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术争鸣 >

驴得水的作者「莫泊桑和契诃夫谁的小说好」

之前没想到《驴得水》会这么好看。是那种全方位的好看:看的时候好看,回来想想还是觉得好看。还有好听的主题曲,听上几遍,情绪又能延续一阵。笑也笑了,哭也哭了,有严肃也有幻灭,有痛苦也有希望,又给思考留足了空间,大体上就是经典喜剧的样子。

我不是说《驴得水》就是经典喜剧,而是说《驴得水》借鉴了经典喜剧的要素,也因此感染了经典喜剧的魅力。这种魅力我们过去曾经非常熟悉,现在却见得少了,因为很久以前,大家就觉得这一套好像太过时了。可是好东西之所以好,就体现在你把它放到一边,不管隔了多久再捡起来,都还是觉得好,舒服,戳到心里去。

这种好,是来自戏剧的好,更直接地说,是一种契诃夫的好。

《驴得水》讲了什么故事呢?一个大学教授领着几个大学生和自己的女儿到乡下办学校,推行乡村教育,为了养头驴走山路打水,虚报了一个叫“吕得水”的老师领空饷,没想到教育部派来特派员专门考核这位吕老师。幸好老师们拉来一个铜匠用蒙语冒充英语蒙混过去,不仅没败露,还领到大把奖金,惨淡的教育梦反而实现了。可是好景不长,提供奖金的美国教育家要亲自来接见吕老师,老师们又和铜匠发生了纠纷,事情越来越超出了所有人的控制……

不想把故事都讲完,说到这里,已经能看出剧本的结构了。到第一次蒙混过关,皆大欢喜为止,是话剧的第二幕。苏联戏剧理论家津格尔曼评论契诃夫的多幕剧结构说:“第二幕是瞬间与永恒之间的距离变得尤其小的时候,是两者直接面对的时候,是主人公对未来美好的预想最顺畅之时”,用到这里实在太贴切。讲的有道理,不妨更多引几句,这部电影的好处也就说得很清楚了。

津格尔曼说:“嫉妒的主题、被欺骗的情感的主题以及这类主题的不同的翻版,连同被破坏、被摧毁、被霸占的家园的主题,贯穿了契诃夫的整个创作:从早期的幽默故事到《樱桃园》”。电影里,这表现在魁山、一曼和铜匠的三角恋爱,以及特派员带着兵进驻小学校,杀了驴,吓傻了铁男,还差点强奸一曼的剧情。

他还说:“圆圈式的模式乃是契诃夫喜欢运用的戏剧动作结构方式”。这照应在电影中,就是老师们几次把手搭在一起,给自己鼓劲儿。可是除了头一次大家一派天真烂漫聚到一起,后面总是缺了再没有这份心思的某个人,直到最后传来一曼自杀的枪声。

以及“在契诃夫的戏剧中,表面的事件愈少,人物行动的地点变化愈少,他们的命运中的不可更改的变化就愈多”,“契诃夫戏剧动作的地点是一个注定要消亡的空间”。电影的场景都不离开小学校,只有婚礼一场戏发生在县城里的教堂,而表面的事件不过是教育部的特派员两次前来视察。可是人物的命运,就在这样简单的情境中一一彰显出来。世外桃源一样的小学校,走了孙佳,死了一曼,连驴子也被杀了,剩下三个心有余悸的男老师,还能维持下去吗?即使维持,也再也回不到从前的快乐与宁静了。

《驴得水》的电影,来自于同名话剧的改编,话剧里满溢着的来自契诃夫的味道,透过影院里的大屏幕,也还清晰可辨。接受采访的时候,两位年轻的编导一直强调,他们是在“斯坦尼体系”下工作的。有意思的是,契诃夫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曾经并肩合作,组成过“戏剧的命运共同体”。著名的公案是:契诃夫将自己的剧作称为“喜剧”,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却要在演出海报上标上“正剧”或“悲剧”的标签,这引起契诃夫的强烈不满。这里体现的,其实是契诃夫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世界观的差异:同样是生活的荒诞与个人的局限,前者将此视为生活的本来面目,因而可以坦然面对,后者则将其视为一种控诉,试图寻求提升与改变的可能。

那么《驴得水》究竟是不是一出契诃夫意义上的喜剧?一曼的死提醒我们,“斯坦尼体系”的确在电影中发挥了它的作用。相比于契诃夫的“我早就失去了信仰,只是怀疑地望着每一个有信仰的知识分子”,《驴得水》的编导显然有着更为明确的偏好。

他们想要表达什么?这就必须追问一曼为什么要自杀。是因为情感与尊严受到了践踏?是因为对自己与同伴软弱无力的失望?还是认识到了包括教育梦想在内的生活本身的荒诞而无力承受?也许兼而有之。总之,一曼的死,是死于信仰的失落。这一失落凸显出电影的一个主题:这一切不能当作没发生过。这也就是校长女儿孙佳的那句台词:过去的如果就这么过去,以后只会越来越糟。一曼和孙佳一个寻死,一个出走,证明对她们来说,过去的事,实在让人难以忘记。

这句台词在整部电影里到底有多重要?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在电影里,几位老师,包括铜匠的形象都是丰满的,我们不能指认一曼就是更高等级的主要角色。但是不可避免地,我们会跟随一曼和孙佳的视角来看待生活的荒诞,于是也就不可避免要追问这几位身为父亲、师长、朋友、爱慕者的男性:你们为什么不是英雄?为什么不能带来拯救?

由此,电影的“正剧”或者“悲剧”面向也就彰显出来了。这样做好不好?我不好做直截了当的评判。这种处理,使得校长、魁山、铁男和铜匠的性格被遮蔽了,使前两幕的嬉笑显得生硬,而且不自觉引入了性别上的对立,分散了注意。何况校长他们虽然软弱,却也并不是真的坏人,对他们的控诉,不一定就会有足够的力量。

但是的确,以死亡和出走,而不是一样满怀信念、再接再厉,我们得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这样的道理:人性里没有世外桃源。无论离开的人,死去的人,还是留下的人,在不可抗拒的外力到来的时候,都不可能逃脱人性的考验。也许可以认为,编导是用这一声枪响,送走了观众日后想到这一部电影时笑着摇头的神态,换来了短时期内更为强烈的情感冲击。

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得益于戏剧,得益于契诃夫。很多人批评它不像电影,但是我想,没人能规定我们在影院里不能看到什么样子的东西。萧红说:“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电影也一样。相比于关注这部电影比一般的电影少了什么,我更在意它多了什么,那就是命运感。这使得《驴得水》成为一则人性的寓言。

-END-

往期精选

▼直接点击下列链接查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