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有些灰暗与被忽视的。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家里是没有书的,父母的陪伴是极少的。父亲在我上初中之前,经常出差,在家的时候很少,而母亲需要上班及照顾我和姐姐、奶奶,她非常的忙碌,家里还有菜园需要打理,计划经济的时代,什么都要排队购买,她总是很早起床,每天要手洗一大盆衣服或有时去菜场排队买菜,晚上要织毛衣到很晚。与我相伴最多的是奶奶与姐姐。
我看的第一本小说是《射雕英雄传》,那时我应该在上小学三或四年级,之前除了课本,没有看过任何的书、杂志甚至报纸。我不记得我是怎么得到这本书的,但从此以后,我如痴如醉的开始我的读书之路。看的最多的还是武侠小说,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的全部小说,还有诸葛青云、陈青云、柳残阳、萧逸、卧龙生、黄易等部分小说,其次是言情小说,琼瑶、严沁的全部小说,岑凯伦、亦舒、席娟等大部分的小说,汪国真、席慕容的诗歌等,三毛的书只看了一本,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那个时候是不提倡看闲书(课本以外的书)的,老师和父母都不允许你看,周围的同学也很少有人看闲书,想看书怎么办呢?周围没有图书馆,没有书店,也借不到书,我所知道的看书途径是租书店及卖书摊。为了看书,我找遍了家附近我能找到的所有店铺,有点钱,就去租书看,没有钱时,就站在那看,能看1到2小时都不动,最常去的地点是曙光电影院旁的书摊,有小长凳可以坐,看书便宜,1毛钱就可以看很久。父母为了阻止我看闲书,藏过书、撕过书,甚至烧过书,为了看到书,我与父母有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了看到书,我没少受皮肉之苦,为了看到书,我一个小学生辗转坐车十几公里去我堂哥那借书,为了看到书,我甚至偷过父母的钱。青葱岁月的书瘾少女,在当时是有些古怪的,为了读书废寝忘食,总是沉迷其中,因书中的情节,或悲或喜。对于女孩们喜欢的首饰、衣服从不关心,不得不去逛街时,也不愿进去,总是在附近的书摊看书等人。
对于读书这件事,我是有遗憾的。我的遗憾在于读的书过于单一,几乎全是小说类,还在于没有读书方法,读得过快,只是读了一个故事,书中精华并未理解、消化和吸收。因为不被允许也没有相同爱好的人,我总是孤独的且不欲人知。当时年龄太小且获取书籍的渠道仅是租书店,在最好的时光里,我读了太多的无用之书,父母当时的阻止是有道理的,看闲书确实影响到了我的学习。当年我的书瘾和如今的网瘾、游戏瘾、手机瘾并无什么不同,都是用来逃避现实生活的行为与手段。
年少时期疯狂的大量阅读,除了影响到了我的学习,对于我的人生还有什么帮助呢?开卷有益,即使名著读得少,几乎全是小说类,也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我从小学六年级起,所写的作文就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来读了;因书读得多,故锻炼了速读的能力,当年在书摊边,我能站着用1小时左右读完一本书;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每看一次乔峰自杀的情节,我都会为之落泪。武侠小说,虽说是成人的童话,但里面蕴含着家国情怀、人生哲理;言情小说,尤其是琼瑶的文笔还是很优美的,只是现在看来,有些三观不正,虽说是快餐文化,但看的多了,对我来说,有防止恋爱脑的作用,年少时期,对于男生也是有过一到二次的心动,但都被我自己理智的扼杀了,因为我知道爱情这个东西从来只是人生的点缀,而不是必需,短暂的心动后就是无尽的烦恼。
大语文时代的来临,全民提畅读书的时代,老师们将阅读布置成作业,家长们费尽心思地想让孩子们多读些闲书。为了有趣而读书,才能养成读书的习惯。让孩子读他所喜爱的书,漫画、科幻、武侠、言情都可以,不要强迫他读名著,不要学啥精读,不要让他说或写读后感,这些都会扼杀孩子读书的兴趣,因为现在孩子的诱惑太多了,只要愿意读书就很好了。
其实,读闲书不能提高成绩,无法让你聪慧,更难以改变你的命运。那么,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呢?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孤独是人生的宿命。而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只有它能一直伴你左右,帮助你抵御孤独。读些闲书,除了能让你的人生有趣些,满足你的精神生活;还能让你成长,懂得一些人生的道理;更能帮助你解决人生中的各种困难。
在如今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瞬息万变、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被手机与情绪所支配着过着焦虑不安的生活,即使是有着长期阅读习惯的我,都难以静下心来读书了。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读书成为我解决问题的手段,我带着困惑与难题而读,读书不再有着纯然的快乐了。
长日无俚,随性而读,随想随写,不拘篇章。无目的性、无功利性的阅读与随写是我所渴望和追求的。而如今的我在做生活的减法,减少手机的使用、购物的次数,过简单规律的生活,只为重新享受纯然的阅读之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