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哪些剧百看不厌呢#
我总想有一天,能够骑马,佩笛,带剑,自由纵横在天地间。
漠北射雕,江南听曲……畅意时,幕天席地饮酒舞剑;雅致时,红袖添香、灯下吟诗。
但无奈,此生已托付帝王家……
——《步步惊心》
嗨,早上中午晚上好!
承蒙支持,《步步惊心》解析到了第四篇——十三爷人物篇啦!
光风霁月的十三阿哥也算《步步惊心》里“白月光”般的存在了。
即使在这个愤世嫉俗的网络环境下,人们都很难挑出十三的不是、提出讨厌他的理由:
善良而不懦弱,果敢而不残忍,为兄弟、为知己又能两肋插刀。
剧中十三爷初次登场,是若曦打算堵马穿回现代的剧情:
四爷冷眼无奈观望,十三却下马把摔倒的若曦扶起来、出言关心。
这一初印象很重要,因为这不止是给若曦的印象、更是故意提醒观众:
这是个不仗势欺人、涵养极好的皇子。
其实原著没有这段初遇。小说中的十三第一次和若曦打交道,就是在十阿哥成婚当晚——
生母祭日,十三心情欠佳,直接拉着出来透气的若曦出去喝酒了。
这样看来,电视剧似乎更强调十三温和风度的一面,原著更凸显十三的洒脱不羁。
那剧版为什么这么改编呢?
经常有很多人吐槽改编剧本“乱改”的现象,但改编是必要的,好的改编也会有水平。
首先要知道,电视剧对比小说,观看门槛更低,但视频对比文字的表现力,少了一点精确感。
比如:
如果十三作为皇子避免给群众造成滋扰,没有当街去扶若曦,只是口头道歉。
而且本来就是她主动撞上来的,十三这样的反应似乎更现实,也规避了“玛丽苏”的评价。
这样小说里可以寥寥几句道明:“十三担心地看了看若曦,又犹豫地望着议论纷纷的人群,只得道歉回避。”
但演出来会变成什么样呢?
演员不能下马、大动作不能有,就需要演员有精准的表情控制力:
既要演出“惊讶担心”,又要演出“为难”,而担心还不能过了,不然就会被观众误解成“暧昧”。
而且,就算真的演对了,还是会有一部分观众以为十三冷漠不仁,因为的确有观众不会注意演员细微的表情。
不可控的东西太多,不如文字简单明了。
这就需要精心设计、增加戏份,给观众潜移默化营造印象——
剧版十三爷如果像原著一样,初见就是酒鬼、戏份又少,就容易让观众误会他的性格,忽略十三温柔的一面。
那就适当的简单粗暴一些:
让十三爷扶若曦,观众能得出“十三善良”的印象;四爷默默给她买药,观众知道他“外冷内热”等等。
那第二次打交道,十三醉醺醺地带若曦出去喝酒时,观众才会对他的反差产生疑惑:
是什么,让这么温和有礼的人变成这个样子?
这样起承转合、直白与含蓄交叉才是一部优秀偶像剧的常见改编。
这也是为什么,文字有文字的魅力,影视也有影视的优势。
也是在那次醉酒谈话中,刚穿到异世、愁闷难消的若曦对十三透漏了自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当然,十三没有当真。
但全剧看下来,若曦只对两个人隐晦道过这个真相,一个是十三,后来就是四爷:
第一次说的时候,若曦是想回去;第二次,却是怕自己会身不由己地离开。
没几天,若曦和十三又有了一次的共餐畅饮,两人发现他们竟然有同一个偶像:嵇康。
嵇康是三国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崇尚自由、给后世留下很多启发。
十三作为他的崇拜者,同样文武双全、思想开明,继承了很多特性。
我觉得,小说作者设置“嵇康”这个标杆,作用真的很大。
如果只是单纯的写若曦和十三言论相投、相见恨晚云云,难免让读者感到说服力不够,毕竟这是两个隔了三百多年的人。
但有了一个这共同的历史人物作为偶像,就把若曦与十三的性格投射到了这同一个思想家身上,毕竟粉丝都是跟着偶像学的嘛。
而且细细想来,十三曦看嵇康,就像我们现代人看十三一样:
即使隔着历史长河,我们的思想还是能偶然与古人产生奇妙的契合。
这进一步增加了十三阿哥这一人物的可信度,所以我说作者设置十三和若曦同一个偶像这点,简直功用绝佳。
【在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文化发展中,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象一张巨大的网,把独立的个体牢牢束缚在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文化霸权中,从而发展不出完整的个人主义。
但生逢乱世的嵇康可以说是一个意外,像一道闪电划过黑夜的天空,虽短暂但亮丽。
我虽早已知道十三阿哥是不羁的,但也万万没有想到他居然会推崇嵇康。
特别是他作为皇室子弟,身处统治阶级的金字塔尖,却丝毫不稀罕、也不维护自己的身份与利益。
这份从天而降的意外之喜,和在古代社会终于有一个人能明白我内心想法的感觉,让我狂喜。 】
若曦和十三第二次大醉、也是最后一次大醉已经是八年后,两人坦诚相谈,这一段也是重头戏。
若曦听着十三做的诗,叹道:“你若不生在帝王家,该多好,就不必只用诗词羡慕闲逸了。”
“我自己也不知道想过多少次了!我一直向往着有一天能骑马、带笛、配剑,自由纵横在天地间。
但此身已托帝王家……即使我可以跳出樊笼,却有我不能割舍的人。
我不愿让四哥独自一人面对风刀霜剑,他虽有额娘、同胞亲弟,可也和没有差不多。”
十三对唯一的好兄弟重情重义、肝胆相照。
失去了唯一生母,让他处事无所畏惧、洒脱悠然。
皇家根本不是他喜欢、所求的地方,那高坐皇位的父亲又何尝不是跟没有一样?
《步步惊心》处处可见的哀伤凄婉,其实本质上是对封建社会无声地批判:
父子不像父子,兄弟不像兄弟,夫妻不像夫妻……
但在残酷的阵营对立面前,偶尔又能透析那么一点温情,是啊,人又怎能离开感情呢?
这种沿袭几千年的制度,复杂的底蕴和人心,是中版《步步惊心》最打动人的地方。
彼时的若曦已经与四爷相爱,求赐婚也就是时间问题,十三对若曦诚心劝诫祝福。
针对这个话题,剧版删了几段话,但这段话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留下的:
【十三阿哥双手撑在桌上,俯身对着我的脸,神色肃然地道:
“若曦,不管你是因为怕皇阿玛指婚还是心里有四哥,反正你如今已经给了四哥承诺,你就要好好对他,若因为八哥而伤四哥的心,我不会原谅你的。
摇摆不定,伤人伤己,我瞧不起这样的女人。”说完紧盯着我。
我立即回道:“我既然做了选择,以后就绝不会再和八阿哥有男女私情,因为我也讨厌夹缠不清的男女关系。”】
这一段大概是剧版时长受限,或者太过尖锐,并没有收进台词里。
但我觉得这段既体现了十三的真性情,对若曦的人设呈现更是尤为重要。
若曦坚定的态度,表示了若曦并非放不下旧情的人,也并非吐槽者口中的“绿茶”:
她后来不惜和四爷闹翻、为八爷争取生机也是出于恩义,并非余情未了。
这也解释了一些人的问题,若曦最初为何要对四爷瞒着自己和八爷的旧情?
因为她早预料到,会有需要她求情的那天:
四八一向是死对头,注定兄弟相残,真到了那一天若曦做不到视而不见。
而且她对男人的多疑和未来帝王的控制欲是不敢忽视的,所以若曦说道:
“我的旧情但凡是别的谁,都可以说。但八爷,我不敢冒这个险。”
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十三还纳闷过:
“你把四哥也想得太小气了,佐鹰能包容敏敏,四哥为什么不能包容你?”
他说的是敏敏喜欢过十三,后来嫁给了佐鹰。
屏幕前的我们有没有察觉到这句话的不对?对,有个前男友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他们阿哥哪个不是已有妻妾了?
十三果然还是古代人,有封建男权思想啊。——身为现代人的我们毫不惊讶,但难免有点失望。
但我反倒觉得这种人设的真实,是作者构建人物的良心。
作者大可为了女性臆想,把男主阿哥们塑造得完美,但她没有。
尤其在古偶盛行、动不动就爱得死去活来的仙侠剧泛滥年代,很多人好像不允许主角有缺点。
但精彩度和深度提升了吗?好像没有,反而更无趣了。
任何脱离现实、远离人性的人设,无一例外会变得悬浮无聊。
你看到人物的缺点和不堪,他的闪光点才更加动人。
十三虽然超越了大部分古人的思想,但他终究是个古人。他想象不到,还真有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在前方。
最后,十三掏心掏肺,连同深埋心底的话都说了出来:
“这么多年,皇阿玛一直如此疼你,固然是因为你心思灵巧,尽心服侍。可更重要的是,你没有偏袒过任何人,只是一心一意地服侍皇阿玛。以后你也要如此。
你一直平安无事,全凭皇阿玛的宠爱!
你若参与进我们的争斗,就会失去皇阿玛对你的信任和疼宠。
这本就是我们男人之间的争斗!
我们如此做,是为了自己的欲望私心,想要更多的尊荣,更多的权力,想要坐到那个最高的位置上。
无论结果是什么,都是我们应该付出的代价,可你凭什么为我们的欲望而牺牲呢?这不是你应付出的。”
原著里,若曦痛苦道:“为什么?为什么非要提醒我这些?我不想知道。”
十三道:“我怕你一时感情用事卷进我们的争斗。我知道眼看着一切的发生让你痛苦,可如果参合进来你会更痛苦。”
紧接着,他又叹道:
“这就是帝王家!无可避免的争斗和痛苦!没有人能阻止!
就是睿智如皇阿玛,也只能无奈地目睹着一切的发生,何况你呢?”
十三果然是最懂她的人,一语成谶,言明若曦和四爷关系的根源所在。
心里话说完的第二天,突如其来的变故就席卷了朝堂。
八爷党构陷四爷,十三当机立断为四爷顶罪,为以后留得一线生机。
【十三爷,今日,就是生离。】
这是若曦唯一能在心底微弱地送给十三的话,十年的生离,不知还能不能活着再见。
好在,痴情的绿芜义无反顾地四处求人,心甘情愿进养蜂夹道照顾十三。
又是若曦,跪了圣上两天才求得一丝机会,自此落下病根。
很多人说若曦“作”,但要是站在受难者的角度去想,你肯定会庆幸,紫禁城终究还有这么一个温暖的希望。
其实原著里十三被幽禁养蜂夹道之前,和绿芜并无明确的男女之情。
绿芜倾慕十三,但自卑于自己的身份从未说出口去索取什么,十三对她也更多的是怜惜和交心。
前期的十三洒脱卓越,感情上应该是那种“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男子。
直到落难后,绿芜无私的陪伴才让两人走到了一起。
正如十四所说:
她在十三哥春风得意时甘愿以友相伴、不敢索求,却在他落难时,甘心为奴为婢共患难。
这样的痴情女子,世间少有。
还有人奇怪,既然若曦 和十三爷这么情投意合,为何两人没有产生过爱情呢?
对这一点,其实原著中的女主甚至主动和十三讨论过,当时十三还被若曦的直接给吓到了:
若曦承认自己在感情上是个被动的人,如果不是对方主动喜欢自己,她就很难交出自己的心。
所以若曦不在意十三,是因为十三没有先喜欢她;而十三不喜欢若曦,则是因为他偏爱有母亲温柔特性的女子,若曦对他来说太“彪悍”。
在养蜂夹道度过十年后,曾经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青年终究被折磨成了浑身是病的潦倒人。
十三对曾经的四哥、如今的皇帝礼节有加,并非是不适应现世或是责怪四爷,是因为他磨去了棱角,真正清醒了。
他对若曦说:
“一个人一旦坐到那个位子上,不管他想与不想,他终究要面对独自一人高高在上的寂寞和尊荣。
日日受万人朝拜,慢慢的,他就会在不知不觉间,习惯于所拥有的绝对权力。”
若曦感叹:“你竟也与他隔了一道屏障,他知道了,会很伤心的。”
十三却苦笑道:“皇兄什么都明白。若曦,不明白的是你。”
虽然若曦和十三都吃了将近十年的苦,看过了物是人非、也共同面对着今非昔比的皇帝,但十三相比若曦,自始至终却是个相对清醒的局中人。
他知道若曦重情义没错,雍正出手狠辣也没错,只是造化弄人,恩义两难全。
我甚至觉得,后期的十三更像我们理智观众的第三视角。
后来,绿芜的死也并不强行。
表面上看,是十三的福晋争风吃醋挤兑她的风尘身份,但只有绿芜自己知道,她还是“明史案”罪臣后人。
所以,她万万不敢抛头露面,也不敢让十三娶她过门。
一旦被抓到把柄,全府上下,包括十三爷和女儿都会有生命之忧。
若曦不忍十三雪上加霜,编了绿芜“抛下一切回家乡”的谎言,让他不至于那么绝望
在若曦与雍正感情出现裂痕、自毁自伤的时候,则是十三拉了她一把,让她不要放弃。
若曦斩断一切,遵先皇圣旨嫁到了十四爷府,算是度过了最后一段短暂的平静时光。
而十三爷,这个四曦感情全程的见证人,一直辅佐在他四哥身边,直到雍正八年死去。只比若曦晚了几年而已。
林下少年高士姿,鬓染秋霜人未老。
未负兄弟负红颜,未负知己负自己。
桃花树下桃花泪,帝王冢前骂帝王。
白头翁拭将军剑,龙泉水映泪双行。
这是原著作者桐华为十三写的判词。
其实九子夺嫡中,多的是年华蹉跎、壮志未酬的阿哥,但十三却是唯一一个不为皇位为情义的人。
他也本不该卷入这场浩劫,却被时代裹挟着、清醒着推入自己的命运。
苦做功课不易,但愿没让大家失望呀~
大家可以在评论区把问题和下一篇的建议发出来~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赞评论行不行哇,榨干君需要大家的鼓励ε(*・ω・)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