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怎样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为什么孩子读了很多书却还是写不好作文?如何才算是“读懂”了一本书呢?
本期内容,小编整理了北京大学文学博士,豆神兴趣写作创始人陈思老师的亲身阅读经验,希望借此帮助家长培养孩子有效阅读,真正读懂一本书的能力。
【唯有经典,值得精读】
一般来说,阅读可以分为精读和泛读。我们想让孩子进行有效阅读,那前提当然是要进行精读。但是,精读就必然会耗费孩子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所以我们首先要辨识出哪些书籍值得孩子精读。
陈思老师的建议是:唯有经典,值得精读。
哪些书籍能够算得上经典呢?首先,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别人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再有,经典是产生特殊影响的书。经典会穿越时空影响它之后的作品,影响它当时和之后的人,甚至影响到人们的集体无意识。
陈思老师说:“经典耐读,即使多次重读,你仍然会有收获。烂书读多少遍,意思不会增值,你只是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做白日梦。”
【入迷式阅读,是精读的开始】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当孩子喜欢一本书,并开始入迷式地阅读时,这在阅读的入门阶段是特别有益的事情。
但是,过分的入迷阅读是有害的。比如,孩子中了言情小说的毒,她可能会把自己当成包法利夫人,如果孩子中了武侠小说的毒,他又可能把自己变成堂吉诃德。而这对于孩子去汲取一本书的精华,去理解书中的真正含义是一种障碍。所以我们说过分入迷是有害的。
而仅仅停留在入迷式阅读,还是远远不够的。
【间离式阅读,才是最高级的精读】
间离式阅读是相对于入迷式阅读来说的,意思是,不要做白日梦,不要看热闹,而要跳出来,从创作者的角度想问题,甚至要从作者的对立面去想问题。
所以,在精读的过程中,开始时是需要入迷式阅读,但是到一定程度之后,入迷就不够了。“你要能和作者对话,不要他说什么你就相信,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要做一个合格的读书人,千万不能做书呆子。”陈思老师这样说道。
尽信书不如无书,用间离的方式去阅读是一种意识,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去入手。
首先是社会史,也就是社会背景。一本书有它诞生的时代背景,孟子曰知人论世,这也是豆神一直所秉持的教育理念。经典一定是有特定历史条件的,理解了历史条件,才能将经典相对化,否则,抽离历史语境去理解经典,就会把经典绝对化。比如狄更斯就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社会进程息息相关。普法战争影响了都德和莫泊桑。
社会史不仅是社会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也应该被放置其中。一个作家的教育背景、地域文化、家庭关系、政治主张、知识面甚至朋友圈,都间接决定了他作品的面貌。
其次是文学史。每一个经典名著都存在于一个谱系之中,作家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明白了这一点,孩子们在看书的时候就会注意到作者对某个情节的描写是学了谁,亦或是某个地方的人物设计又跟谁借鉴了。要让孩子知道文学史是有它自己的一条发展脉络的。知道了这个道理,孩子对于一部作品一位作家的喜爱才能更加的理性与客观,而不至于盲目崇拜。
第三个是写作技法。我们可以从文学经典中剖析出那些特别容易辨认、特别符合写作规律的地方,这就是写作技法。一部文学经典,它一定有许多地方运用了很多这样的技法可供孩子去借鉴。
作家们在看书的时候,也是在分析别人的写作技法,并且看是否可以为自己所用。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就跟普希金学了一招怎么写开头,变成了《安娜》第二章的开头。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也学习了莎士比亚的福斯塔夫式背景的写法。
所以,不论孩子多迷恋一部作品,一旦他开始拆解其中的创作手法,那么他就已经在通过间离式的方法进行阅读了。
读一本书,懂一本书。希望家长们不要满足于孩子能读完一本书,更要让他去读懂一本书。当孩子读完一本书时,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从社会史、文学史和写作技法这三个角度去针对这本书说出点什么。通过表达,可以让孩子将理解后的知识记得更牢,并且对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
最后,希望孩子们都能成为一个读书人。不论将来从事什么行业,有怎样的人生经历,保持阅读的习惯,当一个读书人都是一件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