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片】
电影《心理罪》所讲述的故事脱胎于小说原著。大反派被设定为是患有卟啉症的科学怪人,这一略带神秘主义的题材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再加上紧凑的节奏、拳拳到肉的打斗场面,多数观影者会觉得这部电影足够刺激。然而,刺激归刺激,以“犯罪心理画像”为卖点的《心理罪》却很难被称为是一部撼动人心的佳作,因为它缺乏了该类电影极为关键的要素——细节呈现和逻辑推演。
缺乏细节和逻辑,“侧写”演成“算命”
近年来,一批优秀的罪案悬疑电影为国产影片冲开了一条路。曹保平的《烈日灼心》,忻钰坤的《心迷宫》,乃至为廖凡拿下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的《白日焰火》都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斩获了众多拥趸。相比这些选材有较强本土特色的影片,在欧美已风行多年的“心理画像”等元素的作品反不多见,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心理罪》算是该类型电影的一个尝试。
电影《心理罪》所讲述的故事脱胎于小说原著。大反派被设定为是患有卟啉症的科学怪人,极易让人联想到栖身于城堡中“惊情四百年”的吸血鬼。这一略带神秘主义的题材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再加上血腥的场景,紧凑的节奏,拳拳到肉的打斗场面,大多数观影者大概都会觉得这部电影足够刺激。
然而,刺激归刺激,以“犯罪心理画像”为卖点的《心理罪》却很难被称为是一部撼动人心的佳作,因为它缺乏了该类电影极为关键的要素——细节呈现和逻辑推演。想要在两个小时的电影中处理好这件事,有一定难度。要做好细节的呈现,又要保持主线情节的紧凑,需要有更细腻的叙事手法,更精妙的台词。
显然,《心理罪》在这个方向上做得还不够。尤其加入“犯罪侧写”这种元素,要求剧作在处理其作用时必须慎之又慎,从而保证说服力。无论是该类剧作的鼻祖《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还是近年来受好评的《神探夏洛克》(Sherlock),都是以细节和逻辑之美为基石,逐渐展开背后的宏大世界。
但电影中方木的侧写,却连“专业训练”过的痕迹都难以看出,更像是凭空而来。影片中,除了设计师死亡一节,根据人血牛奶和现场的编织袋、卡通推断出小女孩的存在外,方木对大多数的案件分析既不依托细致的证据研究,也不依靠对大量类似案件的归纳、总结和推理,仿佛只是灵光一闪,答案就自动闪现——比如寻找犯罪嫌疑人藏身之处时对海藻的分析,对经纬度的判定,都含糊其辞。其结果就是侧写变成了依靠直觉的断言,方木也随之从神探变成了神算。
主角性格的混乱难以自圆其说
相比原著,电影中方木的角色性格也出现了一些混乱。在《心理罪》的小说原著里,方木因为独特的经历而呈现出内敛、自闭、矛盾、冲突的心理特质。但在电影里,那个孤僻、自闭的孤儿不时还需要女友打开心房,但一转眼,到了警队却又变成了时时自我标榜“天才”,处处跟警队领导互呛的实习生;甚至在罪案现场急于发言,打草惊蛇,间接导致了一名警员丧生;随后又激怒杀手,牺牲了女朋友的性命;其后更是擅自行动,给犯罪嫌疑人注入大剂量致死药剂(这一行为甚至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这种难以调和的性格反差,导致电影里的方木不如原著鲜明和立体。导致这种分裂的根本原因,大概是编剧受限于电影的时间,无法彻底铺陈原著中方木的经历和背景,但又无法彻底颠覆原著,因此略显无力。尽管主演李易峰演技的进步值得肯定,也没办法化解方木这一角色的冲突与尴尬。当电影最后邰伟称赞方木已经合格的时候,我当真为警队的未来捏了一把汗。
观众之所以喜爱推理剧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类剧作的情节推进,是在一层又一层的抽丝剥茧中逐渐展开的。换句话说,真正能让观众信服的,是主角依靠其独有的洞察力,逐步从蛛丝马迹中,还原、构建出一个客观世界。在条缕细致的分析中,观众会产生“为什么他能够这样去发现和解读,而我们不能”的感觉,继而冷汗渐生、心悦诚服。但如果主角本身就是混乱的,这一效果便也谬之千里。
至于本片试图去触碰和探究的终极问题——“人要如何认识和面对自己的内心”,多亏了廖凡的台词功底,让这个仅依靠两个人谈心推进的话题没有显得那么干涩和无聊。
□何及(法律工作者)
■ 涨姿势
什么是“犯罪侧写”?
电影中剧情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犯罪心理画像”是一种描述嫌疑人外观形象和心理特征的技术,通常也被译为“犯罪侧写”(criminal profiling)。侧写不是算命,不是撞运,而是通过现场勘查、统计描述、地理描述等多种手段,分析勾勒出嫌疑人的剪影。
侧写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在刑事侦查实践中往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没有“精准定位”的功效。
尤其在我国,犯罪侧写的理论基础尚未充分展开,实践中的应用也极为有限。也正因为如此,《心理罪》原著小说在开篇就借方木之口坦言:“犯罪心理画像只是一种经过专业训练后对罪犯进行的推断或推测。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