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莎士比亚悲剧作品的巅峰,《哈姆雷特》被众多读者熟知,那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成为了这部戏剧最为生动的评语。
然而,如果只是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是不足以让其享誉中外的,类似的题材数不胜数,甚至这个故事本身也只是莎士比亚取材于古老的丹麦故事,最早记录在12世纪的《丹麦史》中。
《哈姆雷特》真正的悲剧价值,故事之外的内容要比故事本身更为动人。
莎士比亚出身商人家庭,在其年轻时却经历了家道中落,为生活所迫才来到了剧院中工作,从杂役做起,给人看过马,也演过配角。后来因为年轻时候受到过良好的教育,耳濡目染下才开始了剧本的创作。
从1590年开始,到1612年结束,莎士比亚的艺术生命长达23年,其中又分为三个阶段。
一般认为,1590到1600这十年间是莎士比亚的第一个创作时期,主要作品是历史剧和喜剧;而1601到1607年是其创作的第二个时期,也是他的巅峰时代,其作品以悲剧为主,也称悲剧时代。1608年之后,莎士比亚主要创作的就是传奇剧了,神话色彩比较浓厚。
从这些基本信息中就能看出,莎士比亚在第一、第二两个创作阶段里,经历了从明朗、乐观的喜剧、历史剧向忧愤、阴郁的悲剧转换,而《哈姆雷特》正是创作于1601年,正处于两个阶段转角处。
那么,莎士比亚为何会在创作风格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
因为他在这一阶段里表现出了理想即将破灭之前的挣扎,他在努力地挽救自己之前所信奉的人文主义理念,但面对日渐消散的理想又感到无奈和沉沦。
在第一阶段里,莎士比亚在剧作中寄托了“人文主义”的情怀,这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普遍的理想和信仰,在经历了中世纪的压迫之后,骤然释放。所以这时期的喜剧是显得非常轻松愉快,诙谐幽默,连塑造的坏人也不是罪大恶极的人,多为市侩之徒,比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莎士比亚创作了一系列的历史剧,歌颂着开明的君主,也表达了以人文来感化君主使之贤明的意愿,比如将篡位者的亨利四世写成浪子回头。
然而,“圈地运动”愈演愈烈,封建贵族与农民的矛盾迅速激化,新兴的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权之前达成的联盟宣告破裂,整个英国处于一种动荡之中,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样一来,莎士比亚之前歌颂过的贤明的封建君主就显得非常薄弱,他对于自己的观念感到了困惑,又因为社会日益紧张的氛围而感到不知所措。
在这样的环境下,《哈姆雷特》诞生了,虽然它的故事发生在中世纪的丹麦,但这就是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英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表露了莎士比亚对于现状的无奈和恐惧,徘徊与犹疑。
《哈姆雷特》不是一个简单的“王子复仇记”,甚至“复仇”的情节只是为了串联起前后的故事,在这条线索上表达着更为深刻的内涵。
哈姆雷特的艺术形象在整个戏剧中出现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在他第一次出场时就发生了。
哈姆雷特本来是莎士比亚心目中完美的人文主义化身,他虽然是贵族阶层,但却有着一颗善良、平等的心,积极接受新的事物和新的思想,勇于冲破封建束缚,反对将人世当成苦海,将人生作为赎罪的旅程,他积极歌颂现世,赞美人的伟大。
然而在鬼魂的指引下,他知晓了父亲被害的真相,竟是自己的叔叔为了王位杀死了父亲,这个消息对哈姆雷特来说堪称石破天惊。
但他也并没有放弃理性思考的能力,而是对这一说法进行了认证。然而,事实就是这么不幸,哈姆雷特眼中曾经光辉美好的世界瞬间崩塌,满目皆是“恶毒的莠草”。
剧情发展到这里,似乎“复仇”成为了唯一的结果,然而哈姆雷特却表现出了“犹豫”的姿态。如何来解读这种“犹豫”,就成为了理解《哈姆雷特》的关键。
可以说,正是这不同寻常的“犹豫”,成为了《哈姆雷特》的点睛之笔。他在犹豫什么?
哈姆雷特装疯了两个月,既验证了鬼魂所讲述内容的真实性,也见到了现任国王克劳狄斯的丑恶嘴脸,但他依旧放弃了在其一个人祷告时候的抽刀一击。这里面固然有哈姆雷特宗教信仰的因素,但更多的却体现出他对于整个时代的思考。
他感慨道:
这是一个混乱颠倒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单纯地理解这句话,或许会认为哈姆雷特在说自己复仇之后,即将重建家园。然而放在《哈姆雷特》故事的背景中去,这体现了他对于这个时代的失望透顶。
克劳狄斯犯下的只不过是诸多恶行中的一种,无论是出于正义的公开处刑,还是哈姆雷特进行的私人复仇,其实对于其所处的时代没有任何的改变。这个曾经不受欢迎的人在当上国王之后却得到了诸多的追捧,连自己的同学、朋友也做了他的密探和爪牙,背叛了自己,甚至连自己的母亲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成为了新的王后。
哈姆雷特的犹疑至此已经非常清楚了,他并不是犹豫着自己该怎么做,而是在犹豫着如何去做,即这个时代应该如何来改变。
至此,一个比复仇更为激烈的冲突出现了,强大却丑陋的现实与渺小却高尚的个人力量之间出现了对立,并且以个人的失败而告终。哈姆雷特最终只能与一小撮与“复仇”相关的人同归于尽,但这对于整个时代的肃清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跳出这个故事,我们从中能读到的是莎士比亚内心的矛盾,这是理想正在逐渐破灭的过程,它要比完全破灭的阶段更为残忍。这就好比,溺死者最痛苦的就是其无助挣扎的时候,而1601年的莎士比亚正在挣扎着。
这就不是一个故事那么简单了,现实生活中理想的破灭,是以无数的人流离失所,以无数的生命逐渐凋零为背景的,《哈姆雷特》中的死亡情节只不过是其中较为有名的一个罢了。
至此,以冲破封建束缚而兴起的“人文主义”走向了死胡同,它在打破了一个枷锁之后,站在了诸多岔路面前不知该何去何从,甚至连自身都变得面目狰狞起来。
《哈姆雷特》作为一部悲剧,它所毁灭给人看的不仅仅是一个善良的人在绝望中死去,更是无数人的理想逐渐破灭的挣扎,是人们面对沉重的现实却无能为力的悲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