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纪实小说,不仅是日本文学的高峰,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有一定阅读经验的读者都不难发现:《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可以说是白居易的小迷妹,在你书中大量引用了白居易的诗句,单单《长恨歌》中就有多处被引用。再加上小说的创作背景及故事框架都和白居易息息相关,我们甚至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没有白居易,就没有《源氏物语》。
白居易
1. 没有唐文化,就没有日本国风文化,更不会有《源氏物语》
说这一点多少会让人觉得是在宣扬一种虚无的民族自豪感,但《源氏物语》作为日本国风文化的巅峰之作,不讲这个历史背景总觉得存在一些缺失,所以还是决定和大家一起复习一下这段历史。
《源氏物语》 问世于日本的平安时期,具体成书时间至今没有确切的说法,一般认为在公元1005年前后,这个时候中国处于北宋景德年间(景德镇就是以此命名的),而日本的本土文化已经基本成型了。日本本土文化是在吸收中国唐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比如政治方面的大化改新,宗教文化上的鉴真东渡,茶道和和服的形成,日本文字的形成……至今日本文字中还保留有大量汉字,很多朋友都说看日本小电影时猜字幕也能猜出个大概意思。
当时日本宫廷文化的核心其实就是汉学,关于这一点再后面还会谈到,所以说没有唐文化,没有汉学,就不会有日本国风文化,更不会有《源氏物语》。
2. 紫式部因为白居易诗作才进入后宫,得以了解宫廷生活
紫式部这个名字中的“式部”源于父亲的官名“式部丞”,再加上她在《源氏物语》中着重描写紫姬的缘故,被后人称为“紫式部”。她生于诗书世家,天资聪颖,从小便熟知许多中国的古典文献,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当时贵族阶级之间的争斗非常多,她的父亲也受到了波及,失去了官位,被贬谪到了越前。后来她受到统治者的宣召,进入了宫廷。
电影中的紫式部
因为汉诗的修养很高,紫式部当了一条彰子皇后的女官,为皇后讲解白居易的诗作,从而有机会接触宫廷生活。如果没有真实地生活经历,想必紫式部再天才也写不出《源氏物语》的作品,就像曹雪芹如果没有盛极而衰的家世,想必也写不出《红楼梦》这样的伟大作品。
如果不是汉诗造诣高,对白居易了解深,紫式部当初很可能根本进不了宫,永远都只是一个丈夫死去、父亲被贬的无名无姓的普通女子。
3. 《源氏物语》在故事结构上对《长恨歌》的模仿
前面已经谈到过《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是白居易的小迷妹,“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末央柳”“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长恨歌》中的诗句直接被引用在小说中。但很多朋友可能没注意到,《长恨歌》对《源氏物语》的影响并不止如此,除了引用诗句,《长恨歌》的故事结构也被《源氏物语》所模仿。
平安时期作为上流阶层的日本贵族极力模仿唐朝的宫廷生活,这使得日本的宫廷生活与唐朝的宫廷生活有惊人的相似性,也使得《源氏物语》在借鉴《长恨歌》的叙事结构时更为方便。《长恨歌》描绘了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玄宗得到杨贵妃后不再早朝,贪恋美色荒废朝政,以致引发安史之乱;二是当玄宗失去杨贵妃,尝尽相思之苦,令人不禁觉得他是有真情在其中。
而《源氏物语》也有与《长恨歌》相似的两部分:一是桐壶天皇得到更衣但又失去更衣,把与更衣极为相似的藤壶女迎入后宫,从此不理朝政;二是写桐壶天皇的继承人源氏光华公子和众多女子的生活,其中不乏对母亲的追思,这可以看做是源氏继承了天皇对更衣的思念,并且在别的女子身上的得到一种实现。
当然,一个是寥寥千言的叙事诗,一个是卷帙浩繁的长篇小说,两者之间不同的地方更多。但是,一个描写平安王朝的衰败,一个描写大唐盛世的衰败,并且主要原因都是君王贪恋美色,可以说在思想上也是极为接近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