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暴风雪扑面而来,闪电掠过铅色天空,闪烁着惨淡的白光。约克郡长着金雀花的荒野上,土地荒寂,星空悒郁,就像凯瑟琳对希思克厉夫的情感,凄迷而极端,精神深处有种难言的荒芜。《呼啸山庄》“几乎不让读者尝到一点纯净不掺杂的愉快”;“呼啸”一词所表明的,是“在大自然逞威的日子里,这座山庄所承受的风啸雨吼”,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风暴之女”艾米莉·勃朗特,终生困居旷野僻地,那里是人迹罕至或至少未被人类控制的自然场域。作为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精神后裔,她的写作显然与狄更斯、萨克雷这类大致同时期的作家不同,他们所描绘的那个资本主义早期粗放发展、闹腾喧嚣的世界,根本没有进入艾米莉的视野,女作家描绘的是一片充满原始气息的蛮荒粗粝的自然之地,充斥着“严酷无情、狂暴和充满活力的元素”。
图2 // 维多利亚时代前期,一名大致与艾米莉·勃朗特年龄等同的英国女子,身上犹存野性未驯的精神气息。
而在潮湿阴冷的雾都伦敦,大侦探福尔摩斯正带着华生驱车行驶在迷津似的小街上。他的雇主上至教皇、国王、欧洲王室成员、达官显贵,也不乏无助无告的平民百姓。在柯南·道尔笔下,这个天才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在植物学、地理学、解剖学、犯罪学等方面颇有造诣,能分辨70多种香水的味道和140多种烟灰的不同气息和性状,善于抓住被别人忽视的细节,甚至还专门写了一篇教人培养观察能力的《生活宝鉴》。
图3 // 1890年,英国特工、间谍、侦探常备的一种铜指节手枪。
借助蒸汽轮船和铁路,英国人对在本土以外展开科考与探险的兴趣也空前高涨。随着商旅、探险、传教的迢迢长旅次第展开,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印度变成了冒险家实现自身欲望和想象经纬的梦幻地带。英国社会当时的儿童故事书里,也多是海难沉船、异地求生、建立文明、探宝、奴隶、对食人生番的恐惧之类主题,渲染冒险经历,颂扬勇毅精神与征服胜利。在《简爱》这部名著里,就出现过托马斯·比维克的《禽鸟史》、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这也是作者本人夏洛蒂·勃朗特少女时代最喜欢的读物,女作家的“幻象和情感停留在17、18世纪那些为了上帝的恩宠、世俗的财富、海外经历及罗曼蒂克的爱情而冒险和扩张的岁月里,与19世纪前30年伦敦的风气格格不入。”
19世纪英国各具包容气度的乡村、城市以及海外领地,使得处于不同境遇和怀有不同理想的作家们,获得了各自所需的不同滋养。维多利亚时代的透骨冰雾与迷幻诗意,也成为后世西方现代知识分子精神怀乡病的悠久根源。尤其一种被自然神学护佑的理性被广泛接受,原来对自然的敌视和厌恶,逐渐被一种欣赏和亲近自然之情所代替。
02
在自然写作中细致探究的观察方式,也透露着维多利亚时代风行于英国民间的文化风尚。女作家多萝西·华兹华斯以第一人称为主,以写实的方式,来描述自己走进自然环境那种身体和精神体验:
“林中鲜花烂漫:一种美丽的黄花,略微带点黄色,看起来丰满、滚圆、重瓣——芳香扑鼻,我揣测是一种毛茛科植物。车前草、草叶兔齿白花、草莓、竺葵、无香味的紫罗兰、两种银莲花、玉凤花、报春花。乌饭树非常美,林檎长出来如一丛矮灌木。”
“小鸟在我们四面八方——苍头燕雀、知更鸟、红腹灰雀。”
“白蜡树花盛开,……繁缕长出来了,有一株剪秋罗属的花萌芽,报春花的全盛时期过去了,白屈菜、紫罗兰、酢浆草总是那么繁茂,墙上有小小的天竺葵和三色堇。
多萝西·华兹华斯《格拉斯米尔日记》
“个人品味以至于民族品味,都将直接与其鉴赏自然风景之美的精微敏感程度成正比”(美国园艺学家唐宁)。可以看出,文学与植物学之间,几乎不存在两种学科的歧异。这种对自然更加清晰审视、有如工笔画般的描绘,将植物学、鸟类学用文学形式表达,是维多利亚时代自然文学的写作传统,也是那个时代的独特贡献。
图4 // 维多利亚时代油画创作中出现了“拉斐尔前派”这样的艺术流派,其重要风格与特点之一,与当时的自然主义文学写作一样,就是注重科学式的、精确的细节描绘。
当时还有一部《植物学入门》,作者是韦克菲尔德,此书用文学的手法,虚拟了姐妹俩的书信往来,在信中介绍林奈植物学,广受读者欢迎,至少出版了11次。再如一位名为劳登的女性,用诗歌写了一本植物学入门读物。那时的读者定位也多以女性和青少年为主,常用亲切的书信、对话体裁,或诗歌、小说,普及植物学时也融入道德、宗教观念,适合亲子教育。
过去是贵族和王室成员才从事的自然研究活动,渐渐成为中产阶级乃至普通民众的休闲活动,林奈植物学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几乎推进到了当时社会文化领域的各个角落,出现于各种形式的社会话语中,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塑造力量。
《物种起源》开创了按照科学方法精确观察植物的新阶段;从事自然研究的学者们,更多地致力于野外观察和收集工作,出版著作也多以描述不同个体的物种为主。他们的起居室里,杂陈着水族箱、蕨类植物箱、蝴蝶箱、海草集簿。一般的中产阶层,也时兴在花园中添置非洲旋角大羚羊、河狸和袋鼠的风干标本,普通上班一族,在晚上回家时,也会顺便在街角购买一份《昆虫学家每周通报》。林奈分类法成为民间非常流行的时髦课程,“命名、分类与编目”,成为维多利亚王朝的时代精神,一种不失高雅、经久不息的社会风尚。
“人必须精神饱满地担负起上帝交给他的任务;利用和他一起的物种,从而与他本身的优势地位相称”(林奈)。维多利亚时期的机械自然观基于这样的逻辑:这个世界的自然规律是上帝加在造物之上的,大自然的丰富性、完美性与精妙性,促使人们在造物者的一切细微痕迹中探寻真理,领悟万物生灵的感性或形式之美,在植物中看到了人类自身“灵魂”的隐喻,发现理性的荣光。
03
深入社会心理的科学精神,容易造就富有精神魅力的人文主义观念。维多利亚时期的贵族青年喜欢骑马打猎、读书弹琴,衣着妆容漂亮而精致。他们在恬静幽雅的庄园里追求浪漫爱情,热衷社交舞会。
勤奋、务实和自我约束的道德要求,造就了风雅、礼貌、条理、和谐的社会阶层。他们与平民选择同样的职业,与平民通婚,在本质上,维多利亚时期的贵族,仅是追求文化和荣誉上的优越地位,早已不再是封建主义的,而是具有了资产阶级的精神性特点。
社会中下层的民众,也多有教养,温文尔雅,崇尚强健、自助、纪律和理性的社会价值。他们的表情和穿着中,透露出尊贵和见多识广的落落大方,在贫穷状态下,也能够本能地保持尊严。
维多利亚时期的自然观念,也有助于涵养英国民众的共和德性、绅士风范与传统价值。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要获得社会荣誉和普遍尊敬,也必须按照这样的生活方式来塑造自己,跨入具有保守主义精神的士绅阶层。
在那个年代,植物学成为适宜女孩学习的少有科学科目之一。户外的学习活动有助于身心健康,女性也具备观察自然、描绘自然的天赋,她们可以通过植物绘画提高审美,赢得男性的肯定。植物学不需要长久坐在图书馆,其目标是要到蜿蜒的小溪边,美丽的山野和茂密的森林中去找寻,本质上就具有女性气质,为女性提供了解放自我的方式,以及在精神与智识上的更多追求。
那时候的女性不能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女性对于植物学的热情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休闲娱乐,而是触及植物学的科学部分。很多年轻的维多利亚女子都能一口气说出20种不同蕨类植物和菌类的名字。她们熟悉了分类系统的基本原则,经常与植物学家通信,采集标本、绘制植物画或创作其他植物艺术、写作植物学普及作品、管理花园、教育青少年。这样的参与程度,甚至让男性植物学家们感到了强大的性别压力,觉得自己的领域受到了挑战。
04
在那个沸腾喧嚣的年代,伴随着探险家不息的足迹,东西方从未距离如此之近。
英国皇家地理协会、英国皇家植物园和类似研究机构,常借扩张之机,将稀有物种带回国内,并以全球各地的殖民地植物园为据点,建立了植物活株、种子、块根、标本和信息流通的庞大网络,同时利用空间变换,最大限度地挖掘植物学的经济潜力。
探险家、地图绘制者、翻译、商贾、掮客、政界人士、知名作家等等,跟随商船、战舰和科学考察船到达世界各地,协助科学家们探索发现,强化秩序,以科学的名义,加入到以政治扩张为目的的知识收编工程中。
在印度等遥远的大陆,动植物采集者们历尽辛苦、跋山涉水,不放过每一个能到达的角落,他们带回陌生的物种,向故土观众呈现“英格兰赢得地理发现的巅峰时刻”;并致力于形成以帝国为轴心的、统一的自然物种新秩序。
与此同时,他们也带回有关当地的其他信息和数据,这既推动了科考的进程,又为殖民者提供了亟需的宝贵资料。
貌似中立的科学考察,实际上同样隐含了深刻的权力关系。在为殖民地动植物资源命名与分类、采集标本之类活动进程中,情感意识、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都在渗入。“只要环境容许,没有一个社会代理人不渴望具有命名并且通过命名创造世界的权力”(布尔迪厄);通过命名、分类和对异国控制力的加强,与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升级同时发生。
人类知识与想像的嬗递过程,多面而含混、复杂而矛盾。地理测绘、标本采集以及相关的英语命名和分类活动,本质上都在隐性推广蕴含在语言系统中的、一整套西方社会文化价值体系,并让这套体系仪式化、自然化,在不知不觉中,强化着命名者的力量与权威。这不仅仅是对新物种的占有,还暗示着对土地与人民的占有。它以仁义、平和甚至高雅的方式,巧妙地占领并监管殖民空间。“把新世界紧紧地捆绑在旧世界的想象中”(《大闪蝶尤金妮娅》),这样隐秘性的征服,当然远胜过端着来瑟枪的侵略者。
自然研究、动植物命名,覆盖到什么地方,帝国的版图就延展到那个地方,反之亦然,显示了自然科考与殖民扩张之间如影相随的共谋关系。它还将“科学启蒙”和“福音精神”如此自然地凝结在一起,“自然的作品处处都在充分证明一个神”(洛克);和《启示录》一样,大自然可以揭示造物主的存在。这种在自然研究中形成的文化意识,同样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四海为家”“高雅仁厚”“在微末草木间寻找上帝的荣光”,如此新意迭出、思路奇巧的帝国工程,致力于将“客观”“尊贵”的知识带到蛮荒之地,所向披靡,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就“全面而精准地书写了全球自然史”;就连英国本土的民众,也被赋予一种“主人翁无意识”,他们赞助支持的自然探索、投资殖民,都是合理的,甚至是有道德优势的;反过来也更鼓励了国家的扩张热情、行动正义性与文化优越感。
05
动物、植物、矿物与人的物质生存和文化传统之间,存在着极复杂的联系,综合着地理、人文等多重因素。如火如荼的地理大发现和帝国扩张,对普遍性知识的自信,改变着新旧世界的物质生产方式、社会文化习俗及全球政治格局。看似统一、进步的命名法则,同时也在抹杀动植物的本土文化特征,掩盖了英国(欧洲)以外的其他知识传统,同时改变着全球物种的空间分布和生态系统。原本在地理上和历史上分隔的空间开始相互接触,并建立起持续的关系,必然会出现不平等导致的压制和激烈冲突,也将日后风起云涌的殖民地独立运动提前设立为多米诺骨牌,随时都将砰然发动。
当然对这些,维多利亚的臣民们是无暇相见的。软实力征服、定义、承认、抵抗、迎合的复杂机制已然形成,命名、分类与收编的权力和收益,制造出一种拥有的幻觉,原先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联系在了一起,空前的成就感笼罩之下,让英国人更加沉浸在维多利亚女王悠长统治的光辉之中。“从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到波斯湾,从大西洋、印度洋到太平洋,从开普敦到广州,从直布罗陀到孟买,帝国贸易通道上所有的战略要地都有英国米字旗在飘扬。”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举行的万国博览会,近2000页细致而庞杂的官方目录,展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类进步”的丰碑。189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更是帝国全盛的象征。
大英帝国逞尽了国运亨通、统御七海的声威。然而黄昏正在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延展而来,王朝的壮丽河山正在迅速隐入黑暗。正如诗人丁尼生《悼念集》里的诗句,“和平宁静浸透的寥阔秋光”里,深藏着一种下坠般的绝望,那是英国由盛转哀的征兆。1901年,当维多利亚女王以耄耋之年离开人世的时候,英国也完成了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落日沉入海天相接的云层里,斜晖穿过维多利亚风格略显奢靡的雕廊楼柱,洒下淡淡光晕。日不落帝国的旧时荣耀随之烟消云散,就像是美丽的星雨划过夜空。
06
维多利亚王朝背后是悠久的乡村农耕历史,投影在哈代的小说和叶芝的诗歌里,呈现出舒缓悠远的田园风格,掺杂着荒原和大自然的精神元素;它又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现代化的王朝,主导着风雷激荡的工业化进程。它是英国历史上最保守的时期,将理性奉为最高的典范,却又驾御着工业化时代的舰艇纵横天下,风帆里卷集着迷乱的财富梦想,以及不可抑制的殖民野心。
图10 // “日不落帝国在美洲的梦想和记忆”,一张拼接的博物馆照片。
维多利亚精神,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矛盾体。它有时是热切、端庄、高贵的,有着绰约华美的风情与韵致;有时又是自满、放纵、粗俗的,挟带着蛮横的殖民逻辑与难以尽言的罪恶。它要传递上帝的福音,又要觊觎遥远的土地。它追求英雄气概与绅士风度,但有时又沉溺于实利主义,它呵护甚至崇拜女性,又将女性置于无尽的禁锢和束缚中。整个时代的文艺风格刻板而细腻,单调又多彩,永远处在两种截然相反力量的交汇点上。
美国史学家罗伯茨认为,维多利亚精神是一种“自持的道德观”,“因为理性损毁了形而上的真理”。它是工业革命与福音运动的双重产物,是沧海桑田般的旷世幻境,像一段不可捉摸的时光,像一个梦一般随风飘逝的盛世。
日益悲观倾颓的时代精神里,封存着一个辉煌时代的没落光华。“维多利亚精神”曾被20世纪初的英国现代知识分子严厉批判、饱为诟病,又被20世纪后半段乃至当代的英国大众所怀念。神秘的王朝掩埋着不为人知的历史秘密,就像与久远岁月的邂逅,激起人们对历史迷宫的别样想象。
自然史的河流也在继续向前流淌,但是再也“找不到在吉尔伯特·怀特、梭罗或达尔文的科学理论中的那种田园牧歌般的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或许这种更深的亲密关系,在这个科学时代里被认为是一种时代性错误,是近代科学出现之前未经启蒙的思维遗留产物。或许科学本来就是一种离间疏远的力量。科学总是试图把自然界还原成一种只有经济关系方可理解的机械的或物理-化学的系统”。(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
大自然并不站在帝国这一边,它只是用沉默来表示它的立场。百年后的人们站在岸边,目睹了维多利亚时代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结局。它就像一条迷雾中的大河,起初汹涌磅礴不可扼制,越过关隘,绕过山峦,渐渐声不可闻,最后消逝在历史的深处。
作者 | 刘东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