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太史公云:“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此言有理,然非仅富而仁义附焉也,与其曰人富,莫若言循人道方使仁义附之,盖可谓商业之道。
——《商道》
拿到这本书时,是一本大部头,简单地看了书,一直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内容,会怎么写能有六百多页的内容。我猜测书名是《商道》,会不会是枯燥难懂的工具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看下去就太乏味啦!然而,打开目录,却发现是一本小说,难道是通过一个故事,来向读者传递什么是“商道”吗?那又是怎么传递的呢?我怀着好奇心,用了三天的时间读完它,发现了商道的真谛,通俗地来说,原来赚钱并不只是赚钱,它也有属于这个领域的境界与哲学。
《商道》这本书是韩国小说,一经出版,销售数目突破了200万,成为了韩国发行史上的奇迹。小说主要说了19世界的朝鲜巨商林尚沃从一个卑微的杂货店成长为天下第一商的真实故事,其中作者崔仁浩运用了虚与实相结合的手法,将经商之道娓娓道来,随之衍生出做人之道,对商道与商术做了独特无比的诠释。
《商道》被许多著名商业人士誉为“参悟商业最高境界”的奇书,三星电子前首席执行官尹钟龙说:“这部小说不仅对广大经营者,而且对那些梦想成功的创业家,以及那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商道》为如今的企业家们树立了一个应该如何经营和如何对待人的典范。”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说:“林尚沃的‘商道’从始至终就是贯穿应怎么做生意。他的故事给我的启发是要做好生意,最重要的不是积累金钱,而是积累信誉,积累人心。如果你真正拥有了人心,也就有了钱。”
在小说中,石崇大师给了林尚沃三样东西,不到关键时刻,不能打开,分别是“死”字、一封信还有一个刻有字的杯子。这三样东西分别在林尚沃的三次人生危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商道的精髓也正是围绕着这三样东西展开。那么《商道》这本书到底有着怎样的经商境界呢?下面让我带你解读:
境界一:一个“死”字,通过死亡的“无”才能得到生的愉悦和存在的“有”。林尚沃带着5000斤人参与朝廷使臣一行,离开汉阳,前往北京。在北京人参的价格一般是一斤25两,可是林尚沃手里掌握着人参交易权,几乎所有的人参都已被他垄断,他觉得打破长期惯例的机会来临,于是,他以一斤40两的价格出售。可是他的做法受到了中国商人的联合抵制,林尚沃的面临着两难的境地:如果林尚沃单方面要求接受人参的原价,那么就意味着要林尚沃挂起白旗俯首称臣,但倘若林尚沃拒绝这个条件,那么中国商人就会停止一切交易,来迫使林尚沃把带来的人参原路运回。这两个选择对于林尚沃来说都是一种破产。
这使林尚沃陷入孤立无缘,面临着自取灭亡的最大危机。这时林尚沃突然想起来石崇大师说的话:“你这一生,将遭遇三次大的危机。每次危机来临,你都设法克服它,否则,你就会在一朝一夕之间招来灭门之祸。”
林尚沃想起了“死”字。林尚沃明白了“死”字的含义之后,将人参的价格从之前的一斤40两涨到一斤45两,还在5000斤的人参下面架起了火,这一举动震惊了中国商人,中国商人视人参为贵,阻止了大火,以一斤45两的高价买下所有人参,使得他度过了这次危机。
【必死即生,必生即死】:只有抱定了必死的念头,即可求生,好歹都要求生,就只有一死。“死”字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含义呢?
有人登上了百尺竿头,既不能上,也不能下,处于只能乖乖等死的境地。这个人该怎么下来?
这个人是下不来的,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
中国古时候有一位禅师叫石霜和尚,这句“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正是出自于他。在百尺竿头上继续往前走,这样就会使十方世界尽收眼底,换一个角度来说,求生的解决方式就是,在断崖上再往前走一步。
林尚沃之所以能度过这次绝境,正是参透了“死”字。能够使人摆脱死亡的也只有死。虽坐在百尺竿头的顶点,但不能让死亡退却的。一个“死”,让林尚沃度过生意上的危机。但此“死”字有绝非仅局限于商业。一切政治、一切宗教、一切艺术,人类社会所有的一切只有抛却自身,通过死亡的“无”才能的得到生的愉悦与存在的“有”。
184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原本执行死刑的他,在“死”的边缘上幸运之神降临——在行邢之前的一刻被改判成了流放,那一瞬间的改变,让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如斯威格描述他“他清楚,在这一秒钟,他成为了另外一个人,那个在千年之前,站在十字架前的人。。。他的目光,依然陌生,深深沉入内心。在他歪斜的嘴唇上,挂着卡拉马佐夫那蜡黄的笑。”死亡在面前,世界变得很大,畅想无边,怜悯之心,结果在想象之外。
在这里,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历了这一凝重的一瞬间,带给他的不仅是活命,还有庆幸:那是一种经历了大难,还有机会去拼搏,去争取未得到的东西,意志经过锤炼,变得更有韧性,穷则变,变则通,天无绝人之路。当听见那一刻命令的发下,他也体会到了通过死亡的“无”才能得到生的愉悦和存在的“有”,更多给人的历练是使其知晓珍惜来之不易的重生机会,还有冷静。
人总是对危机有天然的判断能力,对“死”也是会本能般的逃避;总是对死亡工具,对未知的事情心怀恐惧,而有时的突破瓶颈就在于你气度与勇敢,最后的柳暗花明也正是你的鉴定赋予你的。
一个人说“山即山,水即水”,但等他有所醒悟,他就会说‘山非山,水非水‘,待他终于彻底大悟,他又会说‘山即山,水即水’,这时,他的境界以不同与往。这时的山依旧是山,但已不复以往之山;这时的水依然是水,但已不复以往之水。经历过“死生”之人,正是有这样的的眼界与气度。
境界二:一封信,里面的“鼎”字,同时将财富、地位、名誉集一身,这是违背天意的事情,必遭上天重罚。革命造反派洪景来为了聚拢力量,将视角瞄向了林尚沃的身上。洪景来伪装来到林尚沃的身边当伙计,设下阵仗救下林尚沃,成为林尚沃的恩人,并将一青铜打造的鼎送于林尚沃。具有慧眼的林尚沃也识别了洪景来的来意,如果林尚沃帮助洪景来,起兵失败面临的就是天下无出其上的重罪,但若不答应,知道实情的林尚沃也留不了活口。
第二次危机在浑然不觉监再次接近林尚沃,林尚沃的耳边又响起了石崇大师,那张纸上写着什么?是一个“鼎”字,林尚沃最后死里逃生,不但没有选择帮助洪景来,而且也没有威胁到自己的性命。
【鼎折足,覆公觋】:鼎脚断而献给天子的食物被倾覆,指身处帝位之人治理国家不力而使国家处于危险之中。那么这个“鼎”字,又有怎样的玄机呢?
鼎之轻重不在于本身,而在于仁德的大小,后来,林尚沃在拜访金正喜回家的路上,看见野鸭翱翔徘徊于天野之上,这林尚沃突然醒悟,最终,林尚沃将洪景来送给自己的青铜鼎切断了一只脚,让洪景来明白了他的意思,做到既没有跟随洪景来的反派,也没有将实情说出来。
书中的“鼎的轻重”即“问鼎轻重”,出自《史记》中的《楚世家》王孙满的话“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后来“问鼎轻重”延伸为成语。王孙满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天下在于德而不在于鼎的本身,现在周朝虽已衰败,但还未到灭亡的时候。当时楚庄王问完王孙满的鼎之轻重之后,鼎就成为了帝位的象征。鼎革也就是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的意思。
石崇大师给林尚沃的“鼎”字,用金正喜之口告诉林尚沃:不管是谁,都会有地位、财富、名望三种欲望。就仿佛金正喜、林尚沃与洪景来这三个人物,金正喜希望成为天下第一巨儒,是追求“名誉”的人;洪景来想的是推翻腐朽的王朝进行天翻地覆的鼎革,是追求“地位”的人;而林尚沃是渴望成为天下第一商,是追求“财富”的人,所以,金正喜是“名誉”的化身,洪景来是“地位”的化身,林尚沃是“财富”的化身。
然而,如果一个人拥有了名誉还追求地位或者是财富,就好比“鼎折足,覆公觋”,这是要违背天意的,就好比是林尚沃是拥有了财富的人,如果还觊觎地位权力,那也是违背天意的,肯定会遭到上天的惩罚。
吴军博士在书《见识》中表达了他的观点,“我做事的诀窍恰恰和大家想的相反,就是少做事,甚至不做事”当然,很多人都会怀疑,每天的事情那么多,这件事情应该做,那些事情也必须做,怎么可能不做呢?吴军博士又讲了一句话:“这是因为你已经陷入了常人的思维模式,你说的那些事情如果不做的话,难道天还会塌下来吗?”
有时,人之所以在不断地往极端的方向前近,只是野心蒙蔽了双眼,看待自己的身份处于不一样的地位,那么衡量自己的水平就放在了很高的位置,其实,原本的位置也是你经过努力换来了,不知足的欲望使你无法欣赏自己,也无法体会到原本拥有事物上的幸福与满足。
境界三:一个杯子,戒盈杯,“戒盈祈愿,与尔同死”——越想倒满它却反而什么都不剩,到的七成满就能留住。朝廷以“僭越之嫌”的罪名将林尚沃革职罢官,然而真相却是,林尚沃为了义气友情,将曾经平西大乱的头目之一李禧著的女儿娶为小妾,作为掩护,保护曾经挚友的女儿松伊,可在守护松伊的过程中,林尚沃却对她产生的男女爱慕之情。后来,林尚沃被朝廷流放,朝廷的举动无疑是要给林尚沃一个警告,对于松伊的处境,林尚沃又陷入苦恼。
不久,一个官兵来巡视林尚沃的流放情况,在吃饭的时候,官兵看见摆放在柜桌上的杯子,拿来用之,却发现这杯子如果把酒倒满就会空空如也,但如果不到满,就不会消失。林尚沃正是看见了这个神奇的现象,追之溯源,终于知晓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个问题,也领悟了这辈子的秘密。
【逐鹿子不见山,攫金子不见人】:追鹿的人目中无山,握金的人目中无人。藏在杯子里的秘密
对于林尚沃而言,林尚沃的前大半生都在追逐“鹿”,却看不到山,严重所看见的只有利与损,而看不见真正的面目,要想把这世间万物看个明白,只有抛开鹿,看见山;只有舍弃钱,才可以看见真实的人。
一旦到满,杯子里的酒就会消失得一滴不剩,而只倒七成满得杯子里的酒就会完好如初。而且,如果贪心不足,非要强行把它倒满,杯子就会变成无底洞。
杯子内壁有着“戒盈祈愿,与尔同死”的字样,贪得无厌却反而一场空,人生得一切欲望正像这杯子一样:越想倒满它,却什么也不剩,变得一无所有;反之,倒的七成满就可以把欲望留住。石崇大师将戒盈杯送给林尚沃就是为了告诉他:一切悉得之日,正是退让之时。
庄子在《养生主》一章中开篇讲了这样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已有涯随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其意思通俗的理解就是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如果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注定要失败的,但若已经知道这个事实还要去做,失败是肯定的了。其中理解的精髓都汇聚在两个字“舍弃”。
石崇大师给林尚沃的戒盈杯,要讲的也正是这个意思,人有一个弱点,就是见到利益不得放弃,可往往这样的后果就会反噬其身,人生的秘诀在于做减法,而做减法的关键就是能够跳出一般那人的思维模式,找到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然后下定决心把那些事情放弃掉。
对石崇大师给予林尚沃的三件锦囊,便是要告知他在商业,又不止于商业的勇气、知足与智慧。
我很喜欢林尚沃父亲的话,“做生意的目的,得人胜于得利,人才是做生意能够的得到的最高利润,信用是做生意能够得到的最大资产。”
生意就是人,人就是生意。
欢迎关注我#一个爱写作的虫兑#,我的世界其实很酷哦!
个人简介:准大二在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可爱女孩/你永远都不知道她下一篇要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