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论著评介 >

如何消除殡葬灰色地带 专家建议完善法律法规「人已经土葬政府要求火化」

逝者抬出来需要“鲜花引路”,800元;身下要放“垫背钱”,900元;还需要做个淋浴SPA,5990元……一番操作下来,邓先生花费了数万元。

近日,网民邓先生爆料其家属遗体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太平间停放3天的殡葬费用竟高达3.8万元。从邓先生晒出的收据上可以看到,其中收费项目繁多,甚至还包括600元的“供饭服务”。

据最新通报显示,经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卫健委三部门实地检查,发现涉案企业涉嫌存在不明码标价、不执行政府定价、未经批准开展遗体存放业务等一系列问题,将依法对其从严查处。

一直以来,关于殡葬服务收费高、乱收费等问题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教授杨根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殡葬行业亟待通过完善法律进行全面规范,未来应考虑出台殡葬法,对殡葬服务内容、定价规则、主管部门职责等内容进行明确。

殡葬服务种类繁多漫天要价

“亲人离世是一件悲痛的事,活着的人更希望能让逝者体面地离开,花销往往是商家‘说一不二’。”近期引发热议的高价殡葬费事件让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吴英深有感触,去年,她的父亲因病在北京市昌平区某公立医院去世,医院太平间为其提供了殡仪服务,仅3小时的费用就高达6000多元。

在吴英提供的一张医疗机构殡仪服务收费确认单上,价格最高的服务是遗体沐浴,收费3800元。记者注意到,在这张单据上,除尸体袋、白布单、消毒费等基础物品及服务价格是固定打印在单据上外,其他包括脱穿衣、沐浴、告别仪式等“特殊服务”价格均为商家手写。

“当时只告诉我们会提供死者沐浴服务,但并未明确告知具体价格。”吴英在此后交费时曾质疑过费用过高,并让商家提供具体价目表,但商家表示这些“服务”都是家属认可后才进行的。

2018年,民政部等1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殡葬服务机构要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和明码标价制度,严禁诱导、捆绑、强制消费。但业内人士坦言,漫天要价已成为殡葬行业的潜规则。

在殡葬行业摸爬滚打近20年的王绝目前在北京市朝阳区经营着一家殡葬服务公司。他说,殡葬服务可分为基本服务,一些殡葬店内明示的价格仅限于基础服务,延伸性服务因没有价格标准,基本是由商家和家属协商决定。利用家人离世的悲痛加之很多人并不太懂“送走”逝者的门道,商家往往“一忽悠一个准”。

“比如所谓的‘垫背钱’其实就是在逝者身下放一叠纸钱,成本几乎可以不计,但这项服务一般收费都要300元起。”王绝坦言,殡葬行业赚的就是家属“情感钱”,大家明白不值这么多钱,但很少会“砍价”。

杨根来介绍说,当前我国在殡葬服务定价方面采取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方式。遗体运送到殡仪馆后涉及的遗体接运、遗体火化、骨灰寄存等服务,大多实行政府定价,价格透明且亲民,体现了殡葬服务的公益属性。

“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市场调节价这部分,不仅种类繁多,还漫天要价。”杨根来指出,消费者在痛失至亲时,难以理性分析,殡葬消费基本受制于殡葬服务机构的引导,属于非理性消费,这给了一些机构以可乘之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也关注到这一问题,他发现虽然有些殡葬机构声称费用透明,也有所谓价目表,但在忽悠消费者时并不会明确告知具体费用,且基本都会推荐高档位服务,让消费者没有选择余地,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医院太平间成监管灰色地带

此次北京某三甲医院天价殡葬费事件中,涉事公司为医院外包,记者从采招网查询到的信息显示,该殡仪服务有限公司也曾在其他医院的太平间殡仪服务招标中中标。目前,北京市已启动对全市医院太平间外包情况的全面排查,并表示将研究制定改进医院太平间管理服务的政策措施。

医院太平间将殡仪服务外包给社会企业是否合法?不少民众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针对医院太平间能否外包殡仪服务的政策和法律规定,因此从现有政策看,这类外包行为并不违法。”但杨根来指出,医院太平间外包导致的乱收费等问题由来已久。《意见》明确提出严禁在太平间开展营利性殡仪服务,但从执行来看,医院将殡仪业务外包后,难以对经营过程进行全面监管,现有政策下,医院太平间也不属于民政部门直接管理,使得其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

在杨根来看来,医院太平间是遗体送往殡仪馆的短暂“经停站”,绝不能成为殡葬公司的牟利场所,要让医院太平间的殡仪服务回归公益属性。

对于民众提出将医院太平间外包殡仪服务叫停的建议,杨根来认为短期内全面禁止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他建议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先行探索把医院的殡仪服务交由民政部门统一管理。比如,要求从事殡葬服务的公司必须在当地民政部门备案,各医院招标行为要在民政部门的指导下从备案企业中选择,强化集中监管。

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一些地方收回了医院太平间的承包业务。比如,天津市在2013年发文规定,医院太平间严禁出租或承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将交由民政部门指定的殡仪服务单位统一管理。

殡葬管理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也构成了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杨根来建议,完善殡葬领域的法律制度。

目前,殡葬领域位阶最高的是1997年由国务院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此后仅在2012年进行了修正,对第二十条进行了部分修改,其余并未改动。

据杨根来透露,早在2004年相关部门便启动了《条例》的修订工作,2018年,民政部公布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把明确政府职责、完善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强化公益导向等作为修订重点。针对殡仪服务、丧葬用品市场混乱等情形,也作出了针对性规定,要求不得巧立名目,不得误导、捆绑、强迫消费,不得限制使用自带的合法丧葬用品等内容。

但《条例》至今仍未作修订。杨根来直言,一些地方虽然修改了地方殡葬管理条例,但在“顶层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内容也差强人意。

考虑到当前殡葬领域乱象频发,杨根来认为应尽快修订《条例》,并考虑提升法律位阶,在殡葬领域制定专项立法,研究出台殡葬法。

“完善法律的关键内容是要明晰各执法主体的职责。”杨根来指出,虽然殡葬工作主要由民政部门管理,但同时涉及公安、国土、林业等诸多部门。比如,公墓、殡仪馆的修建,涉及发改委、环保、国土等部门;殡葬用品的生产、销售则涉及工商、物价等部门。但现行《条例》并未细化相关部门的职责,对如何参与殡葬管理等缺乏明确规定。比如,民政部门对医院太平间开展的殡仪服务和除政府定价项目外的延伸性殡仪服务就缺乏监管手段。

“要让殡葬行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殡葬管理机制。”杨根来建议,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管控没有诚信和资质的社会单位和个人进入殡葬行业,并建立退出机制。

刘俊海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在殡葬领域应当制定专项法律,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

考虑到殡葬行业利润空间较大且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消费者缺乏议价空间和议价能力,刘俊海建议在法律完善中应对价格方面作重点规制,可考虑将部分由市场调节的价格纳入到政府指导价中,并设定多个档位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同时应对所谓延伸类服务作进一步明示,避免商家利用一些含有迷信色彩的服务诱骗消费者。(赵晨熙)

来源: 法治日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