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的开年那天,克罗地亚著名钢琴家马克西姆入驻B站。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认识马克西姆都是从他的那首成名曲《克罗地亚狂想曲》开始的。而马克西姆还有一首钢琴曲,能与他平起平坐——《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最早是《圣经》中的一个故事,他源自于《旧约》。
相传:游牧民族希伯来人本来是生活在地中海沿岸一带的名族,后来因气候等因素,从而向西跨过了西奈半岛,来到了古埃及。也有一种说法,希伯来人本就生活在尼罗河三角洲区域。但这些事都是在公元前17世纪左右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们与埃及人一起生活。
由于希伯来人的观念,导致希伯来人的人数比埃及人还要多。公元前16世纪时期,埃及法老开始征召希伯来人为奴隶,为自己建设金字塔和宫殿。这样的征召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4世纪。
时任的法老塞拉西一世的儿子拉美西斯,有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摩西,两人的关系十分融洽。摩西是塞拉西手下的得力战将,在对外战争中取得了很多功绩。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摩西得知了自己并不是埃及人。自己是来自于埃及隔海相望的迦南。他在年幼的时候因为战争,他的母亲将他放在一个篮子里,并放入大海,浪,将他带到了埃及。因此摩西本质上是一个希伯来人。
而此时,自己的发小拉美西斯也已经成为了埃及的法老。整个埃及有数百万希伯来人,都在法老的统治下民不聊生。于是,摩西萌生出了想要带领族人返回故土的想法。
此时,他深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与法老所抗衡。在一个深夜,他偶然在梦中遇见了属于希伯来人的上帝。上帝告诉他,他愿意帮助摩西离开埃及。
于是,上帝在开罗降下十灾(水变血之灾、蛙灾、虱灾、蝇灾、畜疫之灾、疮灾、雹灾、蝗灾、黑暗之灾、杀长子之灾),这十灾让拉美西斯的态度变化,于是默许了摩西带领着希伯来人离开埃及,前往那个应许之地——迦南。
迦南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区,那里的原住民是巴勒斯坦人(也称迦南人),这里与埃及仅仅隔了红海。在那个苏伊士运河还没有开挖的年代,埃及与迦南实际上是接壤的。在希伯来人的宗教中,迦南是“流着奶与蜜的地方”。
按照《圣经》中的说法,摩西带领希伯来人一路向东,被红海挡住了去路。而同时,拉美西斯为了报复之前的十灾,派出两万士兵,企图将希伯来人赶尽杀绝。
在这个前有大海,后有追兵的时刻,希伯来人没有选择背水一战,而是,祈祷。但是,祈祷产生了奇效,上帝将红海一分为二,于是希伯来人跨过红海,当最后一个希伯来人上岸后,上帝回复了往日的红海,所有的埃及士兵被淹没在红海海底。
此时的希伯来人到了巴勒斯坦,经过多年的争斗,将原住民赶走了。但由于巴勒斯坦处于西亚的中心,地理位置相当特殊。几乎所有在历史上横跨亚欧非三个大洲的国家,都对希伯来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讨伐。在《圣经》中,希伯来人认为,这是由于在来迦南的路上。上帝没有让他们挨饿,但是有很多人抱怨条件糟糕。上帝为了惩罚他们,对希伯来人下了流放的诅咒。
于是,希伯来人散落到世界各地。现在大家一般吧希伯来人叫做犹太人。这一个诅咒,从公元前13世纪一直持续到1947年以色列建国为止。
这个显然是圣经中特有的玄幻色彩,但在历史上,希伯来人确实在领袖摩西的带领下,从苏伊士运河来到迦南。而这个过程,就是出埃及记。
由于《圣经》地位非同一般,这个故事在很多基督教国家都广为流传。这也成为了希伯来人名族历史上少有的高光时刻。
通读完整个故事你会发现,希伯来人在骨子里认同的信仰,是一种逃离的信仰。他不愿意接受任何苦难,更不愿意为苦难而反抗,在绝望的时候选择祈祷,选择寄希望于不存在的事物。
这与中华民族的认知普遍有偏差。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会选择在困难的时候逆来顺受,更不会逃离,去一个假想中的地点逃避困难。这也导致了犹太人生性唯利是图,狡诈贪婪。这是欧洲多年来反犹思想盛行的主要原因。前段时间,俄乌战争爆发。也许大家有所不知的是,乌克兰也是一个犹太人居多的国家。现任总统泽连斯基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犹太人。
对于犹太人来说,这样的高光时刻,势必要用一些特殊的方式留在人们心中。于是,《出埃及记》的交响乐由此诞生。到了近代,传播文化的方式逐渐多样化,于是,大量的影视作品也纷纷问世,最著名的当属2014年由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法老与众神》。
可能我们无法理解犹太人的那种应许的想法;但在他们心中,耶和华的使者从荆棘里火焰中向摩西显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