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艺术殿堂 >

艳压群芳的史湘云诗作「红楼梦巧姐」

据统计,《红楼梦》中作者创作的诗词,多达130首。

这些诗词包括十二钗的判词、暗示人物命运的谶诗、红楼人物的诗词作品等等。

这些风格各异的诗词歌赋,为《红楼梦》增添了无限魅力,成为红楼灵魂的重要部分。

而在这些诗词中,有一部分是以人物角色的名义创作的,或别致风流,或妙语天然,或扎实浑厚,体现了诗如其人的特征。

那么,“红楼三大才女”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她们的诗作体现了创作者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林黛玉:风流别致代表作:《葬花吟》

林黛玉本是绛珠仙草化身,为还神瑛侍者的眼泪来到尘世。

她的气质超尘脱俗,性情孤高率真,像一位翩翩仙子,浑身上下充满灵气。

作为《红楼梦》的第一才女,她的作品从质到量,都是少有人能及的。在《红楼梦》中,她共有25首作品,包括五律、七绝、七律、词等多种体裁,充分展现了她的情感与才华。

在诗才的较量上,她总能让人惊艳:

元春省亲时,黛玉创作的《杏帘在望》,被评为“四首之冠”。其中“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一句自成境界,尽显田园风光。

在海棠诗社首次结社时,她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让人拍案叫绝,被李纨赞“风流别致”。

而在藕香榭做菊花诗时,她的《咏菊》《问菊》《菊梦》包揽前三名,她成为当之无愧的“诗魁”。

黛玉身世凄凉,在贾府有寄人篱下之感。虽与宝玉相爱,无奈有金玉之说,又无人为她做主,内心孤独凄清。而灵魂纯净的她,又是那么超脱尘俗,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因此她一边感叹“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一边遭受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总是有流不完的泪,“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

这些诗句,都是她孤独灵魂的呐喊。而最能代表她的作品,就是如泣如诉的《葬花吟》: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是黛玉抒发伤感的高潮,是她忧伤哀怨、悲叹命运的凝聚,萦绕着浓烈忧伤的情感,表达了她刻骨铭心的痛。

《葬花吟》以花喻人,那凋零的花朵,像极了她的命运,“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也像极了她的孤高,“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可她孤独凄凉的命运,却比这些飘零的花朵,更让人痛彻心扉:“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落花虽然零落了,但总算有人埋葬它,可她预感到自己,只能在孤独中离去……

林黛玉的诗作,充分表现了她的才华、率真、孤高和悲剧命运。


薛宝钗:含蓄浑厚代表作:《临江仙·柳絮》

宝钗是曹雪芹笔下一个完美的女子。

她的容貌娇美动人,“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她温柔娴静,大方得体,宽容大度,从长辈,到姐妹,到下人,无一不喜欢她。

史湘云称赞宝钗“完美无瑕”,感叹“是我的亲姐姐该多好”。

赵姨娘这样的怨妒之人,也夸赞宝钗“又展样,又大方,叫人敬服”。

就连心思敏感、言语刻薄的黛玉,也对她说出掏心的话:“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

宝钗抽中的花名签是牡丹,题着“艳压群芳”四个字。从容貌到品格,她都是佼佼者,担得起这四个字。

宝钗虽惯于藏愚守拙,然而她的才华见识,却远远高于一般男儿。

她虽强调“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平时“不以书字为事”,但在不经意间,卓绝的诗才就能震惊四座。

海棠诗社成立时,大家一起以秋海棠为题作诗,宝钗的那首《咏白海棠》被评为第一。李纨称赞其“含蓄浑厚,到底是蘅芜君”。

其中“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句,极言海棠花的莹白素雅,也像极了她朴素内敛、洗尽铅华的品格。

宝钗为人敦厚,但却是外圆内方,有着自己的见地。在以菊为题的诗作大赛中,她虽输给了黛玉,然而赛后她创作的《螃蟹咏》,却大家惊叹为“这是食螃蟹的绝唱”。

其中“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通过描写螃蟹的鲜明特征,讽刺了横行霸道、心怀叵测的恶人。宝玉见到这两句,由衷感叹“写得痛快!我的诗也该烧了。”

而一首《临江仙·柳絮》,又展现出她内心不输男儿的远大抱负:

《临江仙·柳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柳絮虽是随风飘零之物,宝钗却写出了从容之美:“东风卷得均匀”、“任他随聚随分”。史湘云惊叹:“好一个‘东风卷得均匀’!这一句就出人之上。”

这首词是宝钗心境的外化,她一直秉持随分平和的生活态度。因此在她内心里,与乱纷纷的“蜂围蝶阵”相比,轻柔的柳絮反而更温婉动人。

不过,安分随时并不意味着被动,而是等待着一个时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可见宝钗是有着非凡理想与抱负的,她的平和与从容,不过是在等待厚积薄发的机遇。

在曹雪芹笔下,宝钗是个“冷美人”。她的花名签上,写着“任是无情也动人”。

然而,宝钗却并非无情之人。相反,她的情感可能比任何人都要磅礴炽烈,甚至会“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

于是,她只能服用“冷香丸”来控制“热毒”,以从容平和恬淡的态度来压抑过度的热情。

即使这样,她依然表现出有情的一面。比如,她为帮贫寒的湘云还人情,不惜出钱出物出主意;暗中帮助穷酸的邢岫烟,体贴入微地关怀;像姐姐一样用心教导黛玉,为她提供燕窝等保养品。

而这种外冷内热、含而不露的性格,在“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等诗句中,都有所体现。


史湘云:风流名士代表作:《供菊》

史湘云是《红楼梦》中,最为风流倜傥的女子。

她在襁褓之中时,就失去了父母双亲,虽与黛玉一样境遇悲惨,却不是一个沉沦于忧伤的女子。

她性格率真豪迈,喜欢女扮男装,自诩“是真名士自风流”。

一次喝多了,她干脆“醉眠芍药茵”,贡献了《红楼梦》最瑰丽动人的画面。

在芦雪庵赏雪时,她带头烤起鹿肉,吃腥啖膳不亦乐乎。黛玉只笑她生生作践了芦雪庵。

湘云却并不在意,还发出豪言:“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果然,在即景联诗大赛中,她诗才敏捷,锋芒毕露,口吐珠玑,最后竟变成宝钗、宝琴、黛玉三人共战湘云,赢得满堂彩。

而在中秋之夜,她与黛玉在凹晶馆联诗,更是以一句“寒塘渡鹤影”,让大才女黛玉都惊叹,“何等自然,何等现成,何等有景且又新鲜,我竟要搁笔了”。

黛玉思忖良久,才有了“冷月葬花魂”,与湘云的“寒塘渡鹤影”成为绝唱。

海棠诗社刚开社时,湘云没能参与其中,姐妹们都以海棠为题,创作了不少好诗。尤其是黛玉和宝钗的作品不相上下。

然而第二次湘云到来,却一下子超越了二人成绩。

才思敏捷的她,一边和人说着话,一边已创作了两首海棠诗。这两首即兴创作的诗,当时就让人拍案叫绝。

脂砚斋甚至评价,“二首真可压卷”也。尤其是那句“秋阴捧出何方雪”,就已“压倒群芳”。

而在以菊为题的诗作中,她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名士品格”,尤其是这首《供菊》: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菊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傲霜而开,在寒风中傲然绽放。同样,史湘云在困境中,也依然保持名士风度,不屈服于命运,保持高洁的本质。

因此,她才对菊花说“喜堪俦”——有菊花的陪伴令她喜悦。它的一枝独秀、它的清冷香氛,都让灵魂与之相契的人愉悦。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以菊花的傲世之姿,比喻自我的高洁志向。即使身处清贫困境,湘云也要保持独立人格,坚决不污染自己的操守。

诗如其人,湘云就是这样的女子。虽为巾帼脂粉,却洒脱率真,以自身体现超逸的名士风采。

《红楼梦》中美妙的诗词,不仅丰富了小说内涵,也让读者加深了对人物个性及命运的了解,值得读者们细细品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