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论著评介 >

匿名 王安忆「王安忆散文精选」

读书荟

读作品,写评论,是一个评论家的基本功。曾几何时,从作品出发,从文本出发,对于作品与文本的研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再被我们所忽略。有时候,还没来得及读完一部作品,就急于发言,还没有沉下心来,就急于评论,这使得我们的文学评论在一定程度上沾染了浮躁之气,而浮躁,不仅是评论的大敌,更是文学的大敌,文化的大敌。所以,文学评论不是小事。

评论家所承担的使命与责任是事关民族精神文化建设的大事。任何大事都需从细节做起。回到作品,细品精读,文学评论才可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才有利于营造一种良好的评论氛围,更好地建立评论家与作家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才可能真正做到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与繁荣。

有鉴于此,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与《文艺报》合作,推出“读书荟”专栏。第一期刊登对王安忆2016年出版的新作《匿名》的评论。期望这些读解会让我们在领略文学之美的同时,也给文学评论的发展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何向阳

隐喻书写和抽象美学

□程天翔

有一天当你醒来,发现自己身处大山的褶皱之中,钢筋水泥、灯红酒绿的城市景象荡然无存,四下里罕无人烟,一切回复到人类生存的原始状态;而恰恰你又处于失忆的状态,对自己的姓名、身世、家庭、情感一无所知,成为了一个匿名的畸零者,身周潜伏着无数危险的可能性,具体而微的事物剥离了浅显的驱壳,呈现出深刻的隐喻属性,生活该如何继续?王安忆的《匿名》正是以这种颠覆性的生活为开端,对失忆者在荒蛮山野中二度进化、命名,并在与山村中奇异人物接触后重建自我认知的世界进行书写,表现了对人物精神向度和生存世界的关切与体察。

在小说的上半部,两条线索推动着故事发展。匿名者身陷一场阴差阳错的绑架案,被误认为是跑路的老板“吴宝宝”,在经历了黑道劫持、审讯、困居之后,精神逐渐崩溃、迷乱,被绑匪之一的哑子抛弃在了一个叫做“林窟”的原始洪荒中。与此同时,匿名者远在上海的家人因为他离奇的失踪开始抽丝剥茧般的找寻,错综复杂的线索让人在迷宫里兜圈,真相变得扑朔迷离。在小说脉络的设置上,王安忆自觉选择了一种难度,这种难度在于她没有把故事往类型小说上靠拢,悬疑的火焰在小说开头倏忽一闪就熄灭了,也看不到鲁滨逊荒岛求生般的情节,而是把叙事核心指向匿名者的精神领域,以隐喻、象征的笔法对“日常材料”展开描写,衬托出人物心灵史的异变。这无疑是对作者自我文学经验的巨大挑战,而故事性的弱化和诗性语言的雕琢,给读者阅读也构成了难度。

“林窟”是匿名者失忆后面对的第一个隐喻之地。这个上世纪70年代位于三县交界处的民间集贸地,随着经济开放而荒弃,被隔绝于文明世界之外。在这里,匿名者像初生婴儿般打量世界,和山间的鸟兽呼喊应答,向自然索取食物,在原始蒙昧的天地中艰难求生。象征文明的盘山公路、隐匿的农业社会痕迹、机能不全的山中奇人、文字和语言的进化都变为作者隐喻的材料,筑造出新的美学世界。

小说下半部重点描摹了一群畸零人的生活图景。这些人物或多或少都有着缺陷:哑子不能言,二点是一个智障,小先心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鹏飞则是弱视和白化病患者,正是这些粗粝的、充满烟火气的小人物,构架起大山深处丰满厚润的世情。作者用静穆庄重的语言展现他们之间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温暖力量。在他们的指引下,匿名者渐渐拾起遗落的文明碎片,向着正常的社会秩序靠近。小说自觉远离了那些“主流人物”,诚如王安忆所言,“这个世界是为所有人创造的,所谓残缺、边缘,是一种偏见。即便在闭塞深崖中,陌生人间也不乏流淌的诗意”。从“林窟”、“野骨”、“柴皮”、“五尺”到“青莲碗窑”,文明的侵蚀令故乡遭遇毁灭,城镇变迁生出浓郁的乡愁,成为小说的另一种隐喻。哑子、二点、麻和尚、鹏飞等神秘人物看似来历不明,命运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无根的乡愁。名字只是他们的一个代号,作为正常社会体系之外的“除不尽的余数”,他们无一不处在“匿名”的状态,被放逐于文明世界的边缘,变成人类繁衍进化和退化的象征。这是对小说题目的哲学定义,也是对人类发展的巨大嘲讽和警示。

小说最后,匿名者的身份得以确认,在他即将和家人团聚时一脚踏空落水而亡。这个结局令人唏嘘不已,却也是一种必然。从文明到蛮荒,再从蛮荒回归文明,匿名者走出了一个循环的圆圈。小说的核心是为了求证人物能否在二次进化的历程中生存下来,是对“我们是否认识自己”、“我们来自何处去向何方”的一种哲学思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匿名者能否上岸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匿名》之特别在于,它对叙述视野的择取,对抽象事物的美学开掘,对各种隐喻的极致运用,都彰显出王安忆在这部作品上进行文学实验的用心。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强烈的诗歌魅力,或是一种散文化倾向。但绵密丰富的隐喻、象征书写,使得作品比诗歌厚重,比一般小说灵峭。把小说写成诗歌,体现了王安忆重建小说诗学传统的文化自觉,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例如过多的诗性书写容易削弱小说叙述的节奏感和多样性,对琐屑物象的冗繁表述也影响了文本的整体气象。

因“匿”而“显”的魔术

□李 壮

《匿名》的主人公是一个丢失了记忆的人。失忆源自一场阴差阳错的绑架,他随即被弃置深山,变成野人,先是学着生存,后来又学着重新接触现代文明世界。主人公的名字始终没有出现,严格来说,身份对他只会构成一种折磨——每次想到“我”这一问题,主人公就会感到不安甚至头痛欲裂。“我是谁?”这个自启蒙时代以来被无数次强调、放大过的命题,最终被肉体深处涌起的阵阵不适感屏蔽掉了。然而,无名的主人公是自由的,而且是具有魔力的。同样“匿名”的是另外几个精灵般的神秘人物——哑子、二点、乐然、敦睦、麻和尚……他们的称谓多是诨号或另行编取,无名却有实,而且“实”得比都市中数码般排列组合急速旋转着的芸芸众生更加精彩。这些生活在文明世界边缘缝隙里的人物,各自拥有奇异的故事,如同盘山公路上蜿蜒盘旋着的钢铁“小虫”,渺小脆弱又闪闪发光,折射着人世的生动与悲悯。

所谓匿名,匿去的也是万物之名、世界之名、造化之名。由于失忆,事物的“名”与“实”之间发生了不可弥合的断裂,就像主人公那副摔碎了半边的眼镜,一侧是远焦,一侧是近景,世间的种种在他的眼前产生了奇妙的影像重叠。主人公不得不重新认识身边的一切,并开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感受它们;由此,世界返璞归真,人物也重新回归到一种沟通万物的原始状态之中。

《匿名》展示了极端情境下人类个体退化又重新进化的历程。故事的动机像悬疑小说,主题像科幻文学,然而真正的着力点,却是人对时空、天地、尘世、自我的重新感知。所谓重新感知,首先要抹去旧印象,这是主人公必须失忆的原因,也是“匿名”的深意所在。而文学,正是要同生活中无数的“名”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力求使语言和思维冲破日常生活中那些僵死、疲倦的经验。整部小说书写的,正是“命名”向“匿名”的还原,是日趋麻木的现代人向生命原初体验的回溯与觉醒。匿名是自我渗入天地万物,既然无名,便谈不上从属,身心才得自由。天地万物与工具理性之间的捆绑被斩断了,草木、飞鸟、山间缓缓蒸腾的热气,乃至随骰子转动而若隐若现的命运,都在魔幻式的光晕之中获得了生命,山谷间回响着原始诗歌般的喃喃低语。这是《匿名》一书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一片原始荒蛮之中,它让我们读出了另类的热闹与生机;这热闹比都市里的嘈杂声响纯净千万倍,也有力千万倍。人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倒错,或者也可以说,完成了一种回归——正如小说里反复写到的,不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是意识跟从腿脚,腿脚跟从自然,下脚之处,竟有路原本就藏在那里。这里面有一种原始的诗意、原始的神秘。

显得另类的不仅是这种原始的诗意,更是整部小说。支撑着《匿名》的不是统一连贯的情节,而是烈酒般气味浓郁的语言、敞开到极限的感官以及写作者重新把握世界的思想雄心。《匿名》的语言浓度极高,精密、大胆,并带有一丝梦幻的色彩。王安忆在本书中不断朝着语言的深处掘进,在那些最精彩的部分里,她的叙述已接近呓语状态。在王安忆笔下,语言不再是情节发展的铺路石,而是气氛塑造的主心骨。这是文学语言自身的“匿名”:当纯粹外在的功用不再凸显,语言回归到它的初始状态,并借助其组合拆解的强大张力将整部小说凝聚成形。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内化的、本质的、甚至是仪式性的语言,它的力量来源于自身内部,滋生出通灵般的幻觉,给读者的内心造成强大的冲击,并拉动着小说缓缓前行。

主线情节的淡化乃至断裂,不仅为语言之魅留下了空间,也为更多异质性元素的存在提供了可能。《匿名》中的感官元素往往被放大到极致。主人公自我意识的显隐交替,直接外化于肉体感官:从意义纷杂的“人语”世界,坠入草木低语的原始森林,最终记忆复苏的标志之一则是耳朵重新“向人类的声音世界打开”。再如哑子,失去发声功能的他仿佛获得了感知万物的能力,而直升机的噪音,作为现代文明侵入林窟的象征,又总会在他的记忆中轰然响起。在感官经验同故事推进间的关节转换上,王安忆总能做得巧妙而精彩。如此气氛里,记忆、永恒、时空、生死,这些无比宏阔的关键词在小说中频频出现,如同小说中沉入水底的青莲小村,水草、瓷器、马赛克墙砖比邻而居,各自不过是生命进化史上寻常的一环。

王安忆在一篇访谈中提到,以往她喜欢写生活、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匿名》却较前作有所不同。在我看来,《匿名》触及的是更大更本质的问题,写的是生存,是人与天地、人与自我的关系。的确,《匿名》一书是不太好读的,丰富与深沉决定了它的难度。它本身是一个漩涡,裹挟着万千印象对你轮番冲击,新鲜而又强蛮,向更深更冷处游弋。小说最后主人公溺亡前的幻觉,也正如同一种隐喻:那时,水流、星空、河岸上的游人、童年记忆里叮当作响的环线电车,一切都向他涌来,仿佛浩瀚的时空正在聚合重组。这一切“多么喧嚣,可又是寂静极了”,当他不断下沉再下沉,仿佛要击穿人世经验的河床,便有无数藏匿着的秘密即将显形。

甲虫与莫比乌斯圈

□聂 梦

公元1858年,人们从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那里学到一项神奇的技能:将纸条旋转180度后首尾相粘,甲虫便可以不必翻越任何边界而爬遍纸圈的所有部分,即原本永不相交的正反两面。158年后,在王安忆的小说《匿名》里,上演了类似的情景。

这是一个形而上的故事。主人公年逾花甲,生命被突如其来的绑架和失忆拦腰斩成两段,前一段属于妻子、女儿、外孙和一家民营外贸公司,后一段则被抛进大山里,在相对原始的野境中参与天地的生息,展开人类文明的周期与循环。小说起笔即陡转,上半部如同平行时空,一边是家人抽丝剥茧的搜寻,另一边是失踪者囿于林窟几乎归零的迅速变种。大家各自焦虑,各自奔忙,从此再无交集。下半部写未能达成的归来,写二次进化。原始能力逐渐苏醒后,从小镇到县城,再到热闹的江岸,现代社会的帷幕渐次拉开,回归的氛围愈发浓郁。然而,叙事终因一场意外戛然而止,失踪者彻底隐匿,或者说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循环,只剩下新鲜茂盛的隐喻在他溺亡的水面下再度生长,热闹又拥挤。

作者利用一次错误的劫持完成了时空的扭曲与粘合。主人公也的确有些像甲虫,甚至比卡夫卡的甲虫还要更离奇一些,一觉醒来,一切都不复存在,包括记忆。他克服重重困难向前直线行进,实际上是在更高维度上完成了一次有曲度的运动,让两条各自独立的轨迹结出交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小说家王安忆完成了物理学家永远也办不到的事。她说《匿名》的写作是一次“巨大的野心”,这种形容并不为过。

虽然小说陡转的两端分别联系着城市与山野、荒蛮与现代化,但作者在进行意义重置时并未作出明显的倾斜或宣判,与匿名有关的一切都自然而然地运转在时空和文明的进化周期里。对主人公而言,际遇转变的冲突和对抗理应在他的身上显色最分明,但由于失忆,他不得不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人类用上一季文明的遗迹去开凿下一季文明的壮阔行进中。

在空茫中邂逅的人们,没有名字,也不需要名字。这里听不到太多的人声。无谓的话被俭省了,有谓的话当中无谓的词句也被俭省了,每个人都成了偈语式的人物。一切响动只源于天地。大块大块的议论遍布小说的每个角落,或抽象或具体。在议论中,王安忆展示出一种略带欣喜、略显得意的微醺状态,仿佛是因过于长久地凝视世界、凝视思想而产生了轻微的幻象。她的用词并不晦涩,切换也自然,但仍旧传达出一种强烈的迟滞感,令惯常的文本感受力无处安放。

莫比乌斯圈的叙事难度与完成度,让《匿名》有了许多容易引发讨论的点。小说的新意显而易见,一个文明人返回到原初状态重新进化,这在之前几乎从未被描述过,叙事手法上,这一次王安忆也走得比较远。然而新意并不等同于新变。

有评论者认为,王安忆的写作有远离冒险的保守主义情结。新作《匿名》中,这种保守仍有延续,作者似乎需要通过对顺势关系的把握来获得写作的安全感:小说的前半部分文字节奏缓慢且延宕,大量笔墨用于捋顺枝蔓,为主人公的销声匿迹寻找合理性;进化途中,每一位人物都肩负不同的引导功能,并按照文明演进的顺序依次与失踪者相遇;意外落水后,9段漫长的细碎的呓语试图安抚死亡的突兀和遗憾,帮助结局圆满。种种细密的铺垫与安排,无一不透露出鲜明的王安忆特色——外部世界为个人经验洞穿后方可呈现,鲜有真正的异质性力量介入到文本和作者意图中间来,局面永远在掌控之中,这是作者一以贯之的熨帖和无法割舍对表象的尊重的必然结果。

《匿名》的身份考古学

□王清辉

在我读来,《匿名》很像是一部考古报告,它发掘的不是地底下的文物,而是社会历史积淀下的人的身份。对于身份考古这一诉求,王安忆本人是有高度自觉的。关于写作意图,王安忆直言“想写一种文明的再生,文明的循环和周期状态”,她也提到书中“有考古层”。在主人公被抛到文明社会之外,王安忆先是让他在一个山野中慢慢失去记忆,擦除掉“文明的痕迹和禁忌”,然后又进入到一个相对低层的文明——养老院里,再重新接触人间的生活,“重新地进化一次”。

除了主人公名字被隐去之外,哑子、二点、小先心、白化症少年、麻和尚、敦睦,他们都没有父母给起的名字。没有名字,就没有身份和合法性。王安忆说:“其实,在我们现在的这个文明里面,有很多匿名的东西,因为叫不出名字,所以我们就当它是不存在的。”与其说《匿名》试图通过对这些匿名者的描绘,呈现出一个丰富的、混杂的、生机勃勃的世界,不如说是提供了一种观察社会历史中人的身份的方法,这个方法我称之为身份考古学。在这个意义上,这非但不是一个荒野求生的现代寓言,也不仅是一部身份认同的考古报告,更是一本哲思之书。

《匿名》在写作中和考古报告最相契合的地方就是类型学的思路。划分类型对于考古研究非常重要,根据器物类型变化的研究,可以区分考古学文化的不同时期及不同的考古学文化。比如中国青铜器研究中的标准器断代法,就是选择由铭文即可表明其年代之器,而这些器的形制、花纹无疑可以作为由器形上鉴别、贯串同期之器的标尺。哑子、二点、小先心等人就是王安忆选中的“标准器”,他们都不是随便选中的,他们的出现都标志着主人公不同的进化程度。哑子和他一起“造字”,二点让他发现“语音”,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标准器,《匿名》的内在逻辑才完整:一个人身上有全人类进化的全过程,只是平日里我们意识不到。而如果没有这些“标准器”,《匿名》就成了一部“列传集”或是“畸人传”,事实上,书里着实为每个人准备了一部“列传”,但是好就好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类型”,人和人之间甚至几乎完全无法通约。他们和世界之间没有合法的关系,所以他们对于世界是匿名的。

为了实现作者意图,仅仅找到标准器当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时间。记忆和时间关系紧密,而身份和时间的关系,则往往不被我们重视。事实上,当身份被搁置的时候,记忆消失,日常时间也被同时取消掉了。身份和时间的内在联系反而就此浮现出来。以书中两处对时间的描写为例,一处是在写到杨莹瑛从小女孩“杨杨”到“外婆”的历史变化之后,书中说:“时间被划分成代和代的区隔,因有了人的生活,混沌厘出清白,是人向自然做出的争取。现在,厘出的一线清晰似乎又被淹没,重新混沌起来。那就是,当下的时间忽然静止,过往的则倒流过来,越流越涌,推挤成岩浆似的褶皱。时间在变形,她在这变形中活动,过往的事物迎面而来,有的撞个正着,有的擦肩过去。”另一处是写二点回到林窟时他的牛:“时间也在这些畜类的身体里回溯,人类的说法就是反刍。”说白了,不是时间改变了身份,而是身份改变了时间,至于身份因何而改变,那就是“人向自然争取”的结果。

这不是一般的时空倒置,而是让每一个身份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考古层”,在小说的叙述中,就体现为每一个身份都拥有自己的时间。仍以二点为例,“二点心里是有个谱的,和大多数人,包括他哥哥的谱都不同,但不等于说不如别人的清楚。”如果粗粗看过,以为这里说的不过是二点是怎么找回家的,但是仔细一想,这里写的是二点的记忆和时间。在这个基础上,二点才会把林窟里的主人公叫作“爹”,这是他的身份和他的时间所决定的。

尽管“上穷碧落下黄泉”,但考古学家必须学会直面这样的认识,即他们想研究整个文化系统的愿望是无法实现的,这是考古学的局限。也就是说,考古学无法重建整个文化系统。受制于这一局限,史前考古的独特贡献之一,就是了解文化在文献历史发端之前的发展方式。同样的,《匿名》中的身份考古之旅无法帮我们重建整个身份认同的历史,这也不是作者本来的目标。至少,《匿名》刷新了我们对身份认识的方法论:身份当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历史一层一层作用的结果。值得反思的是,文明的进程时而百世不易,但是社会的变迁时而却会日新月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