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读洪峰小说有感》(选段)
一个人(譬如说:爹)死了,怎么办?尽快烧掉然后完事,然后活着的人去追求自己的生路,别让死人的死把活人的活搞坏。《奔丧》中有这个意思。看似作者对死不大感兴趣。其实未必,他要不是觉得死这件事很值得想一想,又何至于写了这一篇《奔丧》呢?有位先哲曾说(大意):“真正的智慧不是对死的默想,而是对生的沉思。”不过“想必此人是有过对死的默想的”,否则他没法知道那远不及“对生的沉思”来得明智。而且他的这句话本身就是包含了“对死的默想”的对生的沉思。生之中必包含了死,你一出生就已经面对了死。您怕死这很正常,可您迟早得死这也很正常,您要是活一百年就这么怕一百年,您实在就作了一百年死神的活囚犯,生被搞得一筹莫展还不算,到了还得惊慌失措地死了拉倒。
您不谈死,也不去想死,甚至讨厌别人说起死,您貌似豁达实际却与走夜道而怕见磷火的人一样。您生来不怕死,您这是拿大伙开心,没人信。生来不怕死的人最好别生孩子,倘若这种遗传基因发达下去,人类将因为不懂得保护自己而完蛋得相当快。您要是声称“活着还不如死了好”而您其实又活着,您这是发牢骚:生活中有时是需要发发这类牢骚的,说不定有助于人类进步。可您要是七八十年如;日地这么发牢骚,别人就光觉得您碎嘴唠叨的挺讨厌并且奇怪您怎么还老是活着。看来死不简单,需要认真想,因为您总归得对死取一种态度。认真想的结果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终于想得糊涂结果就急着去死了。
——我必不能说这是聪明,我活着而说这是聪明岂不等于说我是糊涂了么?又因为,一切所谓价值所谓意义所谓聪明与糊涂的标准,都是活着的人根据人类要长久地生存下去的切望所制定的。另一种呢?准是经过了对死的默想而转向了对生的沉思,发现这是唯一的明智之举。当一个人不愿意死也不惧怕死时,他就活得更自觉更自由更多欢乐而且胆大包天。洪峰的小说《降临》中的那两位老人显然是做到了这一步的,他们镇静地等待着死之降临,然而他们又是绝不泄气地赞美自己的一生并且希望明天仍然属于他们,他们抗拒死神的方法不是乞求长生,而是在最后的时刻也不放过实现人之欢乐人之价值的机会。这叫作悲壮,也叫作辉煌,悲壮得胜过战死沙场的元帅,辉煌得仿佛是神给万千生灵的最重要的启示。
谈论死是什么,势必碰到一个无法解决的悖论:活人不可能对此有充分的证据,而死人对此又不再能够谈论。但这不影响各人可以按各人的口味对死作出种种猜测。但这也不妨碍所有的猜、测无非就是两类:灵魂不死和万事皆空。但这两类都只意味着人必得在生之中寻求意义。生的标志即是灵魂的存在,那么灵魂不、死就仍然生;死后万事皆空即是说人并不能从死里获取什么,所以人只具有生。看洪峰的《奔丧》明显有这意思:没有理由让死(或死人)把活人支使成一群糊涂虫。又有这样一种意味:在僵死的虚伪的不讲道理又毫无意义的观念中花费生命的人,等同于死;而生在于对鲜活的坦诚的健而美的事物的追求中实现欢乐与价值,这是万难阻挡得了的。人类要存在下去并且要愈加美好地存在下去,则永远意味着对旧观念的突破与摈弃,此事若遭到死人和糊涂虫的压制,那是不足为奇也不足多虑的。
点评:“抗拒死神的方法不是乞求长生,而是在最后的时刻也不放过实现人之欢乐人之价值的机会”
这篇“有感”由读洪峰的小说引起。洪峰的小说(《奔丧》等)谈到对死亡的态度,引发了史铁生的思考和议论。
对待死亡,史铁生简单列举了几种态度:一是怕死。但怕的结果是还得去死,活一辈子怕一辈子,这太可怕了。二是不谈死也不去想死甚至讨厌别人说起死。这样总是躲避却又躲不开,最后还得惊慌失措地死。三是声称生来不怕死。史铁生说这要么是骗人,要么是亡命之徒,很可怕。总之,这些态度都不算明智。
那么对待死亡明智的态度是什么呢?史铁生的主张是:不愿死也不怕死。不愿死是人之本能,可以理解;而不怕死,则是人的理智——人之必然宿命,最好是顺其自然。
不愿死又不怕死,看起来似乎矛盾,然而,人生智慧就在这矛盾之中了。矛盾双方都是真实的,智慧就在二者的矛盾即张力中。那么人们怎样做到不怕死呢?史铁生指出,抗拒死神的方法不是乞求长生,而是在最后的时刻也不放过实现人之欢乐人之价值的机会。即,明知将来会死,但依然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奋斗快乐地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这样的生命是充实饱满、充满活力而且是快乐自由的。正如史铁生所说:“当一个人不愿意死也不惧怕死时,他就活得更自觉更自由更多欢乐而且胆大包天。”
这种死亡观,豁达、理性、明智、阳光,基调昂扬,激动人心。一个人们一向避之唯恐不及的话题,在史铁生笔下,简直写成颂歌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