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术争鸣 >

徐志摩的情史与婚变有关「徐志摩有几段感情」

引言:关系最密切的四个女人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命;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徐志摩《致梁启超》

这段早已在网络爆红的情话,便是这位抒情诗人徐志摩写给他的老师梁启超先生的。徐志摩,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偶然》等诗歌,早已是传世名章。在徐志摩短暂的一生当中,与其关系紧密的女性有四位,分别是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和凌淑华。这四位女性,不仅都是大家闺秀,而且个个都是佳人才女,在民国的历史中颇为知名。

▲ 徐志摩

张幼仪是上海的富商家庭出身,家里有兄弟姐妹十二人,她排行第八。张幼仪的家庭背景非常惊人。她的大哥张嘉保,是上海棉花油厂的老板;她的二哥张君励早已是政治风云人物,1946年的《中华民国宪法》起草者,并最终成为我国的“中华民国宪法之父”;他的四哥张嘉璈是中国银行总行副总裁并实际主持业务,后被称作“中国现代银行之父”;她的八弟张禹九,是新月书店的创办人,新月派诗人及编导。1915年由四哥张嘉璈介绍和徐志摩成婚,1922年生完次子后,在徐志摩的离婚协议书上签字。尽管张幼仪是徐志摩发妻,结婚七年,在一起的时间却不超过两年。

▲ 张幼仪

林徽因,众所周知的林徽因,大抵因为那一首著名诗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曾经是北洋政府的司法部长,因参与五四运动辞去官职。她的堂叔林觉民,是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最知名的一个。林徽因和父亲林长民游历欧洲时遇见过徐志摩,并有过一段懵懂初恋,但回国后,现实的林徽因选择了梁家大公子梁思成。林徽因最后成为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是东北大学校徽设计人,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人之一。

▲ 林徽因

陆小曼,别名小眉。陆小曼的父亲陆定,乃是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同盟会会员;母亲多才多艺,能文善画,以至于后来陆小曼受其影响,成为民国著名的画家。1922年,陆小曼与陆军上校王庚结婚,次年,王庚任交通部护路军副司令,晋升少将。1924年,结识回国追求林徽因失败的徐志摩,随后二人热恋。1925年底王庚将军因官司入狱,恰好给了徐志摩可乘之机。在监狱里,王庚将军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成全了徐志摩和陆小曼。1926年10月,两人结婚。徐志摩曾写有著名的《爱眉小扎》,便是因陆小曼而写。

▲ 陆小曼

凌淑华,出身北京官宦世家,其父亲凌福彭,与康有为同榜进士,曾官至直隶布政使。在这样的家庭里,凌淑华从小便接触到文人墨客、官宦大家等。凌淑华大学期间便以小说和绘画知名。1924年泰戈尔访华时,凌淑华同时结识徐志摩和陈西滢,1927年,凌淑华选择与陈西滢结婚。尽管如此,凌淑华仍与徐志摩交往甚密,曾两次将“八宝箱”寄存于凌淑华。

▲ 凌淑华

1931年11月,徐志摩搭乘的飞机失事,驾驶员和仅有的顾客徐志摩均罹难。寄于凌淑华的“八宝箱”成为仅有的遗物。八宝箱内大部分信件与林徽因有关。凌淑华将八宝箱交与胡适,由胡适做主;林徽因索取时发现“少了四页”,以至于两人后来不相往来。

徐志摩一生的情史婚变,早已是过往云烟。不过,他的性情,除了梁启超最为熟知外,金庸先生也是要更了解的。金庸先生的母亲和徐志摩的父亲是堂兄妹关系,因而徐志摩也就是金庸先生的表哥。徐志摩用过的笔名数不胜数,但最为人所知的,是云中鹤。金庸先生曾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将“四大恶人”中的老四“穷凶极恶”定名为云中鹤,如此,也能看出他对徐志摩的态度了。

一、张幼仪与父母之命

在徐志摩生活的年代,大抵还都是包办婚姻;只要门当户对,双方的父母彼此意向,便委托媒人做中,订立婚约。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抵便是如此。徐志摩和发妻张幼仪的婚约,便是这种包办婚姻。

张幼仪,原名张嘉玢,乳名幼仪,出身上海巨富家庭。张幼仪的父亲张祖泽,为自己的子孙挑选了“嘉、国、邦、明”来命名,以示由家及国,再及于人民。张幼仪便是“嘉”字辈。而徐志摩同样出身江南富商家庭。1915年,已是浙江都督秘书、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总经理的张嘉璈,在一次巡视中发现才华横溢的徐志摩,便着即找寻徐志摩父母,为妹妹张幼仪订立婚约。徐家人发现,张家不仅富有,而且张幼仪的几个兄长更是大名在外,提亲的张嘉璈年纪轻轻便已身居高位,他们还有一位兄长张君励(原名张嘉森),早已是政坛风云人物……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当机立断,亲回短笺:我徐申如有幸以张嘉璈之妹为媳。于是,前一天还在读书的张幼仪,转眼之间成了徐家少奶奶。

▲ 张幼仪

而此时的徐志摩仍在上学。他从上海的暨神学院转入天津的北洋大学法学系,不久之后,又随着北洋大学法学系并入北京大学。在北洋大时代的政治中心,聚集着各色的顶尖人物。这时候,家族力量便显现了出来。由张幼仪的兄长张君励介绍,徐志摩拜在梁启超门下,执弟子礼,尊以为师。

1918年4月,张幼仪为徐志摩生下儿子,徐积锴;然而,仅仅4个月后,徐志摩便抛下妻儿,踏上了远赴大洋彼岸的邮轮。在美国,他学习银行学,后又转入历史系;他崇拜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希望做个政治家。他仅用10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学业,拿到学位,随即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与此同时,国内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胡适、鲁迅等人开启了新文学,此时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不再新鲜,徐志摩又开始热爱文学。

▲ 徐志摩在哥伦比亚大学

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经济迅速膨胀,大工业时代的疯狂与贪婪随处可见,物欲横流,利欲熏心,这位文质彬彬的天才诗人很快厌倦了这一切。他渐觉苦恼,想着迫切逃离,却没有回到妻儿身边;他再次踏上邮轮,奔赴康桥,找寻他的偶像伯特兰·罗素。然而天意弄人,罗素已不在康桥,他在伦敦的政治经济学院迷失自我。

1920年春,因参与五四运动的而辞去官职的林长民,正携带16岁的女儿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徐志摩偶然结识了林家父女。他专程登门拜访,很快就发现林徽因聪慧伶俐,才貌双全,于是充满激情,频频示好。

然而,生活上的邋遢让徐志摩不得不找寻他人来料理。他生在富绅家庭,从小的娇生惯养让他懒散无能。他向父亲去信,破天荒地提到张幼仪,要求张幼仪出国陪读。1920年初冬,在马赛港,徐志摩来接船。张幼仪后来谈起当年徐志摩接船的态度:

“我斜倚着尾甲板,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白丝巾。虽然我从没看过他穿西装的样子。可是我晓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的,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表情的人。”

张幼仪走向士绅模样的徐志摩,两人去附近的商店挑了套衣服,徐志摩随手将换下的衣物扔进箱子,满脸不屑;随后两个人奉家长命,牵强地合了影,寄回中国。

▲ 张幼仪和徐志摩

在英国的日子,徐志摩早出晚归,彼此很少交流。后来的一天,徐志摩突然提出,有位女朋友要来吃饭,让张幼仪提前准备下。那人便是林徽因。张幼仪感到意外,却似乎无法拒绝。她后来回忆道:

“我来英国的目的是要夫唱妇随,学些西方学问的,没想到做的尽是清房子、洗衣服、买吃的和煮东西这些事,我没法子让徐志摩了解我是谁,他根本不和我说话……”

然而不久之后,张幼仪怀孕了。在张幼仪怀孕两个月,徐志摩对此没有丝毫关切,反倒是冷冷地说,“将孩子打掉!”张幼仪心灰意冷,说道“我听说有人因打胎死掉的。”他置之不理,怒气冲冲,“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徐志摩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不辞而别。

1922 年 2 月,在柏林,张幼仪生下了次子彼得。一个星期后,徐志摩便再次提出离婚。他托人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离婚协议书,要张幼仪签字。这份“离婚协议书”上写道:

“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彼此前途无限,……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徐志摩《致张幼仪》

几天后,夫妻见面,彼此冷战。张幼仪提到这份离婚协议书,说要征得父母同意后再签字。徐志摩急切地打断:“不行,不行。你晓得,我没时间等了。你一定要现在签字,林徽因……林徽因要回国了,我非现在离婚不可。”原是因为林徽因!几天后,张幼仪不再纠缠所以,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起协议离婚案。在医院的橱窗前,徐志摩还想着看一看自己的次子彼得;张幼仪坐在一旁,听着徐志摩和他的才子朋友们高谈阔论自由离婚的勇敢和可贵精神。

▲ 次子彼得两岁照

离婚之后,张幼仪虽有悲痛,但很快释怀,她雇请保姆照料家庭;在兄长张君励的帮助下,她进入斐斯泰洛奇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并拿到硕士学位。只是遗憾的是,刚满3岁的次子彼得,因腹膜炎夭折。此时的徐志摩因追求陆小曼而招致满城风雨,避走欧洲;再见到张幼仪时,彼得已经离世一周。

1926年夏天,张幼仪的兄弟张禹九(原名张嘉铸)将张幼仪接回上海,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同时兼云裳时装公司的总经理,事业登上顶峰。在徐志摩1931年飞机失事后,她尽心服侍徐志摩的双亲,为其养老送终;并将长子徐积锴抚育成人。

▲ 张幼仪和长子徐积锴

张幼仪曾说,“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的家人可称为“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1953年,张幼仪在香港与邻居中医苏纪之结婚,直至终老。

二、林徽因与康桥之恋

1920年春,辞官赋闲的林长民,带着他的16岁的女儿林徽因游历欧洲,从法国到意大利,再到瑞士、德国以及比利时,林徽因沉浸在那些厚重的文化古迹中。父亲告诉她,多了解欧洲崭新的生产和经营模式,这些在国内是见不到的。最后,他们停留在英伦三岛。1921年9月,林徽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伦敦的圣玛丽学院。在伦敦,他们结识了徐志摩。此时的徐志摩,从美国辗转来到康桥寻找哲学家罗素,岂料罗素恰好被自己的老师梁启超邀请到中国,于是徐志摩选择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 林徽因

由于林长民的身份,每有应酬,便留下林徽因在寓所,独自一人,无聊之至。她偶或翻阅建筑师房东的图册,或参观皇家教堂的典雅庄严。偶有一天,徐志摩拜访林长民;在与林长民交谈过程中,他很快发现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才貌卓绝,初逢乍见,便已心动三分。

▲ 林徽因在伦敦寓所

往后时日,徐志摩便常来林家寓所,寻找林徽因。伦敦的春天令人陶醉,徐志摩迷恋林徽因,他们一起漫步在康桥,在拜伦潭;在这里,他写下人生当中的第一首诗:

颗颗是透明的水晶球,新归来的燕儿,在旧巢里呢喃个不休;

诗人哟! 可不是春至人间,

还不开放你创造的喷泉,嗤嗤!吐不尽南山北山的璠瑜,

洒不完东海西海的琼珠,融和琴瑟箫笙的音韵,

饮餐星辰日月的光明!

……

——徐志摩《 草上的露珠儿》

▲ 林徽因在伦敦

然而,徐志摩是有夫之妇。他的妻子张幼仪被他唤到伦敦维系家务;徐志摩全然不顾张幼仪的感受,带着林徽因来家中做客。张幼仪怀孕了,他一走了之;半年之后,张幼仪生下孩子,却第一时间收到徐志摩的离婚协议书;张幼仪要求等家长同意后再签字,徐志摩坚决拒绝——因为林徽因马上回国了,他等不及。

林徽因回国后,却选择了梁家大公子梁思成。徐志摩才情泛滥,向林徽因表达爱慕之情,林徽因顿时愕然,惊慌失措;在她而言,徐志摩于自己,只是朋友和师长的关切。徐志摩写信求爱,已然超越友谊之界限,更何况徐志摩家有妻儿,做事荒诞如此,林徽因始料未及。

▲ 林徽因

她惶恐不安,不敢回信,便求助自己的父亲,于是林长民便写信婉拒徐志摩:

志摩足下:长函敬悉,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并无丝毫嘲笑,想足下误解耳。星期日(十二月三日)午饭,盼君来谈,并约博生夫妇。友谊长葆,此意幸亮察。敬颂文安。

弟长民 顿首,十二月一日。徽音附候。

1924年4月,泰戈尔访华,盛况空前。梁启超主持,蒋百里作接待,徐志摩和林徽因陪伴左右,担任翻译,包括林长民、胡适、梁思成、陆小曼等人举行了盛大的迎接。期间,徐志摩仍有叨扰林徽因,被梁思成闭门谢客。

▲ 泰戈尔访华:林徽因、泰戈尔、徐志摩

1931年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林徽因从凌淑华处拿到徐志摩的八宝箱,艰难取回完整版的康桥日记,并将之烧毁。

早在林徽因游历欧洲之前,双方的家长林长民和梁启超就交往甚密,并有意撮合儿女们自由发展。泰戈尔离华之后,梁思成和林徽因便一起去往大洋彼岸,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一年后,林长民因反奉兵败身亡,奉系张作霖占领北京。1928年3月,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渥太华结婚。

▲ 梁思成和林徽因结婚照

婚前,梁思成问林微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到:“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了吗?”

回国以后,林徽因跟随丈夫梁思成,踏遍国内十五省两百多个县,实地考察和测绘各地的古建筑,协助丈夫完成建筑学巨著《中国建筑史》。抗战期间,林徽因和梁思成跟随西南联大从长沙辗转来到昆明,经历了苦难的李庄岁月。

▲ 梁思成和林徽因

建国后,林徽因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共和国国徽的设计,为保护北京古建筑而多方奔走,因与吴晗发生激烈冲突,导致病情急剧恶化。1955年4月,林徽因病逝,享年51岁。

三、陆小曼与爱眉小札

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与张幼仪闹得离了婚,丢下出生一周的小儿子,便独自一人回了国。大概因果报应的缘故,林徽因选择了稳重的梁思成。1924年4月的泰戈尔访华,不仅轰动一时,作为翻译的才子徐志摩立即名噪一时;尤其重要的是,他在系列活动的一次舞会中,结识了陆小曼。陆小曼聪慧活拨,能歌善画,佳人才女,甚至比林徽因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像后来徐志摩在《爱眉小札》中说的:

我的太太不仅绝美,而且绝慧,说得活现,竟像对准了我只美又慧的小眉娘说的。 ——《爱眉小札》

▲ 少女时代的陆小曼

陆小曼,别名小眉,出生在书画世家,因而很早就会舞文弄墨,17岁时,便被外交总长顾维钧先生聘请为外交翻译。19岁时,陆小曼与王庚将军结婚。王庚,16岁便从清华大学毕业,赴美留学,先后进入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最后,王庚去了西点军校,并以第10名的优异成绩毕业。1918年6月,他一经回国,便立即被北洋政府陆军部航空局抢了去。巴黎和会期间,王庚将军同时兼任代表团的上校武官和外文翻译,风云一时。在此期间,王庚将军结识了梁启超,而梁又非常欣赏年少有为的王庚,于是王庚便拜在梁门,尊以为师。自此之后,王庚迅速平步青云。1922年,年轻的上校军官王庚追求陆小曼成功,不久之后,两人结婚,一代名花落王赓。

▲ 绘画中的陆小曼

然而徐志摩的回国,打破了这一切宁静。徐志摩才华横溢,却爱情泛滥;在泰戈尔访华时,他试图接触林徽因,却被梁思成回绝,于是他立即发现了风华绝代的陆小曼。

陆小曼是一个热衷于交际的女性,王庚将军却公务繁忙,很少作陪;尤其在这一年升职为哈尔滨市警厅厅长,陆小曼很不喜欢冰天雪地的哈尔滨,闹着回北京。在北京,陆小曼和徐志摩陷入热恋当中。顿时舆论哗然,徐志摩勾引王庚将军的夫人,闹得满城风雨;王庚将军甚至扬言枪杀徐志摩。

▲ 陆小曼

于是很快徐志摩便第二次出国。他别无去处,可能是想起了自己还有个儿子了吧,又跑去德国找他的前妻,张幼仪。只可惜他的小儿子彼得刚刚去世一周。作为父亲,他这一生只见过小儿子一面,就是他要求张幼仪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的那一次,彼时还是在医院,他的儿子出生刚刚一周。他以朋友的身份,带着张幼仪去意大利旅行。张幼仪学会德语和法语,两人有了共同话题,却彼此仍然很少说话。

就在此时,胡适的信到了,王庚将军同意离婚。徐志摩立即辗转回国。

▲ 王庚将军

王庚将军早已是孙传芳的五省联军任参谋长,却被诬为间谍,身陷囹圄。1925年底,陆小曼的律师去监狱找王庚将军谈判,王庚将军被迫签了字。自此后,王庚将军失去了一切,他的地位和他的女人。关于与王庚的失败婚姻,陆小曼在《爱眉小札》中写道:

“在我们(她与志摩)见面的时候,我是早已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别人结婚了,虽然当时也痴长了十几岁的年龄,可是性灵的迷糊竟和稚童一般。婚后一年多才稍微懂人事,明白两性的结合不是可以随便听凭别人安排的,在性情和思想上不能相谋而勉强结合是人世间最痛苦的一件事。”

——《爱眉小札》

▲ 徐志摩、陆小曼结婚照

陆小曼却欣喜异常,急匆匆回到北京找寻徐志摩,将这告诉徐志摩。他紧紧地抱住陆小曼,说道,“抱住你就抱住了整个世界”。1926年10月,农历七月初七,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徐志摩请老师梁启超证婚,不料在婚礼上,老师当众发飙,毫不客气地讲道:

“我来是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这样的恶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励——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以后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你能恪守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

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徐志摩顿时满脸通红,羞愧难当。

▲ 徐志摩、陆小曼婚礼

然而,婚后的生活却让人大跌眼镜,陆小曼挥霍无度,肆意玩乐,又因旧疾疼痛而聘请了按摩医生翁瑞午;他们住着三层楼的豪华寓所,雇佣司机、厨师、丫鬟等,这让曾经对金钱毫无概念的徐志摩感到吃力,他除了在北京大学教学之外,同时兼任了光华大学、大夏大学以及东吴大学的教授,课余间还要赶写诗文,赚取稿费。这使得他经常往返在北京、上海和南京三地。有一时,徐志摩发现,为了止痛,陆小曼染上吸食鸦片的恶习,他看不下去,便说了几句,结果陆小曼用烟枪砸向徐志摩,将眼镜摔碎。

▲ 徐志摩和陆小曼

他想到了逃离,再次回到英国,回到康桥,回忆起和林徽因的点点滴滴,顿时感慨,悲戚交加,在归途中,他写下了传世之章《再别康桥》。

1931年11月19日,林徽因在北京协和礼堂为外国使者演讲中国建筑艺术,徐志摩为参加演讲会,乘坐“济南号”邮政飞机从南京北上,仿佛犯了“济南”的忌讳,飞机在济南上空赶上大雾,难辨方向,最后撞上济南开山,飞机上两名驾驶员,仅徐志摩一位乘客,三人全部罹难。

▲ 徐志摩墓

徐志摩的死唤醒了陆小曼,她在《哭摩》中表示“我一定做一个你一直希望我能成的一种人”。于是,她戒了烟瘾,青灯守节,为丈夫编写全集;徐志摩生前说过,“我爱你朴素,不爱你奢华”,于是陆小曼便素衣朴食,闭门思过。只是没过几年,陆小曼又与翁瑞午同居;翁瑞午的发妻逝世后,娶陆小曼续弦,直至逝世。

四、凌叔华与蓝颜知己

在和徐志摩有关的四个女人里,凌叔华可能是要疏远一些;毕竟凌叔华和徐志摩并没有直接的恋情。凌叔华的父亲是民国参政员,家里常有文人墨客出入,比如陈师曾、齐白石等人。于是凌叔华很小就受到文学艺术的陶冶。在燕京大学时,她的小说、绘画就已非常有名。

▲ 凌叔华

泰戈尔访华真是一次大事件,无论是对徐志摩,还是林徽因,还是陆小曼,或是凌叔华来说。彼时的凌叔华还是个学生代表。为了迎接泰戈尔的到来,有个茶话会,陈师曾先生(即陈衡恪,陈寅恪兄长)建议,在凌家大小姐凌叔华的书房召开。徐志摩和陈西滢,就参加了这个茶话会。在茶话会上,眉目清秀的凌叔华穿梭其间,举止优雅,如菊如兰,恰到好处,立刻倾倒了与会的文人才子们。众人拿凌叔华来打趣还是单身的陈西滢和徐志摩,尽快出手;泰戈尔也随声附和道,“凌叔华比林徽因有过之而无不及。”徐志摩立即应声,称赞凌叔华是“中国的曼殊菲尔”,而陈西滢却不苟言笑。

▲ 读书中的凌叔华

此时的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林徽因又选择了梁思成,心中郁闷无处安放。他给凌叔华写信,畅说不快;凌叔华早已有所倾慕。陈西滢对凌叔华早已心中有意,却不苟言笑,在此期间,陈西滢也在给凌叔华写信。

在徐志摩和陈西滢之间,凌叔华自然会选择才华惊艳的徐志摩。

▲ 凌叔华

然而,就在泰戈尔访华期间,陆小曼出现在徐志摩的视野。她温柔秀美,缱绻多情,徐志摩为之倾倒,即使陆小曼是有夫之妇。王庚将军忙于政务,陆小曼无人作陪,便立即和徐志摩陷入热恋;尽管传言四起,陆小曼还是与王庚将军离婚,选择与徐志摩结婚。在结婚典礼上,老师梁启超痛批徐志摩和陆小曼,并以此作为证婚词。最后,凌叔华心痛至极;1926年7月,凌叔华选择与陈西滢完婚。

▲ 陈西滢和凌叔华

那时,欧美的留学生们经常聚会,后来便固定在新月社,由徐志摩主持,包括林徽因、凌叔华和陆小曼等人都会参加,同样喜欢绘画的凌叔华和陆小曼关系甚好,徐志摩感到高兴。即使后来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也经常和凌叔华交往。陆小曼对徐志摩说,“除了林徽因,你可以和任何人交往,因为林徽因会让我吃醋。”

于是,徐志摩将凌叔华当成红颜知己,两人经常通信往来,彼此关系甚密。最知名的一件事,徐志摩将自己非常珍贵的“八宝箱”,两次寄存在凌叔华那里,而这个八宝箱里,珍藏有自己和林徽因、陆小曼的恋爱日记。第二次寄存后,徐志摩突遇飞机失事,不幸罹难,八宝箱也成了他唯一的遗物。后来林徽因要“八宝箱”而与凌叔华产生纠纷,直至胡适出面调解,才得以平息。

▲ 凌叔华

随着英国诗人朱利安的出现,凌叔华再次遇到蓝颜。很快,两人便产生密爱,凌叔华不惜自己的形象,和朱利安有了婚外情。陈西滢发现后,默默地给了凌叔华三种选择:离婚;不离婚但分居;与朱利安断绝关系,重归于好。凌叔华还在纠结之际,却发现朱利安同时交往多个女性,而自己只是其中的一个。她痛悔不已,与朱利安断绝了关系;好在陈西滢最后原谅了她。不久之后,朱利安参加西班牙内战造伏击阵亡。

▲ 陈西滢和凌叔华

晚年的凌叔华再次强调:“说真话,我对志摩向来没有动过感情。我的原因很简单,我已经计划同陈西滢结婚,小曼又是我的知己朋友。”然而,凌叔华的女儿陈小滢曾经说过:“母亲弥留之际,嘴里一遍遍念叨的是诗人徐志摩的名字,而不是父亲陈西滢或者其他什么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