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艺术殿堂 >

弄堂网繁花「繁华的繁」

2019年9月23日,《繁花》入选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10月14日,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推荐的25部“庆祝新中国成70周年”主题,网络文学作品暨2019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荐名单。

《繁花》自2012年在《收获》杂志发表,就得到国内读者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2012年就被中国小说学会评为201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的第一名;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学“年度小说家奖”; 2013年被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为“中国好书”第一名;首届鲁迅文学奖年度小说奖;2015年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这部在国内,几乎斩获所有文学大奖的小说,讲述的是阿宝、沪生、小毛三个童年好友的故事,展现了从1960到1990年上海普通市井人们生活的本相。作者金宇澄像说书人一样,用改良过的上海话来书写,将故事分二条叙事线,单数章节讲述1960年代,双数章节讲述1990年代。时间跨度30年,从十岁的阿宝开始说起,到中年小毛的去世。

在阅读本书前,建议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上海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2. 如何看待小说的真实性?

3. 方言文化我们应该如何来传承?

4. 为什么人在被情欲所迷时,放纵欲望反而容易陷入毫无所依的精神困境?

《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评价:《繁花》是2012年中国文学天空划过的一道闪电。它建立了一座与南方有关、与城市有关的人情世态博物馆。它考验着我们对文学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一直以来,我们对上海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误解。提到上海文化,很多人下意识的想象就是“十里洋场”,都以为上海开埠以前是一个小渔村,没有什么传统文化。“两千年看西安,一千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的流行语固化了这种认识。

2018年的上海文化发展系统的蓝皮书中,纠正人们的这一认识。上海是一座文化底蕴厚的城市。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的魅力体现在它的文化底蕴上。上海作为新中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的中心。2018年的世界城市系列排名中被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语言与人们社会生活和范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成了当地文化。上海话是吴语的一种,上海的方言则是有了上海浦和上海人聚居才形成。金宇澄的《繁花》被誉为一部精神独性的长篇小说,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民族化与现代化开启一个全新的局面。

《繁花》整部小说,可以用上海话从头读到尾,文本中上海的方言色彩轻度,使得非上海语境的读者也可以完全接受,不会有阅读理解上的障碍。

《繁花》最早是在以上海话为背景的网站“弄堂网”上完成。作者金宇澄在被问到,为什么会用上海话来创作时,他回答说:那是无意识的,因这网上的网友都讲上海话,等于我对邻居用上海话交流,就是在这种语言的背景下产生了《繁花》。

作者金宇澄相信任何一种母语和国家规定的标准语来比,在表现上更活,更亲切,更自由。创作《繁花》的用意保留地域的韵味,谋求并非只有上海读者,因此在出版前后改了20遍。正是对文字的改良,使得《繁花》变成一种“双语状态”,懂上海话的人,可以用上海话来读;不懂上海话的读者,只要有耐心,也是可以完全看得懂的。

文中出现高达1500次之多的“不响”二字,上海人几乎每天要用上起码十次。普通话的意思是“沉默”、“不说话”的意思。频繁使用“不响”,使得读者无法了解人物内心,这一点正好恰合当下人们常说“看破不说破”的处世之道。

本书作者金宇澄,原名金舒澄,出生于1952年的上海人,《上海文学》杂志的资深编辑。

随着《繁花》的成功,金宇澄开始频频出现在公众面前。查阅金宇澄资料后,自1985年发表处女作《失去的河流》,1986年发表《方岛》两部作品,连续获得两届《萌芽》小说奖后,虽偶有作品问世,小说创作上几乎停止。直到2012年《繁花》的发表,可谓是不写则已,一写惊人。因此,被称为小说界的“潜伏者”。

金宇澄是新时期上海小说家中,不可忽视的一位作家。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文学编辑,始终认为文学其实应该强调写作者的个人特征,包括语言风格和创作手法,只有具备个性的作品才有生命力。

从2011年5月11日开始,金宇澄用笔名“独上阁楼”开始,每天发帖创作。金宇澄在《繁花》的创作谈中说:上海是一个巨大的压缩文件包,完全相反,现在哪个上海人是小渔村民?没有。

上海人基本是外来的,周围是苏、杭、宁波这些千年历史的城市,包括太平天国复杂的历史脉络的联系,中国最优秀的人,几代中外政治家,各地最能折腾的人,都跑到这里来,上海的旧弄堂,旧马路像有千年的老态,等于我面对大森林,只看见脚下的一小块地方。

在创作上,《繁花》不同于和西式小说,把很多人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塑造”。真实的人生并不是这样,基本也没有完全清晰透明的朋友,都是浓淡自然,有每天联系,也有很久不联系,偶尔想起某个人,这才是人生真实的状态。

《繁花》中有这样一段,晚上12点下班,等夜班车的小毛,在路上遇到提了两大包衣服的女人,小毛主动搭讪,女人跟着小毛到家,洗衣服洗到早上5点离开。小毛没有问女人从哪里来,又要回那里去……

现实的社会有无数丰富的可能,真实世界可能什么也没有发生。而城市之所以是城市,就是因为有着无限人际关系的可能,只有这样的不解释的表达方式,方能触及到人性无限的复杂和丰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封闭的“塑造”,是无限延长的人物线头。

对于这部地域特色浓重,满纸沪语的长篇小说《繁花》的成功。资深的文学编辑和评论家认为,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合力的结果。让人们有机会通过互联网上的传播看到一些并不是很知名作家的作品。好的文学作品,在传播的过程中得到读者的认可。

上海作为一个移民者的城市,文化上具有多元性。电影曾经是上海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式。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上海的电影从辉煌走向没落。《繁花》结尾,写两个法国人想拍一部关于上海的电影,讲述20世纪30年代,法国的工厂主和上海纺织女工的爱情故事。

事实上,两个法国人并不了解真正的上海和上海的历史。外国人通过自身观察和误解,拍出电影。这些电影背后,则代表着上海文化和上海人心的没落。

繁花落尽终成空,无论世事如何变幻,经历多少沧海桑田,世俗的市民传统永远都不会改变。

早在2015年电影导演,王家卫就购买了《繁花》的改编权,计划拍成电影。在王家卫看来《繁花》就是上海的《清明上河图》。

是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上海这座城市发展的写照,代表着上海的精气神。这也是王家卫将《繁花》拍成电影的初衷。

王家卫说:“除了生意,一座城市还需要生活。和纽约一样,上海是金融中心,需要有精神文化层面的代表性作品,需要有上海特点的故事。这就是《繁花》重要的原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