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石生于二十世纪初,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他原名赵平复,是浙江宁海人。柔石在浙江一师读书期间,十七岁就在父母之命下与大他两岁的女子吴氏结婚,吴虽勤劳朴实,但没有读过书,双方缺乏共同语言。而这时的柔石,是一个向往革命的热血青年,饱领时代的思潮,封建礼教的束缚,无疑使他常常陷入感情的痛苦之中,婚后,他多在外漂泊。柔石在追求理想的征途中,7碰到象冯铿这般具有共同向往、热情奔放的女青年,相爱就成自然的事了。冯铿与柔石大约是在一九二九年十月结伴同游杭州时未公开地同居,其短暂的爱情倍受歌颂,被誉为一对“红色恋人”。
《为奴隶的母亲》是一篇写实小说,它通过对旧社会惨无人道的“典妻现象”的描写,呈现了社会低层妇女的悲惨命运,控诉了封建社会残酷的经济剥削、阶级压迫、性别歧视、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精神奴役和摧残,揭露了封建道德的虚伪和落后。
小说主要讲的故事是,一个皮贩因为帮人做农活总是达不到别人要求的境况,于是债务便一年年堆起来了。大约就是因为境况不佳,他开始吸烟喝酒,变得日益凶狠暴躁。一日,沈家婆便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典妻。典给一个秀才,那个秀才给他一笔钱可以还清债务。他为了还债便答应了,那时他的儿子才刚满五周岁,还在母亲怀里喝着奶。但女人的反问和自尊确实一点用也没有,她五天后便被秀才派来的轿子接走了。她在秀才家中受到正房的欺负,却没有忘记自己家的春宝。第二年,他给秀才生了个儿子,取名为秋宝,是因为她想起了她的春宝。秀才为了奖励她,便把正房一直想要的青玉戒指送给了她。后来在秋宝一周纪念的时候,她的男人来找她了,是为了找钱给春宝治病。于是她便把那个戒指当了,把钱给他。三年典期满了,她回到家中。家里缺奄奄一息,她的春宝也不大认识她了。
作者用一位母亲的亲身经历和两个家庭的变化,揭示了在旧时代封建社会农村最底层妇女在身心上备受压迫的本质。文章极具批判性的语言将矛头直指封建宗法文化。深刻展现了女子在婚姻中的卑微,在宗族利益面前的渺小,在命运面前的无奈。
文中的母亲犹如男人的附属品,尽管那个男人无用无赖,却依然凌驾于女人的头顶。当时社会对性别的歧视,以及对女人的地位的错误认识可谓是根深蒂固。因为甚至连女性自己都未能认识到这样的惨无人道的境况,文中的沈家婆、春宝和秋宝的娘,以及秀才家中的正房和仆人,她们自己本身都没能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任由男人指手画脚,只会叹息,不会反抗。
可这些也是社会形势所逼,女性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地位。重男轻女这样的思想从古至今都存在,在那个时期,女性的命运永远都要给男性开路。在家中得不到父母对等的爱,嫁人时也是“泼出去的水。”
尽管女性如此缺爱,可是她们从来没有让自己的孩子缺过爱。她们也许只是男人用来续香火的工具,可她们从未因此恨过。她们只有叹息和无奈,她们的身心都倾注在家里,在她们的男人和孩子身上。她们没有为自己想过,如此伟大的爱却成了被人用来敛财的工具。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也是所有男人的悲哀。
一位母亲,一个女性,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到这种地步,更何况她还不被世人所偏爱。
柔石笔下的母亲与莫言笔下的母亲经历的生活截然不同,可她们都有一种相同的性质,那便是在默然接收命运安排的同时也会咬牙坚持。尽管这是别人强加给她们的本可以不必发生的事情,可她们在这些是事情面前没有埋怨,只有行动。可见,有时候,母爱也会如山一般沉默。
《为奴隶的母亲》让笔者感到对那个时代的悲痛,对那些底层民众的哀怒。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母亲的伟大,更没有看到母爱的光泽。借用鲁迅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可好在,母爱的伟大,无论在多么残酷的社会中都依然温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