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老农没文化青少年时期阅读最多的文学作品,当属作家巴金了。在巴金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这三部长篇小说是我16岁时候,攒了好久零花钱购买的。
那是1980年代,沉浸在巴金描写的《家》的氛围中,我想象着,那个风云骤变的民国初年,成都南门外一个大地主家庭里。高老太爷太不近人情了,他的三个孙子:觉新、觉民、觉慧、
这三位民国时代的新青年,在高老太爷的礼教意志中,觉新由充满希望又才华横溢,到希望破灭,痛不欲生。当时年轻的我觉得高老太爷这个长孙觉新太窝囊了,爱不敢爱恨不敢恨。
次孙觉民,高老太爷看管过问不多,倒是活出了自我。
最活跃的三孙子觉慧,是个叛逆的少年。在高公馆里,觉慧就像西游记里的孙猴子,在家的最后,觉慧依然离家出走,在那个民国新时代里去追求梦想去了。
《家》我一字一句读完;《春》我读了一半,读不下去了,觉得《春》没有《家》写得好;《秋》写得更差了,就没有读下去。巴金的《随想录》我大部分读完了。巴金的中短篇小说,我也读完了。
巴金作品里充满了激情,那种澎湃的激情影响了我的三观,让我成了一个爱憎分明的青年,对觉新我怒其不争,我倒像觉慧一样,也用觉慧的世界观看待当下社会。
我想,我能称为一个愤青,愤怒了多半辈子,这完全是青少年时期阅读巴金的作品多了。如果说愤青是个贬义词,那么就是巴金的作品毒害了我。现在,老农我都五十多岁了,我的性格还那样,从愤青到今天成了愤老,事事不如意。
读巴金多了,我痛恨虚假,痛恨矫揉造作,痛恨两面三刀,痛恨妥协低头,而在社会上混,我的人生际遇可想而知。
因此当看到王朔说:他们使劲教你学好,然后自己使坏。我一下明白了,王朔概括得太精辟了。从青少年到现在,我怀着信任每一个人的心,相信公平公正,相信爱拼就会赢。我并且是按照这样行走在社会上。
结果怎样?结果信任的人骗了我,公平没看见,拼到今天五十多岁了,一事无成。
因为我没办法顺应时代,我总不能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黑白不分,爱恨不明吧!我后悔我先读了巴金,很久后才读《三国演义》。
我想,如果我少年时期开始阅读《三国演义》,学好厚黑学,是不是就成了一个顺应时代的弄潮儿了呢?是不是今天可以获得财富自由了呢?
我知道怎么能把别人的钱骗到自己的兜里;我知道怎么能获得权利;我知道怎么能泡到《》,但是我做不来,因为总有一只手在撕扯着我,这只手就是良心。
虽然巴金的作品害了我,但我并不后悔,虽然一事无成,但活得快快乐乐,坦坦荡荡,这就够了,你说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