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央视六台《佳片有约》的栏目我曾经观赏过一部电影《马语者》,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一位母亲为自己的女儿的马进行治疗的故事。这是一部初部初看较为温和平淡的电影,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有的只是平和中的张力,引人入胜。电影不论从演员的阵容还是电影的剧本及其同名的原著,还有摄影的艺术方面在我看来都堪称一流。电影的一条主线是驯马者和马的交流,另一条线是人与人的交流。当时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只是把这部电影作为一个精心打造的一个虚构的故事,心想人与马这样的交流只是人的一厢情愿而已。
当时选择观赏这部电影主要是因为很欣赏片中的女主角Kristin Scott Thomas,她曾主演过电影《英国病人》国内译作《英伦情人》,在二战的非洲沙漠演绎一段绝世恋情,片中为了挽救她的生命,男主角背叛祖国,以地图换飞机.这真是一部很不错的片子。她还和休格兰特主演《四个婚礼一个葬礼》,相信看过这部喜剧的朋友会印象深刻,还有娱乐大片《碟中谍1》中的女特工,虽然戏很少,但也表现不俗,配角也有配角的味道。总之,她的演出让人期待,在本片中,她扮演母亲安妮。另外片中扮演的格雷丝小演员斯嘉丽·约翰逊现在在好莱坞也是相当相当的走红了。
电影的情节由一次意外而展开叙述,格雷丝因为骑马发生意外,失去了她最好的朋友,自己也被截去了右腿。而她的马“朝圣者”受重伤,对格雷丝产生了恐惧,甚至仇恨,成了一匹疯马。格雷丝也从此意志消沉,抑郁了起来。母亲安妮为了女儿能重新振作起来,找到了被人称为“马语者”的汤姆。在那个远离城市的喧嚣,犹如世外桃源一般的村庄里,汤姆找到了与马沟通的钥匙,使“朝圣者”渐渐康复起来,格雷丝也随之渐渐开朗起来,而安妮也为汤姆的所作所为而心动……电影《马语者》可以说是属于电影中的温和派,,也没有激动人心的情感火花的碰撞。温婉中蕴藏的无限深情,影片中的人生哲理就像是一条小溪随着影片的发展默默地流入观众的心底,引发深刻的思索。
在生活中,马语者原指能用特有的语言与马交流,治愈受伤的马的一种人。英国作家尼古拉斯·埃文斯(Nicholas Evails)的小说《马语者》问世于1995年,出版后被翻译成36种语言,在全球销售高达1500万册,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40周,并占据约20个国家的畅销书排行榜第一位。好莱坞著名演员兼导演罗伯特·雷德福以三百万美元买下了电影拍摄权,自导自演的这部电影获得美国电影金球奖,成为好菜坞的传世经典。
在美国有一位真正的马语者叫Monty Roberts,他出生在驯马世家,从小对马很有感情。他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群马中真正起教育管理作用的是母马,小马犯错误时,母马就会把小马赶到马群外,让它单独呆一段时间,对于马来说,离开群马是非常危险的,小马这时就会很害怕,没有安全感。过段时间母马再过去让小马回来。这个事件对Monty Roberts的触动很大,他萌生了一种新的驯马方法:用温和的方式与马交流。以前的驯马方式是把马绑起来,不听话就使劲拉它,直到它驯服为止。Monty Roberts把这两种方法进行的对比,发现采用温和的方式一周就能驯服一匹马,而用传统的方式一个月才能奏效。
为了进一步印证这个方法的科学性,Monty Roberts在62岁时决定到自然环境中找野马做实验,英国BBC电视台全程跟踪拍摄。Monty Roberts说驯马时最开始的接近是至关重要的,为此他跟踪了这匹野马一天一夜,直到它对他放松了戒备,愿意靠近。Monty Roberts不时地抚摩它,安慰它,给它适应的过程,终于把马鞍放在了它的背上,征服了这匹桀骜不逊的野马。Monty有着令人惊叹的驯马技巧,在这个过程中也充分展示了人与马和谐相处的美妙的过程。Monty说:Horses and people must be allowed to fail to learn to succeed and be rewarded if they meet or exceed expectations."
《待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