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艺术殿堂 >

欧阳修的诗歌「欧阳修采桑子」

文 / 初酿


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宋真宗咸平五年出生于安徽宣城,古称宛陵,故又被称为宛陵先生。他与苏舜钦齐名,被时人称为“苏梅”,与欧阳修一起被称为“欧梅”,而且他的诗“开宋诗一代之面目”,他又被称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如此多的名号,却并未给他的人生带来什么好运,而是科场蹉跎,仕途失意,终其一生沉沦下僚,而且人到中年又妻亡子夭,凄苦余生。可谓是苦辣尝遍,甜却没有半分。


梅尧臣出生于农家,自幼家贫,但酷爱读书,很早就诗名远扬。可是十六岁参加乡试时,却名落孙山。由于家庭穷困,无力再供他读书,他只好随着叔父梅询到河南洛阳,以恩荫补任太庙斋郎,后来又历任桐城、河南、河阳三县主簿。


因其才名,屡次有朝臣向皇帝推荐他,终于在皇祐三年,他得到宋仁宗召试,获赐同进士出身。第二年,梅尧臣以太常博士之职担任献官。


在河南任职时,梅尧臣得到当时著名诗人、西京留守钱惟演的赞赏。因钱惟演的提携,他又得以与欧阳修等当时著名文人们结交。


景祐五年,梅尧臣从浙江建德知县卸任回乡,路过饶州,时任饶州知州的好友范仲淹邀其同游庐山。临别时,范仲淹为他设宴送行,在宴席上,有人讲到了河豚。


河豚形象十分丑陋,鱼体短小,头腹肥大,遇到敌人时,就吸气膨胀如球,又被称为“吹肚鱼”、“嗔鱼”、“气泡鱼”等。然而,就这个奇丑无比的鱼,味道竟然十分鲜美,被烹制后“鲜香滑嫩,状如奶酪,甘腴之至”,雅称“西施乳”。但是,如此美味之物,却身有剧毒,如果烹制不当,“入口烂舌,入腹烂肠,人立死。”



大家越说越起劲,梅尧臣也越听越有兴致,不由得诗兴勃发,须臾间一首诗就诞生笔下: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这首诗的文字并不优美,仿若一乡野村人,坐在田头侃侃而谈。但全诗文字通俗,淳朴自然,不加任何修饰,却将河豚之形、之味、之性说得形象生动,呼之欲出。欧阳修对此诗尤其推崇,称它为绝唱:“河豚常出于暮春,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故知诗者谓只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圣俞平生苦于吟咏,以闲远古淡为意,故其构思极艰。此诗作于樽俎之间,笔力雄赡,顷刻而成,遂为绝唱。”


欧阳修不仅把这首诗视为千古绝唱,而且还把它当做了治病的良药。他曾在《书梅圣俞河豚鱼诗后》中写道:“予友梅圣俞于范饶州席上赋此《河豚鱼》诗,余每体中不康,诵之数过辄佳,亦屡书以示人为奇赠。”


不知道这首诗是不是有什么神奇的魔法,欧阳修每次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把这首诗大声诵读几遍,然后病就不治而愈。于是,欧阳修对这首诗就更是珍爱,甚至把它抄录下来,当成奇珍异宝赠送友人。梅尧臣也因为这首诗,被人称为“梅河豚”。


他的诗虽有如此魔力,而生活却并没有给过他半分优待。仕途不顺也就罢了,家人也一个个离他而去。常言说,“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是人生之最大悲事,而这些都让梅尧臣遇到了。



梅尧臣在二十七岁时与一位姓谢的女子结婚,婚后两个人琴瑟相携,松萝共倚。在梅尧臣的眼中,妻子就是世间最完美的女人,本以为两个人相携相偎,可以共赴白首。哪料到,天有不测风云,庆历四年夏天,梅尧臣与妻子谢氏乘船返回汴京,走到高邮三沟的时候,妻子谢氏突发急病死于船上。瘗玉埋香,留给他的只有无尽的思念和悲伤。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

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

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悼亡三首》


结婚已经十七年了,但他们仍然是相看两不厌。在梅尧臣的眼中,谢氏美丽且贤惠,世间女人无能企及。可如今,斯人已去,独对寒窗孤影,他不由得泪水涟涟。



中年丧妻,已是人间悲凉。然而,祸事从来都不会单行,妻子去世没多久,他的次子又夭折了。一时间妻死子殇,人间至痛,莫过于此。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

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

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

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

——《书哀》


字字含悲,句句带泪,仿佛看到那个声泪俱下的老人,在一遍遍地追问着苍天,为什么,为什么带走了我最挚爱的妻子,又掠去我可爱的儿子。就像雨珠落在地下,须臾融入泥中,珍珠沉入海底,转瞬消逝无踪。可是赴海还可以找寻珠子,掘地三尺,总能看到水源。然而人归黄泉,就再也难觅踪迹。

就在梅尧臣踉跄着、悲怆地哭喊时,命运依然不想放过他。



他后来续娶了刁氏,又得一女,本以为可以暂时忘却悲伤,然而笑容还未全然绽放,不满半岁的女儿就又夭折了。


生汝父母喜,死汝父母伤。

我行岂有亏,汝命何不长。

鸦雏春满窠,蜂子夏满房。

毒螯与恶噪,所生遂飞扬。

理固不可诘,泣泪向苍苍。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


没人知道他心底到底有多伤心,或许,伤心这个词都已经难以形容他的心情。他忍不住自问,是不是我的德行有亏,才害得儿女命不长?梅尧臣曾在母丧期间,在家乡研读医书,常为乡邻治病;在京任职时,不登权贵之门。

纵观其一生,可以说他是难得的忠贞刚直之士,可命运就是对他如此的不公,一次次给他迎头重击。他的诗,可以是治愈别人的良药,可谁又能来愈合他破碎的心?


嘉祐五年,他在刚刚修订完《新唐书》后,不幸染病而逝,享年五十九岁。宋仁宗为了酬答他的功绩,特将他的一个儿子起用为官,这或许就是命运给他的一点点安慰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