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开放叙事奖得主郝景芳创作谈,并向您推介《小说月报》2018年中长篇专号1期选载的郝景芳新作《永生医院》。
第十七届百花奖获奖作家
开放叙事奖
郝景芳
获奖作品:《北京折叠》
《小说月报》2015年第4期选载
郝景芳,1984年生,天津人。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13年获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量经济学博士。著有长篇小说《流浪玛厄斯》《回到卡戎》《生于一九八四》《人之岛》,小说集《星旅人》《去远方》《孤独深处》及文化散文集《时光里的欧洲》等。2016年以《北京折叠》获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创立儿童通识教育项目“童行计划”。现居北京。
百花奖获奖作家创作谈
我写的不是一个不存在的未来
文│郝景芳
一
我的写作生涯起始于二○○六年。在最初几年里,我写了大量风格不够鲜明的小说,对科幻读者来说不够科幻,对主流文学杂志来说又不够文学。
如果我们将小说空间分为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那么纯文学或者主流文学关心现实空间,也表达现实空间,科幻或者奇幻文学关心虚拟空间,也表达虚拟空间。前者如老舍先生的茶馆,现实中的人物悉数登场,嬉笑怒骂的语言反映现实世界的光怪陆离;后者如哈利·波特的魔法学校或星球大战的太空战场,自有虚拟世界的逻辑。
而与这两种纯粹的形式相对应的,是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更模糊的文学形式:它关心现实空间,但却表达虚拟空间,很难被归入任何一种类型,或许可以称作“无类型文学”。这种介于现实与虚拟之间的文学构筑起某种虚拟形式,以现实中不存在的因素讲述与现实息息相关的事。它所关心的并不是虚拟世界中的强弱胜败,而是以某种不同于现实的形式探索现实的某种可能。它首先是种疑问:如果世界变得不同,会发生什么?如果世界发展到极致,又会怎样?
二
在《北京折叠》这篇小说中,我提出了未来的一种可能性,也提出了一种面对自动化、技术进步、失业、经济停滞等各方面问题的解决方案,有一些黑暗,显然并非最好的结果,但也并非最坏的:人们没有活活饿死,年轻人没有被大批送上战场,就像现实中经常发生的那样。我个人不希望我的小说成真,我真诚地希望未来会更加光明。
很高兴这篇小说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鸣。写的时候,并未料到它能引起这么多感触。我写作中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于自己的旁观目睹,那些画面存在心里太满,我需要一个载体将它们保存起来。
我曾经居住在北京的城乡接合部,楼下就是嘈杂的小巷子、苍蝇馆子和大市场。有时候我在楼下吃东西会和店主聊天,听他们说着远方其他省份的家人孩子,听他们在北京看不起病的忧伤困扰。而我自己,由于读书时间很长,身边一直围绕各种喜欢谈论整个世界、感觉自己即将接管世界的跃跃欲试的学生,他们对未来充满奇异的期望;后来在工作中,又有机会作为小人物参与一些会议,见到不少能够改变世界的大人物。所有这些碎片在我头脑中和心中碰撞起来,就成了《北京折叠》。实际上我不认为它是一篇幻想小说,我写的也根本不是一个不存在的未来。
它是我设想中的长篇的第一章,只是看一下世界,并没涉及改变世界。我曾经想把它展开,写到其中每个人的前生今世,他们为何成为现在的他们。但迟迟没有动笔,一方面是其他写作计划太多,另一方面也是我仍然在等待某种准备好的情绪。
三
有人问我写下的小说和现实的关系是什么。我很关心文学的现实性,但我关心的是抽象意义的现实。
抽象意义的现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模型。在学物理的时候,我们千百次做这种题:一个滑块从一个无摩擦的平面上滑下来。大家总是问:现实当中永远没有一个无摩擦的平面,所有平面都是粗糙、凹凸不平的,那为什么要研究一个无摩擦的平面呢?实际上,从这样最抽象的、对不存在之物的研究中,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现实中这些粗糙平面上物体是如何运行的。
对我来说,文学和抽象意义的现实,就是这样的无摩擦的平面。很多时候文学是思想实验,和物理学中的实验非常像,只不过文学家所进行的是人性的实验,他(她)给角色设置了非常艰难的处境,让他们在其中面临两难。卡夫卡写了一个永远到不了的“城堡”,这个城堡在现实中绝不存在,但又似乎无处不在。加缪写了一座“鼠疫之城”,现实中也从未存在,但是其中每一个人的处境又好像那么真实。所以文学是在一种很遥远的尺度上,一个很抽离的视角上,设置出一个又一个的思想实验,让我们去思考:人如果到了这样的环境中,会如何选择。就在这样的思想实验中,我们能从不存在中更好地去理解存在,对人性有比日常生活中更深的理解。
文学在视角的抽离上,与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物理学相似,但不同于这些学科用冰冷的语言去描述这远远的、冷冷的旁观,文学在书写方式上,用的是入世的、带有温度的、带有细节的语言。文学家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不停地在出世的冰冷与入世的温度之间进行切换。
四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可以去设想不同未来的可能性。我们每天在十字路口选择要不要闯红灯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对比某一种情境的风险和另外一种情境的风险,再对比不同情境的收获,最终做出选择。这可能是其他动物所不具备,而人所独有的。正是这种能力,让人类文明向前进发成为可能。
我们人类现在就站在一个命运的十字路口。机器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等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正在快速进化,通过深度学习变得越来越聪明,未来从事重复性劳动者,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重复性的办公室劳动,也许都会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所取代。当我们面临和机器人的竞争,机器人所能做的是解决问题的快速准确,那么人类能做什么?人类可能需要一些更高级的智慧,决策、领导力、沟通,人的情感,人的创造性,所有这些真正跟人的智能、人的素质相关的东西。但现实的困境就在于,今天我们在一部分缺少足够教育的低技能劳动群体那里,观察到的只是表面上的生活差距;但未来某一天在跟机器的竞争中,会形成一个比较庞大的被技术时代所甩下的失业群体,低技能的状况又一直延续到他们下一代的话,有可能真的出现严重社会分化。
《北京折叠》就是设想在那样的僵局下的一种处理方式。当然文学只是提供一个抽象的模型,真正的现实要靠我们每一个人去创造。我自己在日常工作中致力于研究并消除整个世界的不平等。我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劳工群体及他们下一代个人素质的提升培养,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希望每一个人都不要被落在后面。
作品与创作谈收入《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小说月报获奖作品集》
点击浏览:
郝景芳雨果奖获奖作品
北京折叠 (小说月报开放叙事·科幻作品小辑)
点击浏览:
郝景芳2016人文清华讲坛对话
北京折叠:现实与虚构
点击浏览:
郝景芳2017腾讯WE大会演讲
人工智能最大的威胁可能是让人类懒于思考
[中篇小说]
阿 来三只虫草
创作谈 关注人,也要关注人的生存环境
刘建东阅读与欣赏
创作谈 人生的阅读课
王 蒙奇葩奇葩处处哀
创作谈 我要告诉你奇葩的故事
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
创作谈 写作者都是幸运儿
石一枫地球之眼
创作谈 关于《地球之眼》
张 欣狐步杀
创作谈 不走套路,才有出路
尹学芸士别十年
创作谈 养小说就是养人物
裘山山琴声何来
创作谈 无法给出答案的故事
张 楚风中事
创作谈 结婚到底有多难?
迟子建空色林澡屋
创作谈 像雪花一样盛开
周李立火山
创作谈 你在岛屿上,你就该看看月亮
[短篇小说]
葛 亮问米
创作谈 命途
麦 家日本佬
创作谈 短篇小说和《日本佬》
刘庆邦杏花雨
创作谈 《杏花雨》回想
冯骥才俗世奇人新篇
创作谈 又冒出一群人
徐则臣摩洛哥王子
创作谈 与“摩洛哥王子”相遇
苏 童万用表
创作谈 关于《万用表》
东 西私了
创作谈 把虚构的权力交给人物
须一瓜灰鲸
创作谈 总有天窗为灵魂而开
弋 舟出警
创作谈 磨亮硬币的两面
范小青谁在我的镜子里
创作谈 现代之镜
郝景芳北京折叠
创作谈 我写的不是一个不存在的未来
任晓雯浮生
创作谈 用一枚枚浮子标志出旋涡的方向
《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小说月报获奖作品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18年1月版,全三册定价98.00元
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获奖入围作品结集出版
中篇小说
许春樵月光粉碎
选自《长江文艺》2018年第1期
潘小平雪打灯
选自《大家》2018年第1期
王 手平板玻璃
选自《花城》2018年第1期
短篇小说
裘山山听一个未亡人讲述
选自《青年作家》2018年第1期
吕 新一夕
选自《广西文学》2018年第1期
蔡 东照夜白
选自《十月》2018年第1期
朱 辉午时三刻
选自《作家》2018年第1期
艾 玛往事一页
选自《芙蓉》2018年第1期
王小龙喊魂(三题)
选自《上海文学》2018年第1期
古 宇偷孩子的童年算偷吗?
选自《北京文学》2018年第1期
王 刊阿加,阿加
选自《湖南文学》2018年第2期
开放叙事
刘 汀炼魂记
选自《中国奇谭》,作家出版社2017年11月版
当我强调虚构的时候,我是在说现实(创作谈)
刘丽朵深情史(八题)
选自《深情史》,广西师大出版社2017年9月版
深情(创作谈)
封二
作家现在时:杨映川
《小说月报》2018年第3期,2018年3月1日出刊,总第459期
敬告读者:《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大字版》2018年起将调整为每期12元。原《小说月报》中篇专号将扩容为中长篇专号,每年4期,每期20元。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订阅小说月报微信
小说,就是小声地说小说月报微信 刊物最新动态,作品精彩文字,作家创作感言,读者阅读心得,文坛潮流脉动,随时随地向您报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