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淡淡翠
最近,被一部名叫《叶落长安》的电视剧圈粉了。
虽然这部剧拍摄于九年前,没有现在那些青春爱情偶像剧里天真浪漫的画面,但是它却通过一家人的故事,带给我深深的触动。
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郝玉兰,一生命途多舛,经历了大饥荒、运动、改革开放,小时候被母亲偏心,长大了被丈夫打骂,中年时被子女误解,晚年又丈夫早逝。
可她却坚忍不拔,蹚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为家人撑起了一片天。
有人曾说,世界上最软弱的是“女人”,而最刚强的却是“妈妈”。
从懵懂女孩到头发花白,郝玉兰称不上完美的女人,却是一个足够隐忍的母亲。
如果你对你的母亲,也有着难以解开的心结,不妨看看这部电视。因为,在郝玉兰的身上,有着万千中国母亲的缩影。
理解了她,你就理解了一个母亲的悲欢。
1
郝玉兰的童年,并不幸福。
套用现在年轻人常用的话来说,她的原生家庭,实在是糟糕至极。
郝玉兰是家中长女,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她的父亲是开封豫盛酒楼的大厨师,而母亲则有着极为重度重男轻女思想。
如果日子这么平淡地过下去,玉兰的日子倒也不至于太辛苦,但是天灾人祸之下,个人的命运也如同大海里的一朵浪花,起伏不定。
1942年,河南遭遇百年大旱,很多人因为没有东西吃饿死了,剩下的但凡有点行动能力的人,都在想尽办法逃荒。
玉兰的父母,也决定逃往陕西。
他们趁着玉兰出门给二奶奶送东西的功夫,带着三个儿子走了。饥荒之下,他们第一个舍弃的,就是自己亲生的女儿。
玉兰一路哭着去追父母,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追赶上了他们,而在逃亡的过程中,玉兰最小的弟弟饿死了,还有一个弟弟也被送了人。
来到了陕西,玉兰一家才发现,原来这里的日子,也不好过。
可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只能咬牙坚持。在孤独无助的时候,玉兰总是想起二奶奶对她说过的那句话:“只要肯吃苦受罪,就能过上好日子。”
这句话给了玉兰莫大的希望,也在她往后的人生里,一次次带给她坚持下去的勇气。
平静的日子过了没多久,一个名叫白老四的中年男子的出现,彻底扰乱了玉兰的生活。
白老四是一家杂货铺的老板,虽然比玉兰大二十多岁,但是他看中了玉兰,愿意出50块大洋买了她做媳妇。
对一个食不果腹的家庭来说,50块大洋意味着什么?果然,素来重男轻女的母亲一下就心动了。
玉兰刚开始死活不同意,但是拗不过母亲,也无法父亲的无奈置之不理。
于是,十六岁的她勉勉强强坐上了花轿,成了两个孩子的继母。
从最开始的哭闹反抗,到最后的慢慢顺服,玉兰的外表变得看似温顺了许多,但是在她的内心深处,始终都是那个不服输的女人。
尤其是,她始终记得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
接二奶奶来过好日子、给父亲在西安最繁华的地方开一家豫盛大酒楼。
2
白老四是个好男人吗?
在玉兰刚嫁给他的时候,他实在称不上一个疼老婆的好男人。
玉兰不同意洞房,他就打她;玉兰不做饭,他也打她;觉得玉兰对孩子们不好,他也要打她…..
这要搁到现在,谁能忍受这种动不动就被打的生活?
但是在当时那个环境下,就算玉兰再要强,也选择了一次次原谅和忍让,更何况,她还是被自己父母亲手卖给白老四做媳妇的。
后来没几年,物价飞涨,时代突变,白老四的杂货铺没了,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一家人的生活彻底陷入了困境。
白老四看着一家老小等着吃饭的嘴,一筹莫展,整个人的精神也垮了很多。
这时,玉兰再一次展现出了一个女性特有的柔韧坚强。
没钱吃饭?那就去想方设法赚钱。
她挺着大肚子偷偷跑出去帮人拉车,赚取微薄的收入来贴补家用。
直到这件事被白老四撞见,他才第一次深深被身边这个不离不弃的女人感动。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他对玉兰再也不是非打即骂。
即使在这样困顿的生活里,玉兰也依旧保有一份难得的善良和纯真。
在遇到来西安要饭的梁老汉爷孙俩时,玉兰不仅给他们送了吃的,还好心收留了他们,当梁老汉去世后,又把长安当做亲生儿子一样养大。
玉兰始终坚信:只要人活着,肯吃苦,总有过上好日子的那天。
可当她回去看二奶奶,告诉她自己已经过上了好日子时,二奶奶却在临终前对她说:“苦日子还会回来的,人生下来就是吃苦的。”
苦日子真的还会回来吗?
玉兰也不知道。
但是她知道,如果自己不咬牙坚持,她身后的这些孩子们,就要和她小时候一样吃苦。
为了孩子们,她只能坚持到底。
3
作为一个母亲,郝玉兰是“失败”的。
她一共生了五个孩子,养大了四个,可这四个孩子,却个个都觉得自己在母亲那里受了委屈。
作为家中长女,玉兰从小就是在母亲的重男轻女下长大,自然深知不被母亲重视的辛苦。可是,她却让自己的女儿莲花,重复了自己童年的阴影。
莲花是玉兰生下的第一个孩子,从小就帮着玉兰照顾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玉兰却让莲花辍了学,后来又为了一家人的吃喝,把莲花送去了舅舅家看孩子。
在舅舅家寄人篱下,动不动就被舅妈骂,莲花受尽了委屈。
她的心里是恨玉兰的,恨她偏心,恨她重男轻女,恨她为什么要把自己送到舅舅家。
后来莲花长大了,家里的条件也好了,白老四把莲花接回了家。玉兰却因为想让莲花去下乡,再次在女儿心里埋下了隔阂。
就连丈夫白老四也不理解玉兰,冲着她大喊:“你为啥非得跟俺莲花过不去?!”
儿子东京呢?因为孩子多吃不上饭,玉兰无奈同意了父亲把东京带走的决定,也让儿子深深记恨了她。
因为玉兰对长安格外照顾,也让东京深深误会了母亲:“我不是你亲儿子,长安才是你的亲儿子!”
当年迈的玉兰听到儿子哭着说出这句话时,她这才明白儿子这些年心里压抑了多少委屈。
二女儿槐花倒是没有辍学,可是玉兰对她那种“心比天高”的性格始终不解,母女俩因为槐花的感情归属问题,也大吵了一架。
至于小女儿牡丹,和哥哥姐姐们相比确实没有吃太多苦。
可是因为牡丹的恋爱问题,俩人差点断绝母女关系。后来在莲花的劝说下,玉兰无奈妥协,同意牡丹嫁给自己并不看好的吕林。
从这方面看,玉兰的的确确是失败的。
可是,在那个风起云涌,好好活着都是奢望的时代,玉兰无法顾及到每个孩子的情绪。
人人都怨她,觉得她不是一个好母亲,但却没有人看到她坚强外表下的心酸。
玉兰不爱莲花吗?
如果不爱,她就不会同意莲花和长安结婚,在他们结婚时把他们赚的钱全部存起来给了小两口;后来在长安厂子出现问题,两个人出现感情危机的时候,又站出来力挽狂澜,拯救了他们的小家。
玉兰不爱东京吗?
如果不爱,她就不会同意东京和乡下的儿媳妇结婚,又在儿子儿媳回城后,给他们提供住所,想方设法带儿媳赚钱,改善一家人的生活。
玉兰不爱槐花吗?
如果不爱,她就不会独自一人时牵挂那远在天边的女儿,还有想年纪大了时候,陪槐花作伴的打算。
玉兰不爱牡丹吗?
如果不爱,她就不会强烈反对牡丹嫁给一个“混混”,更不会在牡丹生活出现大变故时,召集一家人一起给牡丹支持和帮助,带她闯过难关。
玉兰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们,只不过她的这份爱,隐藏在鸡毛蒜皮、柴米油盐下,深沉,也隐忍。
4
其实在整部剧中,没有一个完美的好人,也没有一个纯粹的坏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好的一面,也有让人恨得牙痒痒的一面。
一如玉兰。
当玉兰把儿子送走,又让莲花辍学去舅舅家看孩子的时候,很多人都在骂她“偏心”“心狠” “自己受过的罪还要让女儿受”。
一直到大结局,大林(玉兰的继子)跪下哭着说:“这些年,您受苦了,妈。”
我们才理解了玉兰的不容易。
哪个女人不想做一个温柔似水的母亲呢?孩子哭时,给他拥抱;孩子害怕时,给他鼓励;孩子受伤时,给他安慰……
可是,在生活的坎坷面前,光是好好活着,已是万难。
或许,每个孩子都像大林一样,只有自己长大了,成了家,经历了生活的风吹雨打,才会明白为人父母的责任有多大、担子有多重。
就像剧中的玉兰,宁愿被孩子怨恨,也要权衡利弊做出艰难的决定。
她可能算不上一个完美的母亲,但她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女人。
(本文系作者原创首发,抄袭必究)
作者简介:淡淡翠,山野草木,煮字为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