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这个名字最近真是一语成谶,引发了一场波及整个亚文化圈层的战役。在吃瓜之余,该事件引发的许多问题也很值得关注,比如小圈层间采用的不合理的方式来攻讦对方是否会毁掉整个亚文化圈的生态?从诞生之初就以“边缘”“小众”自我定义的亚文化圈是否是完全的“法外之域”、是否真能脱离大众文化所培植出的道德的规训?作为偶像是否要为一切的粉丝行为负责?小的圈层和大主流文化之间该如何更良性的互动?一个个小圈层是向文化的边界开拓的毛细血管,他们能否良性地运转,并不断输送最鲜活的血液到主流文化中,更关乎到整个文化肌体的健康。
澎湃新闻梳理了肖战事件的时间线索,并就其中引发的值得讨论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也就部分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邵燕君。
《陈情令》剧照,肖战 饰 魏无羡
肖战事件始末
2月24日13时——“《下坠》”
肖战的粉丝、微博用户@迪迪出逃记 发微博称,她在AO3和LOFTER(AO3全称为Archieve of our own,是世界上最大的同人小说数据库之一,LOFTER则由网易出品,是中国最大的同人创作社区)发布的同人文《下坠》的最新连载中,发现肖战被设定为患有性别认知障碍的发廊女,王一博是与之恋爱的高中生。
2月26日下午——“举报”
肖战唯粉@来碗甜粥吗与@巴南区小兔赞比首先对同人文《下坠》及其作者进行攻击,义正言辞认为《下坠》涉嫌对艺人的污名化,且传播色情内容。随后他们起草了举报信,集结了一大批粉丝,将《下坠》一文的作者及其他CP粉写手“一网打尽”。作为证据,唯粉在举报信中一并附上了AO3的官方网址。
肖战粉丝也随手科普:如果外网流量过大就会“自动被锁”。同时明确向CP粉宣战:如果AO3翻车,那么主要原因是涌进去太多CP粉看《下坠》,并且指点同人文爱好者,“亚文化圈要有小众的自觉”。
2月27日——“同人网站被锁” “227事件”
截止到2月27日晚上,肖战粉丝的几次实名举报初见成效,Lofter平台大量文章被锁,许多创作者也开始隐姓埋名,暂时“跑路”。A03百度贴吧、官网、B站同性内容被封。
2月29日——“抵制肖战”
作为“227大团结”的延续,大家涌入OlAY、蒙牛、雅诗兰黛的微博或者商品销售直播间与和肖战有关的影视、综艺剧界面进行留言,#抵制肖战#冲上热搜,各大品牌的社交媒体账号被“抵制肖战”刷屏,在电商平台购买过肖战相关产品的人要求退货。随后,主播李佳琦在3月1日晚间的直播中,临时撤下了一款由肖战代言的OlAY产品。“豆瓣”也被波及,肖战相关影视剧被刷低分。
3月1日——“弃车保帅”“理智追星”
寡不敌众的肖战粉丝“弃车保帅”,将@巴南区小兔赞比,她作为首先发起举报的人随后删空微博。
当天,肖战工作室发道歉声明,呼吁理智追星。
3月2至4日——“余波”
名人们暗搓搓站队,哈文转发了一篇关于肖战粉丝和A03的文章;常怼小鲜肉的编剧汪海林说自己早就预警过;于正点赞关于偶像失声;马薇薇发表“立正挨打”言论……
《诛仙I》剧照,肖战 饰 张小凡
耽美同人题材使用真人形象是否合理?
此次肖战事件的导火索就是同人文《下坠》的最新连载中,将真人爱豆肖战被设定为患有性别认知障碍的发廊女。邵燕君团队在其主编的《破壁书》中解释过的两个二次元的概念——RPS(RPF)。
RPS是Real Person Slash的首字母缩写,意即“真人耽美同人”,以真人的形象为出发进行的同人写作一般称作RPF,Real Person Fiction, 即“真人同人”。RPS和RPF的重要区别,是RPS通常描写的是同性人物之间的互动和感情,而RPF并没有对人物性别和性向的规定。以肖战为例,在《下坠》中,肖战的形象是他在高中时告白男生失败,导致他有了性别认知障碍,认为同性的恋爱是不对的,因而强迫自己变成女生人格,后来和高中生王一博的恋爱,用的也是女性人格。所以网友们认为《下坠》不是严格意义的同性之爱。所以《下坠》更符合“真人同人”(RPF)的人物设定。
“广义的RPF通常以名人在公众媒体中的互动,以及出现在报道和访谈中的信息,来想象两人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造虚构内容创作小说,并在粉丝圈中流传。这种同人通常以演员、歌手、其他偶像明星、体育运动员最为常见,也有想象政治人物、学者和其他文化名人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来,RPF的粉丝对于真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和关系也并不必然特别在乎,或者会强行贴合自己的想象来解读。”《破壁书》中这样解释“真人同人”的设定。
“真人同人”与“真人耽美同人”从诞生之初就需要顾忌到当虚构的这个文本从小圈层流动到主流文化,很有可能因为对人物关系的想象惹怒涉及到的真人,并进而引发侵害名誉的案件。
且即便在同人圈中,RPS也有很强的禁忌性和争议性,地位比较边缘。此次事件的主角之一——大型综合同人档案馆网站A03的创办
组织二次创作协会(OTW )的服务条款中也写道:“真人同人的创作行为本身不构成人身骚扰,但是,禁止任何作品内容宣传、怂恿针对真人的实质性伤害,这包括且不仅限于死亡恐吓及要求读者对某个特定人群进行骚扰的行为”。
即如同所有二次元小圈层一样,大家在小文化圈中用一套自己的“黑话”自娱自乐,一直都是被小圈层中的人默许的,但从始自终都要提防着一旦流入到主流文化中需要接受“审判”时可能遇到的一切问题。
成也“人设”,败也“人设”:肖战是否要为一切埋单?
我们回到饭圈,首先,和同人圈一样,饭圈也对肖战进行了再创作,饭圈喜欢的、或者说在追星的过程中被自己和娱乐公司不断强化的都是肖战的“人设”:比如他很暖男、很阳光,照片都要加上阳光融融的滤镜……如邵燕君谈道的:“爱豆的这个形象本身要让渡一部分的亲密关系给粉丝,这是他们的契约,让渡的这部分亲密关系里就包含了一定的想象力空间。同人写作也是如此,即其为什么有合法性?就在于她们认为是根据人设来进行同人的写作,而并不是针对真人的写作。这是我们在二次元中进行讨论的一个基础。”
《庆余年》剧照,肖战 饰 言冰云
从真人肖战到“爱豆”肖战拢共分几步?
让·鲍德里亚在“超真实”曾提出符号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最初符号是基本现实的反映,到第二阶段符号遮蔽和颠倒了基本的现实,第三阶段符号甚至遮蔽了基本现实的不在场,最后一阶段符号与任何形式的现实都没有关系,它是其自身的纯粹拟像。”以这个理论套用到爱豆身上,我们某种程度上可以将肖战的爱豆形象理解成一种区别于其明星、演员的身份之外的、已经被粉丝高度再创作了的符号。
当然,爱豆的人设也并不完全是粉丝自己的事儿,很多娱乐公司在推出自己的明星时会参考饭圈和同人圈的这种娱乐趋向,当然他们也注意到粉丝经济强大的购买能力而主动投其所好,主动组CP,比如肖战和王一博,朱一龙和白宇,最初都是“捆绑销售”,这就是娱乐公司在明里暗里地引导粉丝,被称为“官方卖腐”。这可以说是亚文化的“出圈儿”,亚文化在流动中,逐渐被主流文化的审美接受、认同。饭圈因为夹在其中,基数庞大,又和商业主流逻辑嫁接紧密,成为一个非常大的圈层。
至于在饭圈中通行的“粉丝行为,偶像买单”准则,与其说是用来约束偶像,不如说这是饭圈在说给自己听。毕竟维持一个庞大的饭圈有序运转,无法倚仗一种类似法律的强制约束,“一切都是为了哥哥”则成了饭圈的一种“乡约”,粉丝以偶像的名义进行各种宣传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粉丝群作为一个共同体也得到展示,当收到正面反馈时,这种所有人与有荣焉的被肯定的愉悦会加强整个群体的粘合力,粉丝们事关尊严和荣誉的责任感也会被加强。当然,与正面回馈相反的,在这个粉丝和偶像构成的共同体中,一旦营销不善,偶像的形象被认为是遭到抹黑,所有的粉丝也难辞其咎。
现在发展到事情的收尾阶段,似乎亟须找到一个人来为一切事情埋单,作为被讨论的“正主儿”肖战,当然被推到最前面。如马薇薇就在微博说:“唉,真诚的说一句,粉丝挨打立正,正主出来说话,别无他法。”其实如上所述,在整个饭圈和同人圈的再创作中,到处充斥着的“人设”和想象,其实已经与肖战本人的身份相去甚远,饭圈自有其一套逻辑缜密的运行程序,在事发后,几个“始作俑者”的粉丝也是被饭圈除名,而肖战本人从始自终都只能束手无策地沉默。由此,肖战的人设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存在能多大程度上去干预、甚至颠覆其饭圈的这个想象的共同体,其实是有待商榷的。
娱乐公司暗度陈仓,将亚文化圈一套成功的体系嫁接过来,甚至有时直接攫取人家的胜利果实,当然是尝到了名利双收的喜悦,自然也要承担一切失控时,三次元面对另一套体系束手无策的痛苦。爱豆与人设当然是一条成功的捷径,肖战成名之迅疾就是一个明证,至于这个本来就是粉丝提炼出来的想象的人设能走多远,怕是并不由真人肖战所能决定。
“升维打击”——可能颠覆亚文化圈根基
肖战的这次风波牵涉众多,许多亚文化圈层如饭圈、同人圈、游戏圈等都被扯了进来,谁胜谁负并不重要,此次事件中最让人惶恐的在于手段——肖战粉丝攻击同人圈时选择了以三种方式举报,愤怒的同人圈反击时选择当黑粉、刷恶评的流量战。原本二次元的事情全部诉诸三次元的手段,可以说是一次互相的“升维打击”。
肖战去年还参加了歌唱类节目
本来以“小众”“边缘”等为先天基因的亚文化圈层当然也分三六九等,有人数众多实力强大的比如饭圈,自然也有势单力薄者,比如上述的在同人圈中的“真人耽美同人”,则是非常细分的小圈层。肖战的饭圈“好心科普”时也说到:如果外网流量过大,一些网站就会“自动被锁”,如果AO3翻车,那么主要原因是涌进去太多CP粉看《下坠》。说到底还是财大气粗的大文化圈层太熟稔他们捏在手里的流量工具,随着曝光度而来的,一些原本自娱自乐的小圈子必然会放在大众面前被严苛的大众文化培植出的道德观、审美观来审视,一旦被盯上并被有意干预时,这些小圈层将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我们为什么要珍视这些小圈层,并不仅仅因为它们是一群群志同道合者的乌托邦,更是因为无数个这样的小圈层如毛细血管一样在开拓着我们文化的边界。
如邵燕君老师谈道的女性向的亚文化圈对于女性欲望、女性表达空间的开拓几乎是颠覆性的,主流社会里男权独大了几千年,并潜移默化在一切文化秩序中,女性向的出现必然是不受欢迎不被认可的。“小圈子里终于有了一个地儿大家能够坦诚面对自己,挖掘欲望,去探索各种表达的可能,她们肯定是想自己默默呆着的,一直比较注意和大众的界限,以免引起大众的关注和抨击。这次应该也是并不想爆发,只是被掀桌子了。”
发展到现在,我们的确很难在这场持续很多天的明争暗斗中看到胜者。这个事件似乎也凸显了各个小圈层之间对话的艰难,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小文化圈中,有一套自己的“黑话”,不试图对圈层外的人解释、彼此相互不通融,遇到愤怒的点便并干戈相向,并最终用了大众的解决办法,最后明显是两败俱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