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力扶
前不久,我正式开始长篇小说《这边风景》的电视剧改编工作。《这边风景》是作家王蒙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这样的名家名作被搬上荧屏,受到很多关注。再联想到近年来长篇小说《人世间》《繁花》等先后被影视制作方挑中,仅第十届茅盾文学奖5部获奖作品中就有3部签出影视版权。有人据此问道:是否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将再次成为潮流?
在我看来,一方面,严肃文学改编从来都是影视创作的重要渠道,不是偶然一现的热潮。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向来都是影视改编的“香饽饽”。改编自小说《芙蓉镇》《黄河东流去》《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历史的天空》《暗算》《推拿》等影视剧作品,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另一方面,我也能理解为什么人们会有“再次成为潮流”的感受。前些年网络文学、类型文学受到影视制作方关注,相较而言,大部头的传统文学作品改编似乎有些遇冷。
把严肃文学搬上荧屏银幕,文学的“严肃性”会妨碍影视的“通俗性”吗?并非如此。影视观众同样也是在“阅读”——通过影像阅读。读什么?读人、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读是非、读善恶、读世道人心。文学作品表现的人情和人性,也是影视观众为之着迷、愿意反复品味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影视作品无论是否改编自文学,它要想真正打动人,一定是有思想内涵,一定是有审美追求和价值追求的。《这边风景》中最打动我的,是它通篇洋溢着理想主义和忘我精神——出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那一代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的背景下,不知疲倦地劳动和创造。我特别想通过改编,以影像的方式展示这种劳动精神的传承接续。
还记得1990年电视剧《渴望》和《围城》热播的时候,观众们既讨论刘慧芳、王亚茹,也讨论苏小姐、唐小姐,两部作品都很受欢迎。改编自文学经典的电视剧《围城》并没有比《渴望》更难懂。所以说,创作者不要小看观众,不要担心观众能不能看懂,而要问自己,能不能拿出匹配观众理解力和兴趣的好作品,别把征服不了创作难度的责任推给文学和观众。
有时候影视制作者一厢情愿地“预设”观众,反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近几年最常听到的词是“网感”,大家都去追逐创作有网感的电视剧。什么是网感?如果说它代表的是受到网络群体喜欢的某种审美特征,以及一些特定表达方式,那我们就去仔细研究这种特征和表达方式,并且吸收、借鉴到自己的创作中去,而不是“网感”至上。今天许多95后、00后的年轻观众喜欢一些经典“老片”,他们享受的是电视剧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而不是所谓颜值和话题热度。经典作品不会过时,坚实的根基给了它们绵延的生命力。
网络短视频的流行,其实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观剧习惯。生活是最大的剧场,无论多么戏剧化、多么小概率的事件都有可能发生,都有可能被镜头捕捉到,并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这大大争夺了观众的注意力。影视剧要想脱颖而出、赢得观众,需要创作者不断研究人类的情感,钻研故事的讲法,提升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而蕴藏着真挚情感、智慧结晶和精神力量的文学佳作,恰恰可以成为影视创作借鉴和挖掘的宝贵资源,可以给影视创作注入思想和艺术的养分,成就更坚实的根基和更长久的生命力。(王力扶)
来源: 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