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诗文鉴赏 >

诺贝尔作家作品介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年老的人拥有死亡,年轻的人拥有爱情,

爱情可以拥有很多次,死亡却只有一次。"

——《睡美人》

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凭借"他在长篇小说代表作《百年孤独》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能力,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幻象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陆的生命与斗争。"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3年后,他居然放弃一贯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而选择用庸俗"仿写"欧洲艳情小说的方式,写就一本被后世誉为"爱情百科全书"、"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至今熠熠生辉。

这本写于马尔克斯站在功成名就后与"老人"门槛前的"爱情小说",看似极为复杂却简略克制地,以他父母的真实奇幻爱情为底料,加入他大半生对人生与人性本质的深度思考结晶而成的"故事"。

本身就带着极为复杂矛盾似"云深不知处"的多层呈现模样:

一层是,跨越得不到而躁动的51年九个月零四天,执着的"爱情";

一层是,洗净美满不幸福平淡如水的"稳定"婚姻后,勇敢追寻缺失激情的"爱情";

一层是,越是"集邮"放荡,越是求之不得,就越要"得到"的"爱情";

以及,数不清,写不完,却执着处处呈现,笔笔带过的"人世间所有爱情模样"的百态世情。

但,越是让所谓"爱情"铺满填充这个故事,却越发感到空虚,甚至越发感到有一种接近死亡的阴霾,最终那种似身处闹市突然停下的极致孤独开始袭击每一根放松欣赏故事的心。

是的,我总认为一个作家的作品,总是和他的人生背景与创作时期,及身处之地的大环境与时代是密不可分的.

前一刻的《百年孤独》还极尽博大而有壮阔喋血引而不发的意味,后一刻这种"玩笑式"的返璞归真,真的只是一个"准老人"絮絮叨叨在讲述人生故事的平淡吗?

就像大多数读者和评论家们聚焦的故事里人物及行为所带来的"三观"探讨与世情百态的评价一样。

于我而言,让作品里的故事回到作品本身的大背景之下,那个跨越了19世纪到20世纪的共和国时期的加勒比海岸边的城市里,去看待这个故事,才是"完整"的。

于是,标题里的"霍乱时期"成为现实残酷的黑暗混乱世情下共有的"爱情"写照,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去看待《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故事,或许会带给你我一些其他角度的感悟。


爱而不得的躁动,死亡前的执着之爱极端的爱与欲,是人世间最常态的原貌

1955年,经历哥伦比亚内战被迫辍学,被"赶出"国家,查封"饭碗",困在欧洲的马尔克斯,在窘迫之下,匆匆出版了个人第一部长篇小说,批判文化歧视,精神入侵的《枯枝败叶》,从此走上文学之路。

此后多年,历经种种被迫流离异国的悲愤,直面欺压的反抗与趋于"责任感使命"般的国家未来思考之后,终于把处女作的蓝本升华,完成《百年孤独》这部鸿篇大作,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

金钱、荣誉与爱和幸福家庭,都一一得到满足的"准老人"马尔克斯,此时的雄心壮志或许开始慢慢趋于平静,洗尽铅华留下来絮絮叨叨的思想沉淀,即使显得"平凡",但那被"欧洲艳情小说"包裹的故事里,披着"爱情"的外衣下,是看尽世间繁华后思考的娓娓道来。

于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看似充满魔幻而充斥着阶级和现实冲突的阿里萨和费尔米娜的"初恋"故事,成为马尔克斯独特的纪念父母爱情的"协奏曲"。

在那个刚刚建立"共和国"雏形的国家,看似因为幻想破灭而失败的爱情,其实被深藏的根源是阶级难以跨越的残酷现实,以及藏在人性中冰冷理性而"可能"不自知的利己抉择。

即使被美化为诸多相思、追逐和朦胧暧昧的浪漫,而让人遐想连篇的爱情"手法",但被堆叠至"高处不胜寒"的巅峰,即将结果之时,两人的"美好"重逢,就被直转而下的一眼,突兀"发觉自己上了一个天大的当"而打断,于是带着寒意的六个字:"不必了,忘掉吧。"结束了阿里萨的梦与幸福。

于是梦想败给现实,阶级仍旧不可跨越,何况,连作为砝码倾倒的矢志不渝的爱情都没有。

此后的故事,与其说是人间"百科爱情"展览图,不如说是马尔克斯试图去触摸和描绘尽这个充满着封闭、混乱和黑暗社会里的"救赎之路"。

就像他对自己未来人生的"宣战":

"死亡让我感到的唯一痛苦,便是不能为爱而死。 "

是的,或许生在那个霍乱时代本就是悲哀的,是命运的不公,但或许"爱情"可以救赎人心与人性,以及给予挣扎在苦痛现实的人们一剂强心的"解药",虽不能根治,但可以得到继续坚持下去的力量。

正如:

"主角"阿里萨对费尔米纳至死不休的"执着之爱";

乌尔比诺夫妻之间平淡中透着亲情光辉的世俗之爱;

阿莫乌尔的生死之恋;

费尔米纳表姐的跨越二十岁年龄的"不道德"之爱;

以及被大家或津津乐道,或鄙夷的阿里萨的"622个情人"之情等等。

这些看似被挑选而来的极端的爱与欲的千面"爱情"模样,其实在被马尔克斯设计放在这样一个"霍乱"时期的社会里的那一刻,就转身成为了真正的人世间最常态的"爱情"原貌了。

很显然,在那个朝不保夕的时代里,或许唯有这千般极端的"所有爱情"的一一呈现,才是对抗或许下一刻降临的死亡的"唯一"方法。

于是借口与安慰上演:

"爱情的王国是无情和吝啬的,女人们只肯委身于那些敢作敢为的男子汉,正是这样的男子汉能使她们得到她们所渴望的安全感,使她们能正视生活。"


霍乱时期也要有"爱"属于时代旋涡之中的"孤独"抗争

1982年,哥伦比亚发生地震,"功成名就"的马尔克斯却选择立刻回到祖国。

此后数年潜心写作,遂成就这部本人口中:"一个老式的幸福的爱情故事。"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故事。

故事背景的跨度是19世纪与20世纪相交的半个世纪,参考对照现实的那个"共和"时期的哥伦比亚,不仅历经党争内战的"千日战争"的战火洗礼,更是被分裂国土。

甚至即将在经济发展起飞之时,却被英、美大肆掠夺财富夹击而促使再一次的经济破坏而引发超大危机。

照应故事里,可想而知那个时代的人们大多数不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困苦不堪,即使是从巴黎进修回来的,"显赫"的卡萨尔杜埃罗侯爵府的乌尔比诺家族世代居住的宅邸,也无法在内战的浩劫中独善其身。

上层的人们也难以维持"安全"的体面:

"谈到危机和内战时,他们仿佛在说距离自己很远、甚至毫不相干的事,可那隐隐颤抖的声音和游移不定的眼神背叛了他们的言辞。"

于是,或许在马尔克斯的笔下,除了概括式的"爱情故事"搪塞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开始试图寻求一个"解",或者说想用一个属于人们普遍而不自知的"百态",来阐述一个带着极端刺激的,独属于封闭、混乱而黑暗的现实拉丁美洲身处的"霍乱"世情现状。

其实在暂时脱去的"爱情"外衣之下,还原底色的,还是人基本而普遍的生活。

那个在大家眼中,时常被忽略的"无趣",缺乏激情,却拥有着多金、英俊和品性高洁特质的"男二"乌尔比诺医生,在那个满目疮痍的国家里,作为厉害的医生,或许才是"最重要"的拯救者(之一)。

可是如果放在一个被放大了的欧洲式"艳情小说"里,就可怜地成为主线"真正"爱情对立面的必然牺牲品,所谓对比着的"爱情的坟墓",平淡乏味的日常生活,以及鸡毛蒜皮般睡懒觉、浴室放不放肥皂和养狗还是养鸟等小事而被摧残地面目全非。

更甚者,马尔克斯还"仿照"经典"言情"桥段,给乌尔比诺设计了一番男人的"原罪"——出轨,让同情者顺理成章地唾弃和"找到",为成就主线这段旷世般的"伟大"爱情寻找"应得"的理由。

可是,即使人们习惯于苦中作乐,试图在屈服中,在霍乱时期也要用"爱情"来增加可以抗争的力量,但自始至终,或许只有如乌尔比诺般的人,才会在屈服中寻找坚持试图改变现状的"理由"与力量。

在几乎没有勇气在祖国这片废墟上多住一天的他,却因为一句"明天见,医生,您不要担心。"而"屈服"在一个简单的理由下:

"这里就是他的世界,他对自己说,这个悲伤而压抑的世界是上帝安排给他的,他属于这里。"

然后竭尽全力的忽视嘲笑和猜忌,尽心革新自己的家园:

请求当局填平污水沟,因为那里是老鼠的巨大温床,或许是下一场霍乱的"源头";

不遗余力地推动修建高架水渠,让人们可以有干净的水源;

以及,试图阻止屠宰场、菜场和"垃圾场"的直接海洋排污等等。

可是,那又如何?

他的一切努力,在旁人和妻子的眼里,甚至是后世的读者、批评家眼里,甚至不敌他在婚姻里被诟病的"缺乏激情",以及死亡前对妻子的告白:"只有上帝才能知道我多么爱你。"也变成了笨嘴拙舌的死前回光返照。

在这个悲哀而黑暗残酷的霍乱时代的旋涡里,只有他一般的"战士"在孤独地抗争,而剩下的,却在牢牢抓住可以得到精神慰藉的"爱情",甚至不惜耗费半个世纪的等待,成就一段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伟大爱情",何其可悲?

是,或许:"世界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了。"

但是,值得吗?


写在最后:

第一次冲动地用"未完待续"来感悟,倒不是无法继续,是再继续下去或许会失去马尔克斯试图粉饰的"一个老式的幸福的爱情故事。"的概括初衷。

即使我并不认为《霍乱时期的爱情》只是"爱情百科全书",但至少是人生和人性之"爱"的世俗常态百景就好。

推荐大家尝试读出自己的味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