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新作《北上》 小杜 摄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高凯)“对于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运河、一条文化意义上的运河,对于运河的历史和现在,我慢慢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就希望能够好好写这条河,把大运河作为主角推到小说的前台来。”提及新作《北上》的源起,著名作家徐则臣将其归于自身对水的感情以及在运河边的生活经历。
1月17日晚,“我们的历史写在这条河流上——著名作家徐则臣《北上》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著名作家、学者曹文轩,著名作家、散文家宁肯,著名作家石一枫与徐则臣就小说的结构、“小说与历史”等话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徐则臣,著名作家。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人民文学》副主编。著有《耶路撒冷》《王城如海》《跑步穿过中关村》《青云谷童话》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德、英、日、韩、意、蒙、荷、俄、阿、西等十余种语言。
《北上》是徐则臣潜心四年创作完成的长篇新作。小说阔大开展,气韵沉雄,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
曹文轩(左)、徐则臣(右) 罗晓光 摄
“北”是地理之北,亦是文脉、精神之北。《北上》力图跨越运河的历史时空,探究普通国人与中国的关系、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探讨大运河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变迁的重要影响。
谈到《北上》的小说结构,徐则臣的恩师曹文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北上》写的是一条蜿蜒中国南北的大河,写它很容易就会顺流而下,按河流的流淌方式写成一条河的构架,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北上》却让人尤为惊喜,它的结构很特别,作者如同骑在马背上,这匹马并非朝着一个方向,顺着一条直线一路向前,而是在一个状态里面,不时调转马头,在多个时间段里头来回奔跑。正是这种别出心裁的构架,让我们读出了历史的沧桑,读出了人事无常却有常的感叹以及人世间永恒的悲欢离合。”
宁肯对此非常赞同,他直言徐则臣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实验家,《北上》在结构和形式上做了突破性的尝试,“读完这部小说的一个巨大的收获就是建立一种形式感、一种新的空间感,让那些没有联系的事物变得有联系,让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变得可能。”
石一枫认为《北上》标志着徐则臣在创作上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他坦言,“这部作品对于我们青年作家来说是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在写作题材上,我们这代作家仿佛总是愿意从自己身边拾取写作的资源,比如写生活变化、城市生活、小镇生活等,徐则臣有一个非常让人佩服的地方,他总是在同一代作家里面尝试那种难度巨大的题材,这一次对于历史题材的挑战,他又一次完成了别人并不能够完成的写作。”
“我们写小说有个责任或者特殊能力,就是能提出一个与历史学家不同的看待历史的角度,这一点往往是一个小说家独特的东西,比如《白鹿原》把中国的近现代史解读成一个乡村的宗法制度瓦解的过程,而徐则臣的《北上》其实是把中国的近代历史写成一条河的历史,从旧历史里面看到新东西,这是好的关于历史题材的小说。”石一枫说。
徐则臣表示自己对于《北上》感情特殊,从小生活在水边,后来念书工作的城市就有一条运河,“二十年来,我一点点地把运河放进了小说里,运河也一直是我小说非常重要的背景。慢慢地,你对它的描写越多,认识越清楚,它就会变得越立体、越全面,忽然有一天,这条河一下子在我面前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轮廓,就像一个东西从一个黑暗的水面一点一点浮上来,我能看见它完整的形状。对于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运河、一条文化意义上的运河,对于运河的历史和现在,我慢慢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就希望能够好好写这条河,把大运河作为主角推到小说的前台来,于是就有了耗时四年的《北上》的写作。”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北上》的责任编辑韩敬群当日感慨,这个国家从来不缺乏大题材,好故事,缺少的是灌注生气与创造力,虚实相生,奇正共济,让想象力腾飞在坚实土壤上的有力量、有质感的文学书写。
“徐则臣的《北上》力图跨越历史时空,探究国人与国家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书写大运河的精神图谱和民族的旧邦新命。从这个意义上看,《北上》既是一条大河的故事,也是民族与文化的故事。”韩敬群说。(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