列间谍小组的老大是Kurtz(迈克尔·珊农扮演),这个小组也是人才辈出。
有人负责监视:
出外勤的小组,也可以配合进行集体作战:
有人负责设计场景,例如这个设计就体现了其精妙性及团队经费的充裕:
在小组的办公室里,他们为恐怖分子设计了一个包间。
恐怖分子在这个包间里面,只要被看守得当,他们只会看到四面墙,从而认为自己被扔进了监狱。
而且包间的隔音性能很强大,还布置有窃听系统。
但是从外景看,其实这就是一个在间谍办公室临时搭起来的特制移动式房间而已。
更不用说针对被关押的人物随时准备的审讯药物,以及小组里每个人分工明确的角色扮演了。
可以说,这群玩间谍的,同样也是很好的一群演员。
实际上,本剧的原著小说作者约翰·勒卡雷,本人就曾是一个很好的间谍。
18岁他就被英国军方情报单位招募,担任对东柏林的间谍工作;
他曾经在军情五处,以外交官的身份亲历了诸多秘密情报工作,并颇受老牌间谍奈特的赏识。
况且,他还是学霸:曾在牛津大学攻读现代语言,又在伊顿公学教授法文与德文。
自身经历加上本人的文化修养,使得他日后创作出了一部部让人盛赞的间谍小说。
例如《柏林谍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都是他的作品。
知名小说家葛林就曾盛赞他的作品《冷战谍魂》:
这是我读过最好的间谍小说!
老爷子也经常在自己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中客串出镜
朴赞郁本人也是约翰·勒卡雷的粉丝,他曾经想买下《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的电影改编版权,可惜未成。
这次的《女鼓手》,可以说是一偿心愿了。
在朴赞郁的掌控下,虽然故事本身处于一个冷峻的氛围,但朴赞郁却给故事带来了他特有的叙事方式,鲜明的色彩,甚至是风格化的画面表达:
在剧中,被以色列间谍组织盯上的巴勒斯坦恐怖组织,领头的是四兄弟。
而本剧入手点,则在于其中的老四萨利姆。
查理的任务,则是冒充萨利姆的情人,继而渗透入这个恐怖组织。
当然,您心里肯定有疑问:
万一查理撞上本尊怎么办?
放心,本剧自有安排。
和很多间谍戏一样,本剧的故事,也是一个又一个的局,环环相套。
而且,手法极为严密。
就拿培训查理来说,为了让她融入角色,以色列间谍组织甚至为她安排了一个沉浸式的方法派表演模拟课程:
模仿萨利姆情人的笔迹;
角色扮演,通过阅读萨利姆和情人的书信,从而进入角色。
为了让查理能够迅速投入角色,组织上还特地安排了一名间谍扮演萨利姆,与查理对戏。
而这样的方法派演技下,可怕的一点是:
演员本身很容易投入角色无法抽离。
就像这一段:
扮演情人的查理过于投入,忍不住对扮演萨利姆的男演员(间谍)做出了动情之举。
此时的查理,内心的身份已经不再是自己,而是恐怖分子的情人。
而朴赞郁的画面,在此过程中也不断在所冒充的人物和真实人物之间来回切换,从而也有意让观众有种身份混淆的感觉。
这种身份混淆下,自我之间,或和目标人物间的暧昧关系,则是本剧中极为危险的一个导火索。
虽然,我们早已见识过陈永仁时而分不清黑白两道的身份模糊,以及王佳芝最终不可自拔牺牲一组人,却放跑目标人物易先生的戏码。
但这样的戏码,至少在电影中,依然还是此类间谍戏能带来的极佳剧情冲击点。
反正,本剧设下的局,到了第三集,已经进了一个台阶。
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过多的剧透是不要了,我就点到这里为止吧。
喜欢间谍戏的,我想本剧会合您的口味。
急的,3集先看着。
不急的朋友,再等三周,养肥了再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