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艺术殿堂 >

还没说一句对不起我爱你「对不起我爱你怎么理解」

[“恨”不能说,“爱”也不能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特别愿意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叫“不好意思”。但是这个“不好意思”经常让我觉得很不真诚。做错了事情,为什么不是直接坦诚地道歉,说对不起,而要说不好意思,好像和自己没有多少关系似的?还有,中国人很少说谢谢,真诚的感谢也特别不容易听到。相对于“对不起”和“谢谢”的清晰坚定,我们往往用一种含糊其辞的中间状态“不好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次,我举办为期四天的工作坊。第一天晚上有一个自由发问时间,结果大家讲的基本上都是一件事:感觉在自己的心口和喉咙之间有一个地方堵得很厉害。在我的工作坊体系中,心口主管爱和情感,喉咙主管表达。大家感觉当有东西向上想要表达的时候,就在中间被卡住,喉咙里说不出来。当我们检视原因的时候,有学员说:武老师,如果表达真实的情感,无论是表达什么我都感觉到非常地羞耻。比方说“我很生你的气”,但如果我这样表达,我就觉得我在反对你,我在攻击你,自己怎么可以这样讲话呢,我就感觉到很羞耻。但是这种羞耻感比较轻,最难表达的羞耻感是:我好喜欢你,或者说“我很爱你”,或者说“非常非常感谢”。如果我由衷地这么说,你却给我一个鄙视的回答,说:别装了,看你说这话假惺惺的。那我就会很羞耻,羞耻就形成这么一种感觉堵在胸口。爱和恨是情感的两个很重要的部分,但是在中国,无论表达爱还是表达恨都很不容易。表达恨可能会被人恨,可能让对方觉得面子被你伤到了,报复你。所以大家觉得恨是不好的东西。

但是为什么表达爱也这么困难?因为我们有过这样的经历:我早就知道你不爱我,但是我竟然还这么渴望去爱你,我怎么这么傻。而且更愚蠢的是,我竟然还说出来了。作家赵赵有一本小说,叫《动什么别动感情》,说的就是很典型的这种中国式的情爱心理,表达爱就意味着我把心毫无保留地向你敞开,你如果没有回应给我爱,或者没按我理解的“正常”回应,我的感觉就是你给我插了一把利箭,所以我们不敢表达爱。

[“不好意思”=不准备负责任]

爱也不能说,恨也不能说,可是为什么老说“不好意思”呢?说“不好意思”的人的感觉是:我是我,你是你,哪怕我们是亲人,我仍然深深地感觉到我们之间没有爱。所以我找你时,不能理直气壮,而是觉得打搅到你了,因此心里面不坦然,觉得不好意思。虽然不好意思,但我还是要来找你,要让你为我做点儿事,否则很多事就做不了。很多时候,人和人之间不可避免地需要相互利用,相互为对方做事情,然后又会觉得不应该,所以会不好意思。

为什么不说“对不起”呢?因为对不起表示真正的内疚,只有伤害了自己在意的、爱的人,我们才会感觉对不起。伤害了自己所爱的人,就是伤害自己,看到对方疼痛,自己感觉也会疼痛,这才是真正的内疚感。但是如果你不爱我,我也不爱你,我感觉我打搅了你,给你添了一点点麻烦或者造成不方便,但是你的不方便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也不准备承担责任,所以我不说“对不起”,只说“不好意思”。

不说“感谢”而说“不好意思”也一样,说话的人不觉得对方是自己在意的人,所以他选择绕圈子,很隐讳、很委婉地表示自己内心不愿意与对方建立真实的连接,而且他不相信可以建立真实的、深刻的连接。

其次,不管是表达对不起还是表达谢谢你,还是表达感恩、表达感激或者表达愤怒,表达的人都需要为这部分情绪负责。如果我表达我很爱你,或者我很恨你,或者我对不起你,这些简单、单纯、强有力的感情表达,都可以让两个人建立起更深刻的情感连接。如果只说一些轻巧的、含糊的、绕弯子的话,就代表他可以不用对这件事情的情感连接负责任,同时对方体会到的则是不真诚,自己不被重视。

[心口和喉咙之间,横亘着羞耻]

其实,表达“对不起”和“感谢你”是一个很有用的心理训练。但假如你发现你内心空空荡荡,没有爱,就没法训练了,需要通过很深入的学习才能发现爱。我给我的学员做的训练,就是去觉知他们的心口和喉咙之间卡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细看,都是羞耻。而羞耻来自哪里?来自在家里表达爱被拒绝了,表达恨被打击了,表达真挚的情感被羞辱了,所有这些,就变成了羞耻的感觉藏在心口和喉咙之间。

要顺畅表达情感,首先要把这些羞耻的感觉呈现出来,表达了,喉咙和心口之间的通路才会顺畅。通路顺畅之后,第一时间出来的,总是愤怒,就是对事情不满,对他人不满。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个清理堵塞的人都在表达恨,而爱还要等一等,要等到恨和悲伤都表达了之后,爱才可能升起。

所以我们会看到醉酒的现象,越是压抑的地方越常见,一个人喝完酒之后与喝酒之前完全是两个样子。喝酒之前文质彬彬,特别有涵养,喝完酒之后就会表达非常多的愤怒或者欲望,或者特别没正形。但如果这个人平时不是很压抑,平时就会为自己的情绪担当和负责,那么喝完酒之后也不会是那个样子。

[真正的爱是努力去做,是分享内心丰富的滋养]

从表达“对不起”和“感谢你”延伸开来,是关于爱的表达。

“感谢你”原本是爱的表达的一种。中国人很难说“感谢你”,除了表达不顺畅之外,还有一个很深刻的原因:我并不觉得你多么爱我,我干吗要表达感恩,比如现在的孩子对父母可能就有这样的心理。父母那么操劳,为什么不容易让孩子感恩呢?因为中国的父母通常会传递这种感觉给孩子:你欠我的。

我曾经说,中国的父母,特别是妈妈,是制造内疚的顶级高手。

中国的母亲们,如果她们心里有爱,她们给孩子的爱就会自然而然,不觉得费劲,爱会从母亲那里自然流向孩子。但如果母亲们的心里是空空荡荡的,她们并没有得到过爱,要去爱孩子,就需要格外使劲,而且有一种牺牲感:我把我的东西给你了,我就没有了。所以她们当然就觉得孩子欠她的,她们做了一件极其伟大、极其用力的事情。

自然而然的,孩子会反感母亲传递的这种感觉,但是对于这样的一个妈妈来讲,她有这样的感觉很自然,因为她心里没有爱。她没有被爱过,所以她制造内疚感,用内疚感来控制孩子。因此孩子特别分裂,理智上孩子觉得应该感恩父母的付出,但是情绪上非常反感,因为多年来孩子已经早被控制得受够了。

我一个朋友的好友是个单亲妈妈,自己一个人带着两个儿子,现在两个儿子都出国了。我们聊天说到教育孩子,她说,我只教会他们两件事:一件是爱,学会去爱自己和爱别人;第二件是责任,你要为你做的事情负责任。她说,我的孩子知道我很爱他们,但是我从来没有对孩子说:妈妈很爱你,妈妈很不容易。我觉得这些话对孩子是一种控制,孩子会觉得压力很大。你爱他,你不用说,你做的所有事情,对他的包容和接纳,孩子自己会感觉到妈妈的爱。

这是一个很智慧的妈妈,她明白真正健康的爱是努力去做,给自己爱,然后把内心丰富的滋养分享给对方,而不是让内心空空洞洞的,非常努力地为对方“付出”,“你欠我的”和牺牲感都不是爱。

这个故事中,如果这个妈妈能够很自主地对孩子说我很爱你,其实也挺好,她把一切都做了,同时让语言表达很自在,这很好。外国人动不动就说I love you,情绪表达很顺畅,不过东方人在情绪表达上总是更含蓄委婉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