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一个月色如雪的夜晚,北方一个墓垛的左眉端,一颗南方的珊瑚朴,破土而生。迎着和风润气,一夜之间竟姿态婆娑,玉树琼枝,随风摇曳。
东汉末年,千湖聚集的云梦泽,有个叫黄月英的女孩,生得貌若天仙。一天,她独自在自家的怡园玩耍,看见满池的荷花迎风绽放。她开心极了,一边欣赏一边绕塘奔跑。停脚时,却见荷塘里的花全都低了头。她伤心极了,跑回屋难过了好几天。
云梦泽有个习俗,三月三那天,邻村所有女孩聚到一个宽广的场外,比赛放风筝。这天,母亲给黄月英洗梳整齐,领着她来到赛场。从小生长在深宅大院的黄月英,一下子见到这么多年龄相仿的女孩子,就异常开心。她热情主动地走近她们,和她们打招呼,邀请她们玩耍。可那些女孩似乎都不愿理睬她。有个伶俐者,对她说:“小英子,你实在太美了。你可能就是天上的嫦娥,人间的女子是没法和你做朋友的。”说罢,转身而去。有个女孩,面对她,竟无端大哭起来。
比赛开始了。各式各样,生动美丽的风筝在空中轻飞漫舞。春风里满是银铃般的笑语。可小英子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归程,她一路未语。
回到家中,她一下子扑到父亲怀里,委屈得大哭起来。
小英子的父亲黄承彦是云梦泽一带的名士。他学养丰富,家学渊源,声誉高洁,为人谦逊低调。问过母亲原委。他笑呵呵地抚摸着小英子的头,说:
“怎么,你觉得自己受委屈了?”
“他们都不喜欢我,没有人和我做朋友......呜呜呜......”
“大家不都叫你‘小嫦娥’吗?嫦娥是月宫里的仙女,她非常的貌美。因而,你的出现,使那些孩子的容颜顿失光华,使她们精心准备了几十天甚至几个月的衣履也顿失色彩,她们能高兴吗?他们一定很受伤害。”
“怎么会这样?我是从来不想伤害别人的......可是父亲,我很难过,我再也找不到朋友了,呜呜......”
“呵呵......随我来吧孩子!”
他们来到一个书房,黄承彦指着四壁满橱的书,对小英子说:“这里一定有你的朋友,你慢慢认识他们吧!”
从此,小月英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日复一日,她终于找到了她的朋友——兵书。她几乎熟读完父亲收藏的所有兵书。渐渐地,她爱上了军事,她那高度发达的头脑装满了各种军事知识。后来,她又日复一日地将自己关在怡园里,用多种木材制造出能随人意愿活动的士兵,木牛流马等。
沉浸在自己创造的军事世界里,黄月英不再因缺少同伴而难过,寂寞。累了,她就独自在怡园里走走。怡园虽不大,但流觞曲水,太湖假山,荷塘水榭,以及冰花小径两边雅致的书带草,都是很怡人的。
她在怡园里布置各种战阵,并指挥她制造的战士,车马,打打杀杀,冲锋陷阵。春夏秋冬,年复一年,她练就了一手高超的军事制造技术,获得了相当的军事部署,分析与指挥能力。
小月英长到谈婚论嫁时,已是非常地貌比天仙。好些大户望族都来提亲。可她从不出门,不见客,外人无从得知她现在的模样。她让其父黄承彦对那些求婚者说:“家有小女,相貌不佳,黑脸黄发,家名阿丑。”来人听后,无不断然离去。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见父亲书房里来了一位男子。他身长八尺,羽扇纶巾,儒雅谦和,风度翩翩;他谈民论政,胸怀天下,一身正气,高瞻远瞩。
此人谁也?他不正是我意想中人吗?
来客南阳隐士诸葛亮。黄彦承深懂女儿心思。一天,他对他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
结婚当晚,掀起红盖头的那一刻,诸葛亮惊异得瞠目纳口。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貌过天仙的女子,竟是自己往后余生要相濡以沫的妻。在他眼中,她的才貌和格局注定是一个超脱凡尘的女子;在她眼中,他的风度和境界注定拥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
两颗超凡的心灵顷刻间相知相融。
从此,她既是他的厨娘又是他的老师。她教他如何成功布阵,出奇制胜;她教他如何运筹帷幄,获得人心。他们相敬如宾,琴瑟相和,幸福美满。在悉心照料他起居生活的同时,她看见一棵参天大树的顺利崛起,看见他如何自如的安排王朝的兴衰变化。
他成功了。众多的美女,财富,官位缤纷而至。然而,任凭溺水三千,他只取一瓢饮。她依然是他相知相惜的妻。他们依然是那对身居尘世的神仙眷侣。
一个月黑风急之夜,他要离家奔赴异乡,去指挥一场持久的战争。她知道,她将永远见不到自己的夫君了。
智慧的女人,大都具有超常的耐心和爱心。她守着一盏长明灯,度过一个个漫漫长夜,静听着屋外的风声雨声。
她看见一颗最大最亮的星划破长空,极速跌入无边的黑夜。她惊悚的心瞬间撕裂为血帛。窗外,风声大作。随之而来的是夫君累死五丈原的速传军报。
从此,美丽的云梦泽,黄月英那盏长明灯永远地熄灭了。
一只神鸽从窗而入,衔出一粒珊瑚朴的种子,飞向遥远的北方。
一夜之间,北方定军山下的武侯墓上,一颗南方的珊瑚朴迎风而生。它树形优美,姿态超凡,宛若天庭玉树,亭亭而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作者简介:孙荣,陕西省作协会员,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有多种文学作品刊发于报刊杂志。曾连续两次获“新时代美丽中国文学奖”游访文诗大赛二等奖,全国第二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一等奖,小说见于《小小说月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