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大家推荐哈代的一部伟大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
它是英国十九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书中塑造的苔丝是一位善良淳朴、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英国传统女性形象。苔丝对爱情专一忠贞,对家庭勇于承担责任,然而不公平的社会道德观念和自身性格的软弱,导致善良的苔丝最终走向毁灭,沦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牺牲品。
读完《德伯家的苔丝》,鲜有人不为苔丝的悲惨遭遇而扼腕叹息,也很少有人不被苔丝善良的品格、顽强的精神所震撼。
一、人性之美: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和向往
尽管作者赋予苔丝的是,最终被命运无情戏弄的悲惨结局,但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苔丝始终顽强地反抗着命运、追求和向往着美好的生活。这愈加体现出苔丝的人性之美。
苔丝善良淳朴、为了家人勇于牺牲。苔丝虽出身贫寒,家庭生活也没给她打来什么欢乐,但她依然无比热爱自己的家人,对之怀有强烈的责任感。为了家人更过上更好的生活,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苔丝又是坚强乐观,富有反抗精神的。这主要变现为她对亚力克的关系上。当被亚力克玷污之后,苔丝不被对方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愤然离去。后来,当发现亚力克摇身一变,当上了牧师,苔丝觉得他这是对宗教的极大讽刺,便无情地揭露亚力克的丑恶嘴脸。最后,苔丝意识到亚力克第二次毁了她之后,心里终于燃起了复仇的怒火,便不顾一切地刺死了他。
对爱情,苔丝更是有着美好的憧憬和执着的追求。在牛奶农场和克莱尔相遇、相恋是苔丝一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时光。她深爱着克莱尔。即便后来克莱尔抛弃了她,她依然相信总有一天,克莱尔会回到她身边。
无论是来自自己内心,还是来自社会人世,又或者是来自宗教礼数,苔丝短暂的一生都生活在精神和社会的枷锁中。贫穷的苔丝一生都在与命运进行抗争的同时,也一直都在为追求美好的生活而努力着。
在绝望中依然没有放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应学习苔丝这种保持心灵纯洁、积极面对生活一切苦难的顽强、乐观的态度。
二、社会的悲哀:腐朽、伪善的社会道德
哈代用一个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来讽刺当时资产阶级虚伪的伦理道德。
在当时的社会,一个女人失贞就意味着堕落不堪,但在作者哈代看来,苔丝是纯洁的、完美的。
小说中亚力克对苔丝的伤害是肉体的,但克莱尔对苔丝的伤害则是精神上的、是致命的!
克莱尔表面上蔑视传统,但他实则是一个道貌岸然、虚伪自私的伪君子。在他得知苔丝失贞的这一事实之后,他狠心地对苔丝说:“哦,苔丝,这不是什么宽恕不宽恕的问题。你以前是一个人,现在是另一个人了。天哪——怎么能对如此荒唐的——把戏加以宽恕呢!”苔丝勇敢、坦诚地向他说出这个心底一直难以启齿的秘密,竟被他视为荒唐的把戏!竟被看成一个骗子!可怜的苔丝听后,苍白的脸上略过一阵恐惧,只觉得浑身发软、摇摇晃晃地差点跌倒。
实际上,克莱尔并没摆脱腐朽的传统观念和世俗偏见,他后来抛弃苔丝,独自远走巴西更是把苔丝推向绝望、毁灭的深渊。
就苔丝的悲剧而言,克莱尔要承担的罪责显然重于亚力克。
三、悲观的宿命论思想
宿命论一般认为,“人的命运不是由自己主宰,而是由一种神秘的力量或者神明决定,面对命运的安排,任何人都无能为力。”
小说的作者哈代和主人公苔丝身上都具有悲观的宿命论思想。
哈代的宿命论思想体现在他制造的一系列偶然性的巧合事件,使矛盾一步步激化,最终趋向悲剧的高潮和结局。
小说中,从最开始因家中老马死去,而不得不踏上认亲之路、遇到恶棍亚力克;到参加舞会后一个人走回住所,让亚力克有可乘之机、失去贞洁;再到在农场遇见挚爱克莱尔;以及她在婚前向克莱尔坦白一切的信件,恰巧被塞在地毯下面,导致克莱尔全然不知;到后来被克莱尔抛弃,为了维持家人生计,不得不接受和亚力克生活在一起;到最后克莱尔回心转意,重新找到苔丝,她心中长期的怨恨、委屈终于爆发,并杀了亚力克。最终,苔丝受到法律的制裁,命运之神终于结束了对苔丝的捉弄。
正如书中结局所写:“‘正义’得到了伸张,埃斯库罗斯所说的众神的主宰,结束了对苔丝的戏弄。”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作者哈代赋予苔丝的命运的巧合安排,让苔丝始终无法逃脱命运的魔爪。
苔丝虽然具有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但她毕竟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里,某些旧道德观念和宿命论观点对她的思想意识产生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在她对克莱尔的关系上表现得更明显。本来,她的失身是无辜的,但她又觉得自己是有罪的。克莱尔遗弃了她,她也毫无怨言,而把一切都归罪于自己,处处为克莱尔辩护。最终,她杀死亚力克之后,也不想方设法逃跑,只是等着束手就擒。
哈代在写这部极富悲剧色彩的戏剧性小说的时候,内心应该是充满同情又无能为力的吧,因为苔丝就算拼命挣扎、使尽浑身解数,最终,也难逃悲惨的厄运。
《德伯家的苔丝》发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但它作为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剧之作,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愈加绚丽璀璨,非常值得认真品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