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
第一章 出生
江南地带,地势平坦,没有层峦叠嶂的山峰,伴随着长江的滋润,雨水充沛,物产丰饶。在很早的时候,各个地区依水道修建圩,引水通渠,开垦农田,人民生活居住在此,因此管我们这片叫做圩区,住在圩区的老百姓管叫圩区人,而我便是出生在这。
我出生在农历腊月,那是距离过农历新年很近的日子。我的爷爷奶奶是农民,我的爸爸妈妈也是农民,我顺理成章出生就是农民的儿子。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长大的,我们村是个小村落,也就十来户人家,靠着河,能看到的就是农田,池塘,水沟,再远的就是有一座山,叫青龙山,但是我却从未去过。
那时候,我们还住着用土垒砌来的土坯窝。我依稀记得爷爷奶奶住西屋,爸爸妈妈住在东窝,中间是堂因,前面是稻场,后面是灶口,造口后面是个空地,下面是小斜坡,林林落落几颗刺槐和泡桐树。
我还记得就在这个小斜坡上,我为了追逐一只小鸡,竟然把那只小鸡追的没了力气,追死了,后来奶奶晓得了,嗔怪了几句,可能是觉得小鸡这么小扔了怪可惜,做了个糖醋小鸡给我吃掉了,味道自然是很香了。
小时候我很调皮,不爱上学,老是爱玩,还到处乱跑,没让家里人少操心。
我大小成绩就不好,没少挨老师打。离我们村不远的地方有个小学,是西周小学,只管教一、二年级。每天上学都要从家里出发,从田地里的田埂上走到学校。
在去学校的路上,有个z字型路段,中间是种的油菜,我记得,大家上学为了图近,少走点路,油菜地中间愣是被走出一条路来。
夏天,田埂上爬满了蛇,它们就懒洋洋在路上晒太阳。看到蛇,还是会紧张的,会挥舞手把蛇赶跑,遇到没反应的,用田边随手可捡到的树枝,或者抓第三的土块砸过去,赶走它,实在不行,就从田里们绕过去,还不能头也不回的跑,得慢慢盯着,防止蛇跟着,等确定走远了,小步快走带跑的开溜掉。
通常谁遇到蛇,把蛇赶走后,我们回伸出食指和中指对着嘴,向着太阳,哈三口气,表示保佑不要让蛇跟着自己,谁要是不哈气,蛇就会一直跟着他。有时候旺季了哈气,想起来了,也会很虔诚的对着太阳,哈上三口气补上。
那时候还不知道这种蛇毒性,传言被这蛇咬了,最多能活99天。当然后来知道这种蛇都是水蛇,毒性不大,真正毒性比这大的,我们也见过,那就是装笼子的时候。
那时候家家都会有个笼子,用来装个黄鳝和泥鳅什么的,但有时候也会装到蛇。住我们家前面的小老爹家,我记忆当中是看的最多的,每次小老爹挑着笼子回来,我都会观摩。好奇里面会装到什么,就和现在流行的开盲盒似的。要是装的笼子里发现蛇,通常是毒性比较大的蛇,那种水蛇比较少见。装到蛇,大家都紧张,小老爹也会紧张,抓着笼子,想办法把蛇倒出来,倒出来后,蛇会口吐信子,蜷缩在原地,盘成一圈圈地,摆出攻击的姿势,通常对待蛇,基本是找根棍子把它打死,然后扔掉。扔还不能扔在附近,得扔远点,防止家畜误食了中毒。
当然关于蛇的记忆还有很多,住村后的金家,当年土房子还在圩埂上,他们家经营着豆腐坊,可以制作豆腐、豆腐干,还有臭豆腐。那是发生在他们家要造新房子,要把房子从埂上拆掉,在埂下造新的红砖房。那是夏天,埂下的坡上堆着一堆堆大石头,这些大石头是用来给房子打地基来用的,就在村民们在搬运石头的过程中,忽然有人发现了一条大蛇,着实让大家兴奋,当然我这小屁孩也兴奋,都想看看账什么样,大蛇本是栖息在大石头下的,没成想造房子,一下把它给暴露了。几个壮力汉拿着铁锹棍子这些家伙,靠近这大蛇,把蛇从石头里赶出来,然后想办法,用铁锹压住了蛇头,让蛇动荡不了,接着另一个胆子大的,想办法把蛇装进蛇皮袋里,把口扎紧,听他们讲这蛇好几米长,能卖钱,但是后面有没有卖就不知道了,只是当是很好奇,还有这么大的蛇。
这种蛇后来听奶奶讲起是菜瓜蛇,通常住在人房子里的,没毒,有灵性,杀不得。当然我是没遇到过。
还有个关于蛇的故事,当然那是很年后的事情,远到我家、叔叔家、奶奶已经分了家,奶奶住到她自己的房子,有一次从外地回来,听奶奶讲起妹妹有一次早上在家门口,刚出门口,就有一条菜瓜蛇从头顶上掉下来,游走了,把妹妹吓了一跳。
小时候,但凡遇到蛇,第一反应便是打死它。我还记得上一年级,有个二年级的小男孩,胆子大,在田埂里,碰巧遇到一条水蛇,被我们打死了,他胆子够大,拿出修铅笔的刀,现场给蛇来拉个开膛破肚,当然我们一帮人都围着看,你说为什么这么做,谁也说不上来,可能都是好奇罢了。
还有次,是在村里的小树林,小树林里有个土坑,还记得,我们这群村里孩子,抓到过一条水蛇,把它打死后,用火烤了。总之,小时候,水蛇遇到我们这群小孩,没个好死法。
当然也有怕的时候,有时候在池塘里洗澡,看见水面上有波纹,仔细看是一条水蛇,吓得也会赶紧从水里跑上来。虽然那条蛇也不是朝我们这来的,游走了,我们还是心有余悸,不敢再下水,老老实实回家。
在我们家旁边的空地上,有棵树,树上有个鸟窝,于是,我就很好奇,想把它打下来,用弹弓打,打不动,用石头砸,有点高砸不到,实在没辙,就爬上树,往上爬,愣是爬到树顶端,把鸟窝给端了。鸟蛋是小小的,带着一块块褐色斑点,不似鸡蛋那么大,那么光滑无暇。掏下鸟窝,我还拿去跟老爹炫耀,证明自己掏了鸟窝。鸟蛋最后也是被煮了吃,可能出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让我吃,不敢吃,最后还是老爹吃了。
那时候,我喜欢跑到树上去屙屎,我家后面有几颗大树,树上枝繁叶茂,我以为爬到树上,躲在里面,外面人就看不到我。后来我才得知,我经常在跑到树上屙屎,他们可以看的到,这让我很意外,后来再也不去树上屙屎。
听说我前面还有个姐姐,生下来很小,没过多少天,夭折了。那时候条件艰苦,用个箩筐装着,找个第埋了,我至今也不知道,我这个姐姐埋在哪里。
我有一个叔叔,还有个姑妈,但是我后来才知道,我还有个叔叔,但是在他年轻的时候,被电打了,流血过多死了。也就是说,奶奶其实有四个子女,走了一个。
说起奶奶,奶奶是个很有故事的人。她是被当成童养媳来得我们家。她一直抱怨她那死去的老爸,没给她念过一天书,但凡她念过点书,她的人生也不会至此。奶奶她是个坚强的女子,一生要强,她的人生哲学就是:靠人不如靠自己。
她从两眼一抹黑,家徒四壁,分家时锅都没一口,筷子没一双,碗都没一个的地步,愣是一步步经营着家,养活了一大家子。
她经历过文革,共产风,洪灾讨饭,从她身上,我能读到中国那个时代的农村缩影。她是一本活历史,所以我每次回去都喜欢听她唠嗑,听她回忆叙说当年往事。
那时候,水利工程还不是很发达,每年夏季都会发大水,圩埂的两边的村民会不分昼夜地守在埂上,防止河水溢过埂来,埂上都会有斗门,用来泄洪和引水的,而多半是这些地方成为洪水的缺口。
在我印象中就亲眼见过被大水冲出一条大口子的埂,而那大口子离我姑妈家门口不远,还好我家是和姑妈家住的不是同一岸,否则便也遭了殃。在埂内住的人民,自然便遭受了洪灾,在圩区内部住的人家房屋多半淹到2楼,出门是要乘小船来回,不过那时候房子也有造在埂上的,姑妈家的房子就在埂上,所以去姑妈家玩的时候,还要先从这边埂乘小船到埂的那边,再从埂的缺口段下到缺口底,再从缺口底部往上爬到埂上,站在埂上面往缺口底部看去,人在里面的时候显得特别渺小。
现在自然是没有发生过发大水的事了,河道里也已经没有多少水了,因此在河里游泳只能停留在童年的记忆里了。
随着马路的铺设,以前的路就荒废了,而这以前的路就是在埂上,别以为很窄,想想是用来防洪水的,而且每年还加宽加高,上面是可以开车的,当然开的多是三轮车,农用拖拉机。
我只知道伯伯家买过拖拉机,外公也买个一台拖拉机,从埂上经过的时候,我特别兴奋。那时候还很小,看见车、船、飞机就特别兴奋,一定跑过去看看,或抬头在天空寻找那鸟大小的飞机,直望着它飞得不见踪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