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诗文鉴赏 >

春节档经典电影「今年春节档最好的影片」

(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电影改变了年俗。

现在,过年全家看电影,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习惯。

去年六天春节假期,创造了56亿票房,1.4亿观影人次的记录。很多不把电影当成刚需的观众,会把他一年唯一一次走进电影院的机会贡献给春节档。

今年八部新片会战,被称“最强春节档”(每年都是史上最强,但每年都没假)。

无疑,这个档期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那么风风火火的贺岁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很多人会想到1997年的《甲方乙方》。

但对于Sir,春节档真正的启蒙,其实是来自于——

老港片。

30年前,春节根本不是电影人的工作日,整个行业都在放假。

直到许冠文的《摩登保镖》在1981年农历春节热卖,香港电影商人们恍然大悟,原来春节捞金最容易。

不就图一个乐嘛。

过年聊得最多的是什么?

也就三件事——赚钱、婚嫁、吃好喝好。

从这些家长里短入手,香港最初的春节档和普通市民打通脉搏。

重新回顾老港片,你会恍然大悟——

原来,万变不离其宗。

一、小市民求财三板斧

回家第一件事,被打量是肯定的。

穿什么,戴什么,开的什么车,脑中层层数据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你混得咋样。

关于钱的兴奋与焦虑,一定会成为狂飙时代最普遍的情绪。

今年《西虹柿首富》《李茶的姑妈》都试图为这股虚火把脉。

而在1987年,有一部《富贵逼人》。

片名道破两个真相。

“富贵”,那个腾飞年代里,港人的唯一奋斗目标。

“逼人”,这目标从来都是不由得你的!

这次重看,Sir脊背发凉,为啥反应这么大?

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分分钟在“抄袭”这部32年前的老片。

主人公骠叔最近上了500元婚宴份子钱,心有不甘,于是组织媳妇骠婶和三个女儿,一家五口集体赴宴,送出去多少,就吃回来多少。

为了进一步降低赴宴成本,骠叔拒绝打车,全家地铁。

一到婚宴,大出血500块钱的骠叔,要开捞回本了。

怎么捞?

服务员倒酒,骠叔一开始指着杯腰,缓缓提升“指位”,滑到杯口,才心满意足。

但这顿500块的饭真的好吃吗?

交钱还在其次。

最让人坐如针毡的是精神打击。

席间,骠叔一家先是被blingbling的财气刺瞎双眼。



骠婶看着自己肉呼呼光秃秃的胳膊,羞愧得想逃。

接下来,同桌的远方亲戚发来全套灵魂拷问:“我们新家装修花了两百万”,“为什么你孩子高中不送外国读呢”,“你们什么时候移民啊”……

别说这场面你没经历过。

这500块的份子钱,不像祝福,更像诅咒。

这个世界,哪来那么多的“富贵险中求”。

“发财梦里有”倒是真的。

骠叔经常梦见自己发财,家里连浴缸都换成喷气水泡按摩功能,但他不改“穷人本性”——

“以前呐,在浴缸里要放很多个屁才有这种效果啊!”

《富贵逼人》始终在说,咱老百姓对暴富这种事,向来没什么想象力和执行力。

一夜暴富又露出马脚,这是不是看着又很眼熟?

但今天的很多电影,已经少了一层《富贵逼人》的现实意义。

当年很多香港观众一刷后爱上了这部片,可在二刷时才留意到电影独特的片头——

一组罕见的纪录片。

就在《富贵逼人》上映前半个月,港英政府正式宣布清除九龙城寨,看过《追龙》的都懂,那里曾聚集了香港最灰暗的底层人群。

贫与富,苦难与传奇,都写在香港这片土地之上了。

在时代面前,不是富贵在逼人,而是逼人在富贵。

《富贵逼人》的经典,正在于它第一次在春节档,向来看电影的每一位还在奋斗的港人致敬。

二、情圣前传的后传

问完工资,亲戚们又一年的关心才刚刚开始——

几时谈朋友?几时结婚?几时生娃?几时再婚?

婚嫁这个选题,永远是春节电影的杀手锏。

你吃得越透,杀伤力越大。

你的共鸣也一定超多——

1992年香港春节档冠军,《家有喜事》。(4899万)

三段无厘头爱情。

老大常满(黄百鸣 饰),七年之痒,进首饰店买金镯子,和售货员说送给老婆,转手就给了小三。

老二常骚(张国荣 饰),渴望婚姻,因为过于娘娘腔,一直不敢敞开心扉,和男人婆毛舜筠捅不破窗户纸。

老三常欢(周星驰 饰),十级情圣,骗炮狂魔,周旋在无数女孩中间,最终却因“脑残”发现了真爱。

三兄弟在婚恋上,组成了一个直男在癌症上的三个阶段——

浪荡期(欢)、婚龄困惑期(骚)和婚后乏味期(满)。

电影经典一幕,早餐饭桌上常骚教育哥哥弟弟。

“男人落叶归根,一定要结婚的!”

常欢指着大哥常满,“我双手赞成婚姻制度,男人结了婚一定要做个好好先生,这就是我不肯结婚的原因。”

常骚怒了:“你们两个,一个家里煮好了饭不吃,偏到外面吃,一个什么狗屎鸡粪全都要,小浪蹄子当心得艾滋!你们两个,一点道德观都没有,还谈什么贞操嘛!”

大哥常满反问:“你为什么不结婚?”

常骚一个扭捏回道:“生孩子太痛了嘛!”

《家有喜事》外观上卖笑,但内核异常清奇阴损。

它是一个在三观上避重就轻、无限循环的故事。

大哥常满的小三赶走正房程大嫂(吴君如 饰),上了位。但当小三开始接任大嫂的日常主妇地位后,马上就丧失了小三的“优质”。

她变成了第二个程大嫂。

而程大嫂,没了太太的身份,反而更有“小三”的魅力……

你看,个中讽刺,不是比妻子原谅,老公回归家庭什么的辛辣多了。

说什么和原配感情淡了,重新遇到了真爱。

其实不过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除了一家三兄弟,《家有喜事》还潜藏着第四段爱情。

关海山和李香琴这对几乎全程坐着表演的老爸老妈,他们的戏份几乎只有一件事——我想要“性”。


不得不佩服港式喜剧的直率和俚俗——

即使是过年团圆的合家欢,也免不得让你红三分脸。

与当下大家越来越正确,无法逆反主流价值观分毫的风气截然不同。

这么暗黑,还能让观众笑成港片影史最强春节喜剧。

关键是,用市井式的智慧,把婚嫁说得通透。

谁不佩服。

三、舌尖上的侠客行

每一个中国人都是食客。

春节的糟心事,“吃好喝好”捋顺。

Sir每年都会在春节重温的第三部港片——

与吃喝有关,但又与食欲无关。

它拍食物,刺激的却是你的视觉。

第一个镜头,像拉开一幅卷轴,由上而下地展示美味佳肴。

配乐来自《末代皇帝》。

高端。

电影里第一场比拼,在钓鱼台国宾馆。

大气。

档次嘛……看着不高。

首先比的是煮米饭。

Sir第一次看就笑了,煮个饭你还能上天咋的?

真能。

龙昆宝(赵文卓 饰)获胜,因为他用人参蒸饭!

第二场比拼,雕功。

以下这组镜头在当年绝对是想象力爆炸。

已拿下一城的龙昆宝用冰块雕刻出一座水晶长城,正中间磋出一个八角菱形。

不放食物,是放“光”——

能把赛场里相机的闪光灯都折射出去。

而对手廖杰(钟镇涛 饰)用豆腐雕刻出一套八仙过海。

实力压制噱头,廖杰赢了。

单单这十分钟戏码,这部戏,前无古人。

来自《金玉满堂》(3112万)。

特别放一张日版海报,感觉更燃呢

1995年,香港饮食电影从此开宗立派。

当时香港影市开始下滑,贺岁片也遇到瓶颈,港人开始对未来集体焦虑。

是时候拿出更好的绝活。

徐克登场,把做饭拍成武侠。

一粒米,可以当成暗器。

指尖一弹,这是神厨的功夫。

切个熊掌,你以为比的是刀功?

不,是气功。

刀离开手的时间要比刀在手中的时间长,“杀人不见血”也就这种境界。

纵观贺岁档的发展过程,尤为神奇——

香港电影人的精明,让贺岁档从无到有。

而香港电影人的不断精进,让贺岁档从有,变得更好。

如今,我们的贺岁档已经成为金字塔尖的舞台。

因为辛苦了一整年,我们必须给自己最好的奖励。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Sir电影原创,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关注:Sir电影

微博搜索关注:毒舌电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