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晚清狭邪小说主要分为两个时期,而前期的主要内容是描写妓女、优伶以及士人狎客三者之间的爱情故事,所采用的的叙述模式与才子佳人小说是一致的。而狭邪小说的作者大多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的落魄士人们,他们在事业上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空有雄心壮志;在生活上又穷困潦倒,十分艰难;在爱情上更无法遇到自己理想的人。因此书中所刻画的士人形象就极具理想化,在其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有其话语权与决定权,可以说十分如意。那么书中的士人形具体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走进晚清前期狭邪小说的世界,细细阅读才能得到解答。
本文将从晚清前期狭邪小说兴起的原因、狭邪小说中士人形象的不同类型分析以及狭邪小说中士人形象的多样特点与成因三方面具体阐述一下。
狭邪小说情景
一、晚清前期狭邪小说产生的原因不难发现,任何一个事物能够兴起并受到欢迎都是有一定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晚清前期狭邪小说的兴起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晚清时期社会中娼妓与戏曲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狎优之风等的盛行为其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而文学自身发展的传统更是对狭邪小说的兴起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对狭邪小说起到决定作用的则是当时作者的一个创作心态。下面我们将会对这三点原因进行一个详细阐述。
1、从社会背景来看
晚清前期,娼妓行业十分繁荣,并且社会上招优狎妓的风气十分盛行。有很多词、曲中都曾形容过这一盛况,如在《青楼梦》中就对苏州娼妓行业的景象进行了描述。虽然清朝的统治者在当时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及禁令来禁止娼妓行业发展,甚至废除了相关制度,但是却无法根除这一情况,最终只是使得这一行业失去了所谓的合法性。自此以后娼妓行业的发展也因此由明转暗,发展速度可以说是十分迅速,娼妓队伍也在不断地扩大。
促使娼妓行业在暗处仍然发展很快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商业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商业愈发的繁荣,为其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由于狎妓的风气十分盛行,使得社会中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沉溺于其中,并称其为"雅事"。并且在发展至康熙时期时,戏曲梨园又逐渐盛行起来,人们都以听戏赏曲作为一大乐趣。因此,正是社会中娼妓行业、戏曲梨园等的不断发展为狭邪小说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小说《青楼梦》
2、从文学自身的传统来看
我们大家都知道文学作品的创造离不开其自身的传统,深受其影响。因此影响晚清前期狭邪小说兴起的最直接因素就是世情和才子佳人小说的文学传统。经过深入了解就会发现狭邪小说其实就是属于世情小说的一个分支,属于世情小说的一部分。而在明清时期世情小说的一个重要分支则是才子佳人小说。因此狭邪小说中的很多元素、理念、模式都是取经于才子佳人小说。
明代后期的才子佳人小说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上层社会中的士人与佳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在当时十分盛行。由于才子佳人小说的生活场景主要是在闺阁花园中,有着固定的描写模式。所以在晚清前期狭邪小说的创作中,作者就将优伶和娼妓的生活融入到才子佳人小说中,大致模式是相同的,并且在人物塑造、叙事模式、风格等方面与才子佳人小说都如出一辙,只是将对象、地点进行一个改变罢了。
我们可以发现,才子佳人小说对于晚清前期狭邪小说的创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作家们在学习模仿才子佳人小说之后,也曾试图去用别的方式进行写作。以此来更好地表达自己人生失意、怀念政治的一种情感。总而言之,他们对于才子佳人小说既是一种承袭,也是一种发展。
才子佳人小说《两交婚》
3、从作者的创作心态来看
一个完整的文学作品最离不开的当属创作这个作品的人。晚清前期狭邪小说的作者大都是属于官场失利、怀才不遇的一些文人。他们虽有雄心壮志,但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更无法保障自己的生活。看着日渐衰败的国势,想到自己的仕途之路十分坎坷,遥遥无期,因此十分忧愁的他们在其心态与人生观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之后的他们选择到青楼、戏院等场所去寻求知己,在妓女、优伶的钦佩中获得精神的慰藉。这段经历为他们创作狭邪小说提供了 丰富的现实素材,使得他们通过小说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
有很多晚清前期的狭邪小说值得我们去阅读,能够更好地去了解那一时期士人们的现实境遇以及所由此所产生的心理、情感的变化。比如《品花宝鉴》这部小说的作者陈森,曾参加两次科举考试,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与仕途无缘的他一生可谓穷困潦倒,只能通过坐馆和游幕的方式来维持基本的生活,曾辗转多地做幕僚。空有一身才能却无法得到施展的他将其不满之情通过小说得以抒发出来。他主要描述的是优伶与公子王孙之间的风流韵事,表达了对优伶处境同情的同时,也通过人物来揭露当时政治的腐败和科举考试的弊端,以此来使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
总而言之,晚清前期的狭邪小说多出自于怀才不遇的落魄文人,他们通过描写青楼、戏院中的人物来借此抒发自己的不满、忧愁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慨,以此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因此他们的小说中又带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
晚清时期的士人
二、狭邪小说中不同的士人形象——科举官场领域1、功成名就之士
自古以来,士人们普遍奉行"学而优则仕"的原则,他们期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在官场中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在晚清前期狭邪小说中的士人们对于其有着不同的态度,同时也有着不同的结果。如第一类是坚持参加科举并取得成功的人,他们从小聪慧好学,饱读经书,注重功名,一心希望能够进入仕途的他们会以通过科考为目标,并多次参加科考,因为参加并通过科考是进入官场的一个最佳途径。他们也会通过依靠有权势的人对自己的赏识与提拔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2、怀才不遇之士
第二类则是时乖运寒、怀才不遇的落魄士人,晚清时期要通过科举进入官场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一方面有着成千上万的人参加科考,竞争激烈,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统治者的规定,实行所谓的八股取士,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不适合这种方式的,所以他们无法通过科考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能通过文学作品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八股文
3、淡泊名利之士
第三类就是看淡名利,比较随性的士人,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也是积极参加科考,希望能够进入官场,以天下为己任,追求功与名,但是他们又不过分执着追求功名,能够以一种比较超然的态度对待它,强调顺其自然。因为这些士人看到晚清时期统治腐败的现实使得他们的一些价值观发生变化。所以他们生活的能够比较随性、自由。
4、腐化堕落之士
第四类是属于腐败堕落的士人。由于晚清时期政治统治腐朽,人心涣散,使得部分官员以及士人失去了当时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品质,由此开始堕落,毫不关心百姓的生活,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做出贪污、蔑视法律的事情。
科举考试情景图
三、狭邪小说中士人形象的多样特点与成因1、多样特点——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结果
(1)士人形象的矛盾性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晚清前期狭邪小说的作家大都是怀才不遇的士人们,他们将其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所感所悟写进小说中,使得小说中的士人形象有其不同的特点。首先体现的特点是矛盾性,主要体现在入世与避世之间。起初是人们积极读书,参加考试,走上仕途,对于功名、事业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态度,他们亲力亲为,力图将每件事情都做到完美,为百姓谋幸福,但是随着朝廷统治愈发地腐败,官场风云变幻,使得士人们逐渐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失去了进取心,想辞去工作,归隐山林。
(2)士人形象的真实性
其次体现的特点主要是真实性,由于晚清时期内忧外患,社会处于动荡之中,科举考试被迫停止,使得士人们既无法实现抱负,也无法回到家中,只能漂泊各地,即使有的士人们能够进入官场,最终也将会被腐败官僚所打压。这些残酷的现实使得不得志的士人们只能执笔抒发情感,因此在刻画的士人形象中就会带有其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情感,带有其一定的真实性。
(3)士人形象的理想化
最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带有一定的理想化,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士人们在事业、生活等方面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在小说中刻画了一个乌托邦化世界,借此来寄托自己在现实中不得志的情感,表达对于理想人生的渴望与追求。
晚清时期社会现状
2、成因——社会转型时期士人阶层的迷茫与焦虑
由于晚清时期不断发生战争与起义,使得整个国家都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而封建君主专制的腐朽统治,又使得社会生活、文化等处于一种停滞状态。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士人们既无法进入仕途,地位又不断下降,他们开始对自身充满各种怀疑、焦虑。为了能够验证自己的地位以及自身的价值,他们在小说中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以士人为中心的乌托邦社会,在各个方面都有其话语权。因此小说中士的人形象会呈现出多样的特点。
其次,士人们一向是通过科举考试这一方式来进入仕途,但是随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却使得这一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使得士人们更难于实现理想。清朝中期以后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选择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录取名额并没有因此而增加,这导致竞争变得非常激烈,有很多的有志之士无法进入官场。还有则是之后统治者为了能够选拔出所谓"听话"的官吏实行八股取士制度,内容仅有四书五经。这种极端的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士人们的发挥,使得很多士人无法通过考试。甚至在之后出现了作弊的情况,无德无才的人通过关系占据了士人们的名额,操纵考试结果,使得士人们通过考试更加艰难。这一系列的现实使得士人们逐渐对自身产生怀疑,最终通过小说体现出来。
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中遭遇困境又有所不甘的士人们只能通过小说中所塑造的士人形象来肯定自身的价值。小说中所刻画的都是饱读诗书,有着理想的爱情、婚姻,在仕途上大展身手等等极具理想化的士人形象。这深刻地表现了作者们的一种美好期望,是对过去的一种留恋,写作是他们对于自身的一种救赎。因此士人们这种寄托情感的复杂性使得所塑造的士人形象有着多样的特点。
科举考试盛况
结语:透过晚清前期狭邪小说中士人的形象,我们了解到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士人群体的艰难处境以及矛盾心理。他们无法进入仕途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地位逐渐下降,更无法维持基本的生活,在事业、爱情、生活等各个方面不得志的他们逐渐对以往所坚定的伦理道德产生动摇,开始出入青楼戏院以此来获得精神的慰藉。更让我们了解到士人们为论证自身价值所付出的努力,他们执笔在小说中构建了一个以士人为中心的世界,书中的士人在各个方面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总而言之,通过士人群体的现实处境、复杂心理等让我们对于晚清时期的社会现状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对士人群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周华 《浅析晚清狭邪小说兴起的原因》
2、乐云 《略伦19世纪中期狭邪小说与世人心态》
3、李默 《浅论狭邪小说中的女性想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