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创意文化 >

雍正王朝 九王夺嫡「雍正皇帝九王夺嫡听书」

前言

自从开始工作后,好像已经很少花时间去阅读纸质书了。曾经大学的时候也是一趟趟地跑图书馆,一借就是一摞,非常自豪地在书末页的借阅记录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后来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悄悄地不怎么看书了,变得怠惰了、吃老本了,而且不只是不看书,甚至连持续学习的能力也在逐步丧失。

好在这一两年,也许是收入的提升,几十块钱买两本书已不是什么难事,又慢慢地找回了看纸质书的习惯。从今天开始,打算在这里写下自己的读书笔记,一方面是想找个地方记录和分享我的所思所想,更加高质量地利用我的空闲时间,另外一方面也是督促自己不要忘记坚持读书,更不要忘记坚持学习,永远比昨天更进一步!

声明一下,以下都是我个人的一些小小思考,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轻喷。

读书笔记

第一篇分享来自最近正在读的二月河所著的帝王之书系列之一《雍正皇帝》,全书共三本,刚刚读完了第一本九王‬夺嫡的部分。之所以开始读《雍正皇帝》也是得益于在B站看到的电视剧解说实在精彩,小时候正好是《康熙王朝》席卷全国,康熙皇帝的生平大事家喻户晓,乾隆皇帝相关的电视剧更是花样繁多,甚至早已失去了一代帝王的神秘感。而《雍正皇帝》一方面是电视剧播出的时候我还小,没什么印象,另一方面也是雍正在位时间较短,相关的影视作品除了九子夺嫡之外好像也没什么其他更多的话题,所以还是颇有一些好奇之心。

图片来源:《雍正皇帝》三部曲丛书

个人认为雍正应该算是历史上被低估的帝王之一了,人们总是说康乾盛世,一位是打天下立帝国的王者风范,一位是才情风流冠绝古今的十全皇帝,雍正总是夹在中间被遗忘的那个,仿佛他的人生只有九子夺嫡的胜利者这一个高峰。但是,其实恰恰是雍正勤勉地整顿吏治,兢兢业业地做着细水长流的工作,才能将康熙晚年的国库空虚逐步缓解,给了乾隆一个明朗的开局,否则怎么可能迎来大清盛世的高峰。治大国如烹小鲜,打天下更容易获得高度的赞誉盛名,但是治天下才是延续万世基业的根本,如何通过制度、体系、律法等等来形成社会的良性发展,这样的工作往往繁琐费心,但却真正地能影响百姓的生活。其实谁做皇帝又如何,不管你是汉人、满人还是蒙古人,只要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都是一样的好皇帝。

图片来源:《雍正王朝》电视剧

第一部《九王‬夺嫡》,主要讲述了雍正作为四皇子,从最开始秉着一颗为国为民甘做孤臣的心专门为皇上办最不讨好的差事,上下不落好,到后来经历了太子的废废立立,在谋士邬思道的辅佐下也展露夺嫡之心,并非常果决地就争取到了康熙皇帝的认可,最后运筹帷幄成为了九子夺嫡最终赢家并荣登大宝的故事。故事的大概大家也是耳熟能详,这里不再赘叙。

图片来源:《雍正王朝》电视剧

邬思道是第一本书中最神乎其神的人物,深谙帝王之术、洞悉人心,在各种关键时刻准确地帮助雍正判断局势。比如第一次废太子时坚定地建议雍正保太子,不仅立住了雍正忠心仁义的人设,还巧妙地避开了夺嫡之战的正面冲突,直接把八阿哥架在了火上。再如第二次废太子后,康熙不立储君,邬思道就也能凭借各种零零散散的信息就拼凑出康熙心中的最佳人选,那位坚刚不可夺其志的主子,就是我们的铁面王四阿哥是也,给雍正团队吃了一颗定心丸。包括他预言家一样的人设,一眼就能看出年羹尧、十三阿哥的未来命运,鼓舞雍正的时候就说他虎踞龙盘、帝王之相,大功告成了又果断功成身退才道出了豺声狼顾、鹰视猿听的真相,永远有着一副老夫手里可是拿着剧本的自信和从容。以至于每次邬思道出场,我都恨不得把他说的话反复读个四五遍,生怕没有领会他的深意。

图片来源:《雍正王朝》电视剧

而邬思道的能力显然也不仅仅是嘴上说说。自认为夺嫡大战之前京城军事力量的暗中较量应该是第一本最精彩的环节,无论康熙皇帝立谁为新君,只要军权不在他手中,随时都有被推翻的可能,所以谁掌握了北京的三股军事力量,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和九门提督,谁才真正稳操胜券。邬思道周密地分析京城局势,把四爷死忠粉老十三、和新晋四爷党老十七的能力恰到好处地发挥到极致,一个用多年旧部之情掌握了丰台大营,一个靠着家族背景接管了西山锐健营,让自以为被八阿哥牢牢掌握的京城军事力量,悄悄地全部收归四爷编下,最后成功逼着八阿哥就范。

图片来源:《雍正王朝》电视剧

这里也不得不提及康熙的谋虑之细,在确认要立四阿哥之后,在方方面面为了雍正顺利继承皇位做足了小细节。一方面派十四阿哥领兵远征,踢走了一个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又对九门提督隆科多恩威并施,保证了京城的安全,确保一切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顺利推进,甚至是临死前还专门让四阿哥提前出发去解除老十三的圈禁,其意就是给他留时间去接管丰台大营,真是周密的可怕。想到康熙皇帝可是提前十年就圈禁了十三阿哥,就是怕他给胤禛惹事影响其日后顺利即位,为君之思,让人细思恐极。可是康熙明明做了这么多铺垫,却就是不提前给儿子透个信,直到驾崩前一刻才口谕了圣意,我想这也是康熙留给儿子的最后一个考验,我已经帮你到这里了,你如果不能领悟我的意思,不能自己把后面几步路走下来,想必也是没有能力掌管这个天下的。

图片来源:《雍正王朝》电视剧

历史上虽有邬思道其人,但是却并没有这样神乎其神,甚至根本都不是雍正的谋士。我当然也更相信,雍正深沉的计谋是来源于自己的思考,一个在人精的人精中杀出重围成为皇帝的人,怎么可能还不如一个辅佐自己的谋士想的清楚,这样又以何来治天下呢?

而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张廷玉,可以说是真真正正的打工者教科书了。位极人臣,配享太庙,做到了汉臣在清朝的最高荣誉。而张廷玉在康熙、雍正两朝长盛不衰的原因则无非一个默字。这点在二立太子之时就高下立判,一方是众臣在不清楚圣意时就如热锅蚂蚁四处奔走站队不亦乐乎,而张廷玉作为皇帝身边的第一大秘,已经敏捷地领悟了领导的真实意图是要保太子,却依然沉得住气,不透露口风、不参与结盟,继续兢兢业业工作,置身于夺嫡之争之外,只悄悄上一本保太子的折子,最后不仅受到了康熙皇帝的认可,同时也避免被这场皇储之争所伤。

图片来源:《雍正王朝》电视剧

而他尊崇儒家之道,其为人处事往往充满善意,几次察觉到有皇子或大臣可能惹怒皇帝的时候都及时出言保护,可以说是既有政治智慧,又有人格魅力的完美人臣了。张廷玉的为臣之道,于现代打工者也颇有借鉴意义,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把心思藏在暗处,把功夫做在内里,关键时刻一击即中,不显山不露水才是最后的赢家。

还有一点值得考究的就是,雍正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夺嫡的心思。书中前半段的胤禛虽然看不惯太子的所做所为,但出于惯性还一直以太子为君,期间邬思道几次三番出言相激,却仍是坚称自己没有那个心思,心甘情愿地做一个上下不讨好的孤臣,一直到二废太子,夺嫡之争白热化时才算是真正地走上了战场。但果真如此吗?心思深沉的胤禛恐怕早有取而代之之心,但却乐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容地看着太子、八阿哥等人争来斗去,等到最后两人都现明显颓势,才一击即中。只是这个心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只怕又是一个细思恐极的故事了。

图片来源:《雍正王朝》电视剧

书中的雍正虽然怀着为国为民的情怀、为人处事也是光明磊落,但是却不免一层阴鹜刻薄。最让我汗毛乍起的一幕便是第一部最后的部分,雍正刚刚即位的第一个晚上,想的不是和忠于自己的门人庆功封赏,而恰恰是干干脆脆地在庆功酒后杀掉曾经帮助自己做尽难事、丑事、私密事的小厮,以免日后自己当初夺嫡的种种不堪之事流传出去影响自己的名声。自古无情帝王家,读到这里我真的是汗毛倒竖,狡兔死、走狗烹,难道连一个晚上都迫不及待吗?可怜坎儿忠心耿耿,也许心里还在热切地期待自己的主子成了皇帝之后大展宏图的未来,却想不到等来的却是磨刀霍霍。

这样残酷的结尾直接打碎我对于帝王的美好幻想,一将功成万骨枯,以至于我迟迟不愿开始第二部分的阅读。

图片来源:《雍正王朝》电视剧

未完待续,下一篇《雍正皇帝》之雕弓天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