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个月我的八十八岁的大嫂离世,我们家我这一辈十个亲人中,已经有八人相继离世,这一辈只剩下我和老伴两个人了。思念先人的清明节将近,追思父母的同时,格外思念我的姐姐哥哥。
父母养育了五个子女,我最小,上有两个姐姐、两个哥哥。大概是我最小的缘故吧,不仅倍受父母的疼爱,而且还有姐姐哥哥们的呵护。
我们姐弟五人的排行是:大姐、大哥、二哥、姐、我。姐比我大六岁,我一记事就是姐带着我玩。差不多大的还有同族的四姐带着小辫儿,九姐带着小安儿,七姐带着小八儿,留儿姐带着兰。几个人一起,热天找阴凉、冷天找太阳地儿、下雨下雪到磨屋。选好场地后几个姐姐一起抓籽儿、踢毽儿、跳绳,换着花样玩。几个小孩儿就一起看热闹、一起玩。姐的手很巧,经常做些小玩意哄着我玩。
过年时扎花树,用棉花柴和彩纸扎成花花绿绿的花树,还配上用高粱秆扎成的大麦、小麦、谷子、高粱,插在土堆上,很热闹、很好看,比现在的“圣诞树”有意思多了。过端午节前还会用各色小花布给我缝制香布袋(香囊),连香料都是自己动手地里挖、园里采的。我知道的有“香附子”、“艾叶”、“薄荷”等。
连阴雨天,还会用高粱杆扎一个“扫天婆”挂在房檐下,都很好玩。只是每年的正月初十“抬石头神”,七月七藏在眉豆架下或者树丛里看牛郎织女,姐姐们玩得很神秘,不让我们跟着看。
长大一点上学、初中毕业回乡劳动、参加社会活动等,一直都有姐的呵护。我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晋阳秋》,就是姐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交给我限时读完的。从此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把我带进了课外阅读的大门。
大姐比我大得多,早已出嫁。虽然我没有和大姐一起生活过,但是大姐对我这个最小的弟弟特别亲。我到大姐家走亲戚的次数也很多。六、七岁时我已能独自一人穿过六个村庄,趟过一条大沙河,步行十八里路到后陡沟村大姐家去。
这其中还有过一次惊险的经历,那是端午节的前一天,按照老习俗,娘家人要接出嫁的闺女回家过端午节。我就带着任务去了大姐家。中午大姐做的烙馍、炒鸡蛋、炒豆芽、煎豆腐、酱熟粉条(酱爆粉丝),还有时令蔬菜。大姐只怕我吃得少,烙馍卷菜卷了一个又一个,直到我实在吃不下了才罢手。因为大姐家靠山是沙土地,豌豆、大麦比我们那儿早熟几天,已经开始收割豌豆、大麦了,不能跟我回家过端午,所以午后我又独自一人往家走。
半路上,走到贾寨和小陈庄中间,突然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噼里啪啦、倾盆大雨打着旋倾泻而下,路旁边坟地里的柏树林,杨树林随风狂摇,发出呜呜呜的吼叫。
我哪见过那阵势,吓得哇哇大哭,边哭边跑。跑到小陈庄,庄头上人家的房顶被狂风掀开了,人们冒雨忙着压房子,见我哭叫着跑在大雨里,就把我喊到他们家。几个大人一问,都认识我父亲,就一边安慰我,一边生火给我烤干了衣服。过了一会儿,雨过天晴,太阳又出来了。我就东绕西绕地绕过积水道路回到家里。我刚到家,大姐不放心,也跟着到家了。
我记事时二哥已经外出工作了。有一个在外面工作的哥哥是我的骄傲,也是我的期盼。二哥过一段时间回家一次,一回来就会带回很多外面的新鲜事,带回一些图书画报等简单通俗的读本。其中一本《汉语成语小词典》我直到参加铁路工作后还一直带在身边。因此,我和姐从小就比别的孩子多接触一些新的知识,为我们后来的成长奠定了一定基础。
除了精神食粮外,二哥还不断带一些饼干、点心、水果、罐头等好吃的回来,让我们一饱口福。当时交通不便、物流不畅,一些南方水果如橘子、菠萝等,村里活了六十多岁的老人从来没有见到过。当我们吃到新鲜橘子、菠萝罐头时,优越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逢年过节,二哥还会给我们添置新袜子、新帽子。所以我经常盼望二哥回来,只要听说二哥要回来,我都会跑到村口的大路上去迎接。直到我长大后,二哥还是很关照我。
我十六岁那年到南阳参加“南阳专区半农半读教育先进单位和优秀教师代表会议”,二哥在南阳县文教局工作,知道情况,就推着自行车守候在方城县来开会的必经路口,看到一车人们头戴方城特色尖顶凉帽的敞篷卡车开过,就骑车追赶到南阳地委招待所。
当时我还没有长高,个子小,别人都是跳下车的,我不敢跳,正好二哥赶到,把我抱下了车。报到的当天晚上,会议上没有安排活动,二哥就带我逛街吃冷饮。
八月初,正是南阳最热的时候。走进冷饮店,清凉的环境,冰天雪地的风景壁画,精巧的玻璃餐具,漂浮着冰块的大水缸里冰镇着西瓜,加上电风扇送出的习习凉风,顿时感到凉爽宜人。坐下来后,二哥点了冰激凌、酸梅汤、冰镇西瓜。这些都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别说吃了,看看那盛冰激凌的精巧玻璃杯、玻璃勺(那时候没有塑料的),看看那一会儿给我扇扇,一会儿给二哥扇扇,精致、无声的摇头电扇,我有点象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更别说那冰激凌的味道、酸梅汤的味道、冰镇西瓜的味道,都是我从来没有尝过的味道。一餐冷饮下来,我感到简直是神仙般的享受。
大哥虽然曾经在县农机厂工作过几年,但是大哥在家的时间最多,我和大哥相处的也更多。大哥是我的榜样,是我的楷模。大哥为人忠厚、善良、公道、正派、靠得住。
大哥长期担任生产队的仓库保管员,这是一个大家都信得过的人才能担任的职务,大哥干了多年,从来没有出过问题,也没有人说过闲话。农村大食堂时期,食堂偶尔要改善伙食,加工肉类等好吃的,需要找正派、靠得住的人帮忙时,大哥便是首要人选。在家,大哥是父亲的好帮手。吃苦耐劳,有担当、有谦让,处处为大家着想。
从小时候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二哥,到二哥工作后,大哥一根扁担两个筐,和二哥轮换挑着侄儿德成和行李,步行二百多里路送二哥到镇平去上班,再到1962年全国干部、工人下放时,大哥主动要求从县农机厂下放回乡帮助父亲支撑家庭。还有,平常在家吃东西总是把好的让给家人,自己吃不好的。事事都彰显出大哥根植于心的善良和习以为常的厚道。
说起吃东西,大哥常常把母亲气得发火。缘由家里做了好吃的,母亲总希望全家人人都能吃上,偏偏大哥要让给大家,不肯吃。母亲哪里忍心看着他一个家里出力最大的人吃不上呢,于是就让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生气发火,大哥才不得不吃。在家里是这样,在外边也是这样。
1960年闹灾荒,父亲在大队粉丝厂,大哥在方城县农机厂,大嫂在邻村吴庄当妇女队长,二哥一家在镇平县,姐在陌陂上初中,都在外面吃集体食堂,家里只有母亲和我。最困难时每人一天只有四两八钱的粮食(还是十六两秤)。当时大哥在方城县农机厂当车工,粮食供应虽然比家里好点儿,但也是很紧张的,不知道大哥是怎么从嘴里省出来的,过一段时间就会带两三斤救命的绿豆面和小米回来。有了这些关键时刻的接济,我和母亲都躲过了村上许多人都逃脱不了的浮肿之苦。
1963年我在陌陂上初中,有一次大哥和生产队几个人一起到陌陂粮站交公粮,中午自己开伙做的猪肉面片。大哥端了一大海碗肉面片走了一里多路送到学校,看着我吃完。在一年到头只有过年和“六月六”才能吃上两次肉和白面的当年,吃上一碗猪肉面片,比现在吃“佛跳墙”还享受。过后我常想,大哥只顾我了,不知他自己吃上了没有?
大哥对我的关照不只是在童年。在我初中毕业回乡当了“耕读小学”教师后,大哥处处都在支持我。不管家里多忙,都是他独自担当。当年烧柴紧缺是家家都要面对的困难。上山打柴是个又苦又累的活,大哥每年都是独自承担,从来都不让我去干。
我记得只是和大哥一起到山后学庄(实际应是许庄,当地许多村庄地名都有“喊转”-变音的习惯)用架子车往家里拉过两趟山柴。大哥继承了父亲的多项手艺,磨粉、下粉、磨豆腐、旋粉皮、织苫子、编席子、编凉帽等都是一把好手。会得多就干得多,总有干不完的活儿,连阴天下雨、午后歇晌都闲不下来。
看着大哥家里家外“丢耙弄扫帚”辛苦忙碌总不停歇的身影,我常常在内心感到自责,恨自己眼里没活儿,手上没手艺,不能主动抢在前面为大哥分担一些家务活。
于是,我学着大哥的样子,见缝插针地割草拾柴、拾粪积肥、开荒种菜、挖池种藕,努力补贴家用,减轻大哥的负担。我的点滴努力、些许收获,都会收到大哥的赞许。大哥对我总是贴心知心、疼爱有加。我有成绩,大哥欢喜,我有苦恼,大哥开导。在大哥的身边,我总是感到很温暖、很舒心。
在父母和哥哥、姐姐等亲人们的疼爱、呵护下,我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温暖亲情。不论年景好坏,我都感到我的童年和少年都生活在幸福之中。
如今我已步入老年,我和姐姐哥哥们的后代也都衣食无忧,人丁兴旺。由于工作事业上的需要,血脉相连的一家百来口人分布在天南海北。好在有互联网相连,根植在“希望田野上”的亲人们时常可以在云端相聚,在云端交流。清明时节我们一起怀念姐姐姐夫,哥哥嫂嫂,一起告慰姐姐姐夫,哥哥嫂嫂。她们泉下英灵看到如今众多后辈亲人们成家立业、人丁兴旺、事业有成的情景,也会含笑九泉了。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杜道田,中共党员,1949年4月生,原籍社旗县下洼乡杜庄。
1969年11月参加工作,在铁四局工作四十年,辗转多省修建铁路,其间在职深造,先后获得大专、本科学历。
2009年5月退休,现居安徽合肥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