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艺术殿堂 >

名著导读之西游记「去为您导航」

《西游记》名著导航


01 作者简介

吴承恩(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庭。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天启淮安府志》卷十六说吴承思“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此外,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帖。少年时吴承恩就名冠乡里,但他科考不利,至159年,他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

1551年,他接任河南新野县知县,做了修建行台察院、尊经阁、增修儒学、表彰贞节、兴办水利等一系列德政事迹。1553年,吴承恩周游湖南新化(古梅山),以卖文写书为生。1556年,由于母老家贫,吴承恩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1558年,因受人诬告,他“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

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加深了吴承恩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他还写过一部短篇小说集《禹鼎志》,不过已经失传,只能看到一篇自序。

随着年龄的增大,吴承恩搜奇猎怪的嗜好有增无减,这对其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

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上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官离任到故里,他才得以正式开始了《西游记)的例作,最终历时7年,终于完成。

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是吴承逝世后由丘度编订而成的。

02 创作背景

1.时代背景

吴承恩生活在明朝弘治到万历时期。当时,宦官专权,奸臣当道,正是明代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政治十分黑暗的时期。一方面,市民的思想意识逐渐趋于活跃,针对当时的腐败和世风的堕落,吴承恩表示悲愤,并给予尖锐的揭露和批评;


一方面,时代在呼唤着斩邪除妖的英雄人物的出现,吴承恩也敏锐地感受到了一股反抗封建制度的新气息。这为他创作《西游记》打下了思想基础。

2.故事起源和演变过程

唐代的和尚玄奘到天竺(古印度)去寻访佛经,历史上确有其事。他于唐大宗贞观三年(629年)出发,历尽艰辛,费时十七年,经历百余国,取回佛经原典657部。回国后由他亲自口授,门徒记录整理,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书中详细介绍他所历诸国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亲教信仰、奇闻轶事,使当时的读者大开眼界。《大唐西域记》是一部严肃的著作,而稍后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给取经过程加上若干神话传说,不完全是信史了。

在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一书中,神话传说的成分进一步增加,中心人物也由唐三藏变为神通广大的孙行者。到元代,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一道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大体定型。

元、明两代还产生了不少以取经故事为题材的平话和戏剧。吴承恩正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加工整合,经过一番再创作,才写成了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生动的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西游记》。

03 框架分析

《西游记》共100回,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ー7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故事,集中表现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

第二部分(8——12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代取经的缘由。主要起过渡和连接的作用。

第三部分(13--10回):写孙悟空在猪八戒、沙僧的协助下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一路克服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这部分是全书的重点。

04 故事情节

东胜神洲海外做来国有一座花果山,山上一块仙石内育仙胞,一日进裂,产一石卵、化作一个石猴。这只石猴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被为“美猴王”。

后经千山万水来到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

孙悟空学艺归来,先大闹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又大闹地府勾去生死簿,后被天界招安,封为“弼马温”。得知职位低卑后,他愤怒不已,返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天王李靖带兵镇压,孙悟空打败巨灵神、哪吒三太子,在太白金星的建议下,天庭封孙悟空为有名无实的“齐天大圣”并掌管蟠桃园。

孙悟空因醉酒搅乱王母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玉帝震怒,命托塔天王李靖率十万天兵天将擒拿孙悟空,孙悟空战胜十万天兵。玉帝又派二郎神来战孙悟空,经过多次交手,在二郎神同悟空大战之际,太上老君抛下金刚琢击中悟空,才将他拿下。

孙悟空被擒,到斩妖台问斩,因他先前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变成金刚之躯,所以多种刑罚均无效,最后被太上老君放人炼丹炉内冶炼七七四十九天,反使他炼成一双火眼金睛。孙悟空跳出丹炉,大闹天宫。玉帝束手无策,求助如来佛祖,孙悟空最后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

五百年后,正是大唐太宗李世民时期。高僧玄装得观音指点之后,决定往西天取经。唐太宗亲自排驾送行,口称玄装为“御弟”,赐尊号为“三藏”,一直送到长安城外。

唐僧上路,饥餐渴饮,一日骑马夜登双叉岭,被虎魔王部下活捉、太白金星赶来援救唐僧脱险。几天后来到了两界山,唐僧揭去封条,孙悟空崩山而出,唐僧收悟空为徒,为其取号行者,一同西行取经。因孙悟空打死劫经的六名强盗,唐僧数落他,孙悟空一怒之下离去。观音化作老母,传给唐僧一顶嵌金花帽,一道紧箍咒,哄骗悟空戴上花帽,花帽化作金箍嵌入肉中。唐僧念动咒语,孙悟空就头疼难忍,从此唐僧有了钳束孙悟空的手段。

师徒二人西行,在鹰愁涧收服白龙,小白龙化作唐僧的坐骑。在观音院,金长老贪图锦斓袈裟,要火烧唐师徒,反被悟空弄法烧了禅院。混乱中,裂袈裟被黑熊精窃走,孙悟空去南海请来观音,自己变化成仙丹,诱黑精吞下,降伏此怪。

二人继续西行,唐僧在高老庄收了第二个徒弟,为其取法名为“能”,别号“八戒”。在流沙河中、他们又收服了观音名“沙悟净”并令其在此等候东上取经人的水怪,赐号“沙和尚”。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取经。

为了试探唐僧师徒取经的诚心,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四位落化作母女四人、在一处庄院中招唐僧师徒入。唐僧等三人不为所动,只有八成迷恋女色,最后被菩萨吊在树上。

在万寿山五庄观,孙悟空等偷吃人参果,推倒仙树,被镇元子拿获。孙悟空请来观音,用甘露救活仙树。在白虎岭,白骨精为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美女、老妇、老翁,全被孙悟空识破。但唐僧却不辨真伪,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在黑松林,唐僧被黄袍怪捉住。猪八成,沙僧斗不过黄袍怪,沙僧被擒,唐僧被变作老虎。猪八戒到花果山请回孙悟空,降伏妖魔,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在平顶山莲花洞,孙悟空与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斗智斗勇,屡经磨难才降伏二怪。

在乌鸡国,唐僧师徒又遇上了文殊菩萨的青毛狮子兴妖作怪,孙悟空从太上老君处讨来金丹,救活国王。在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又抢走了唐僧,幸亏观音救助,收了红孩儿去做善财童子。

在黑水河,西海龙王的外甥捉住唐僧,后被摩昂降伏。在通天河,观音莲池内逃出的金鱼精作怪,后来观音收走了金鱼。唐僧师徒被河中老鼋驮过了通天河。

师徒四人兼程前进,又遇到了许多磨难:进入西梁女国,先是唐僧、八戒误饮子母河的水,腹痛有胎;后来西梁女王要与唐僧成亲。好不容易摆脱纠缠,踏上大路途中又碰上了强盗打劫。孙悟空打杀强盗,唐僧火冒三丈,怪孙悟空杀人太多,又赶走了他。

孙悟空去后,六耳猕猴变成孙悟空的模样来打唐僧。真悟空知道后去找假悟空算账,真、假悟空在空中恶战,一直打到西天。最后,如来识破了真相,六耳猕猴被孙悟空打死。观音送悟空回到唐僧身边,师徒四人和好如初,赴奔西天。

在火焰山孙悟空用芭蕉扇扇灭火焰;在祭赛国,师徒扫塔辨奇冤;在小雷音寺,悟空与众神协力收服黄眉怪……

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灵山圣地,拜见如来,却因不曾送人事给阿傩、伽叶二尊者,只取得无字经。燃灯古佛派白雄尊者提醒唐僧师徒,师徒四人又返回雷音寺,用唐王所赠紫金钵做人事,这才求得真经。

不想九九八十一难还缺一难未满,在通天河,老鼋将唐僧等人掀下河中,湿了经卷。八大金刚将唐僧送往长安向唐太宗交了真经、随即又复转灵山,修成正果。

05 主题思想

《西游记》主要描写了孙空、猪八戒、沙僧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的故事,塑造了孙悟空这一神通广大、藐视皇权、无私无畏的英雄形象。小说辛辣地嘲讽了貌似威严、实则无能的天宫玉帝及诸神,深刻地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从而热情歌颂了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的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

06 人物形象

唐僧

: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的。小说里的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为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蝉子投胎转世。

唐僧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他自幼在寺庙中长大,在化生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朝皇上选中,前往西天取经。

性格特点:诚实善良,一心向佛,胆小怕事,迂腐。

孙悟空:

又名孙行者,外号“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変。一双火眼金晴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可小到如绣花针一般,大可大到顶天立地。

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又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

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熄灭火焰山…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协助唐僧取回真经,修成正果。他疾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性格特点:调皮好动,武艺高强,勇敢机智,坚忍不拔,疾恶如仇。

猪八戒:

又名猪刚鬣、猪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婵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唐僧西去取经路过云洞,猪八戒被孙空收服。

八戒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八成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宣,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猪八戒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性格特点:憨厚淳朴,贪吃好睡,爱占小便宜,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

沙和尚:

又名沙相净、沙僧。原为天宫中的卷宿大将,因在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后被观音菩萨收服,认唐为师,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任劳任怨,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宝杖。

沙和尚一路上忠心耿耿,他不像孙悟空那么版逆,也不像猪八成那样好吃做、贪恋女色,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任劳任怨,诸守佛门成律。

性格特点:忠心耿耿,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

07 艺术特色

1.极幻与极真的完美结合

《西游记》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生死和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世界。在这里,环境是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仙地佛境、险山恶水;形象多身奇貌异,似人似怪,神通广大,变幻莫测;

故事则上天人地,翻江倒海,兴妖除怪,祭宝斗法。作者将这些奇人、奇事、奇境熔于一炉,构筑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展现出一种奇幻美。这种奇幻美,看来“极幻”,却又令人感到“极真”。

因为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的影子,或含生活的真理,表现得那么入情入理。那富丽堂皇、至高无上的天宫,就像人间朝廷在天上的造影;那等级森严、昏庸无能的仙卿,使人想起当朝的百官;扫荡横行霸道、凶残暴虐的魔,隐喻着铲除社会恶势力的愿望:歌颂上天入地、无拘无束的生活,寄托着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理想。

2.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西游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做到了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其中的许多人物例如孙悟空、猪八戒、牛魔王、白骨精等等,往往既有神性或魔性,又有人性和物性作者把这三者结合得很好,因此显得妙趣横生而又合情合理。鲁迅先生分析《西游记》说,书中”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高焉。”

3.以戏言寓诸幻笔


《西游记》中穿插了大量的游戏笔墨,使全书充满着喜剧色彩和诙谐气氛。这种戏言、有时是信手拈来,涉笔成趣,为了调节气氛,增加小说的趣味性;有的戏言还能对刻画性格、褒贬人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游戏笔墨还能成为讽刺世态的利器。

4.结构上的匠心独运

在结构上,《西游记》以取经人物的活动为中心,逐次展开情节。各个小故事都相对独立,错落有致,而又因果分明,表现出作者在结构组织上的匠心。


文学价值: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完善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超凡人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社会价值:

《西游记》促进了明末神魔小说的迅速发展。《西游记》之后,至明末的短短几十年间,涌现了近三十部内容各异、长短不同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不但有续作、仿作,还对后世的小说、戏曲、宝卷、民俗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是风中语声,欢迎评论!

相交链接:

《西游记》佛道之争,谁是最后的大赢家?(终篇)

评《西游记》的妖怪|大数据下的妖怪

《西游记》佛道之争,谁是最后的大赢家?

再评《西游记》|前二十二回 唐三藏为何去西天取经?

再读古典《西游记》|前二回阅读 伟大的开篇偈语 不朽的求师问道

名著《西游记》|影视剧与原著,你更喜欢哪种团队打怪方式?

注:关注“风中语声”,即可打开相关《西游记》的评论文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