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Betty的妈妈,女儿正值青春期,再也不似之前那般跟我亲昵,偶尔还会跟我“剑弩拔张”,希望我们能够通过阅读拉近彼此,成就更美好的彼此。
很早之前就想跟女儿一起探讨生命的意义,但这个话题很广也很深,超出了我的思考和认知深度。直到今年我读了听说过许久却没有勇气去读的作家余华所著的《活着》。
《活着》全书只有12万字,作者却以凝练的语言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坎坷的一生,以及他们一家几代人在压抑、动荡的历史背景下的生存与死亡。书名虽然为《活着》,书中人物却接连死去,最后只有主人公福贵虽垂垂老去,仍每日在黄昏时分牵牛犁田。作者透过福贵向我们表达的是“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不是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生命的意义在于无论我们遭遇多少坎坷磨难,依旧选择坚强而努力地活着。
文中通过福贵的讲述,我们见证了福贵的父母双亲、儿子有庆、女儿凤霞、妻子家珍、女婿二喜和外孙苦根的接连死亡。善良的有庆为了救县长的妻子,抽血过多而死亡;凤霞因难产而去世……在这些情节地叙述中,作者没有刻意地渲染悲伤氛围,但在精炼的字里行间让这种儿女先于自己离世的痛楚,感同身受般地撞击着读者的心灵。
虽然亲人相继离世,但在福贵平静地描述中,我们感受不到那种撕心裂肺般的疼痛和悲伤,只有豁达地接受生死无常。正如文中写道:“人死像熟透的梨,离树而落,梨者,离也”。
死亡并没有如阴影一直笼罩生活,因为对家人的美好回忆并没有因生命的终结而结束,作者对书中每一个人物的刻画都很立体。虽然苦难伴随福贵一家人,但他们用勤劳、善良、朴实拨开生活的阴霾坚强而努力地相互扶持着,死亡不能抹杀他们活过的印记。福贵晚年独自一人仍喜欢回忆过去,也许回忆里家人之间的关爱一直温暖着福贵。
也许生命的意义就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每一段苦乐的体验里。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记录着我们“好好活着”的故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