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创意文化 >

黛玉葬花的中心思想「人物绣挽袖」

关于清代挽袖,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女衫以二尺八寸为长,袖广尺二,外护袖以锦绣镶之,冬则用貂狐之类。”挽袖产生于清中期,时兴于晚清,是女性上衣外衫袖口上窄条的装饰品,类似于护袖。挽袖通常以绸缎为底,上绣有各种纹路,长三至四寸,绣好后将挽袖环绕缝于袖口,翻转在外,方便拆卸清洗。挽袖使用的绣法大部分是平针绣,特殊的有打籽绣、拉锁绣、缠纱绣等。在绣制人物时,人物的身子可以用打籽绣等特殊绣法,但是人物的脸部基本都使用平针绣来绣出五官。

挽袖的图案题材以吉祥如意的主题占大部分,表现方式有瓜果图像,如寓意三多九如的石榴、桃、佛手;有文字图像,如团寿,或寓意万事如意的如意头配合万字纹;还有花鸟题材,如松鹤延年等。复杂的则是亭台楼阁、琴棋书画等。

由于人物绣制最为复杂,因此挽袖上人物图案并不多。渔樵耕读、二十四孝等都是挽袖中常见的人物题材,来自文学经典故事中的人物场景在挽袖也比较罕见,往往有更高的审美意趣。挽袖中涉及的文学经典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来自小说,一类来自传统戏曲。

图1

涉及小说题材多为《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等通俗文学。以《红楼梦》为例,出现在挽袖上的题材最常见的是“黛玉葬花”。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曾展出两对挽袖,第一对两幅内容一样,都是“黛玉葬花”(图1)。此对挽袖是典型的对称布局,构图比例上黛玉和宝玉所占面积最大,宝玉在视觉上位于前方,黛玉位于后方,但是平面呈现黛玉在上方,与宝玉对视。第二对挽袖,右边那幅为“黛玉葬花”(图2),此幅介绍为《西厢记》,但观人物,女子手持锄头与花篮,男子所戴恰符头上“束发嵌宝紫金冠”,与张君瑞装扮有异,故此幅应为“黛玉葬花”。济南市博物馆展出的两对挽袖,其中一幅单张挽袖为“黛玉葬花”,平针绣、打籽绣和盘金绣结合。花锄、花篮等是判断题材的重要依据。

图2

济南市博物馆展览中的另一对挽袖,右边是“黛玉葬花”,左边是黛玉“焚香抚琴”。黛玉“焚香抚琴”出现在《红楼梦》第八十七回。在《红楼梦》第八十六回中,宝玉曾开玩笑想向黛玉学琴,黛玉说:“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黛玉这段话中,焚香这个举动重复描述,可见其平时抚琴习惯。这对挽袖的工艺特殊,是戳纱和缠纱工艺结合,人物脸部则使用平针绣。戳纱与缠纱不易区分,对此科普作者春梅狐狸曾总结:戳纱以跨越固定数量的经纬数为单位,跨越的经纬数必须是偶数,形成一种规则交错的并且保留孔洞的效果,需要“垂直穿刺”,这样不会在下针时碰到之前绣好的部分。缠纱跨越的则只有一个经纬交叉点(也有只跨越一个单位的经线或纬线),有点像十字绣里的1/2针。在有些地方,戳纱和缠纱会被统称为“穿纱”,也需要垂直穿刺,也会保留孔洞,注重织物原有的解构表达和修饰。

涉及戏曲的题材较为广泛,其中最易分辨的为《西厢记》与《牡丹亭》,作为经典戏文,它们的代表场景非常典型,分别是“张生跳墙”和“游园惊梦”。

与《牡丹亭》相比,《西厢记》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有所发展与充实,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最终成型,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西厢记》在戏曲舞台上颇受各个剧种的欢迎,除了在故事的发生地由地方剧种蒲剧演出,京剧、昆曲、越剧、豫剧、评剧、黄梅戏等剧种均有演出。济南市博物馆展出的这幅挽袖(图3)就是“张生跳墙”场景,出自西厢记《赖简》一齣。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展出的一对挽袖,其中右侧单幅,张生与崔莺莺隔墙相会。“墙”这个道具的存在,成为剧目判断的重要因素,再加上张生与崔莺莺的服饰,便可判断出剧目内容。

图3

《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后世评论二人为“中西戏剧史上的并峙双峰”。“游园惊梦”这个场景表现的是杜丽娘入梦后,柳梦梅手持柳条进入杜丽娘的梦中,令杜丽娘从此“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柳条”于杜丽娘与柳梦梅二人,就如《西厢记》中的“墙”一样,是判断场景的重要道具。济南市博物馆展出的《牡丹亭》挽袖,一对是两幅挽袖拼接而成完整的一张“游园惊梦”(图4),另一对是两幅挽袖分开装裱,一幅是杜丽娘立于园中,一幅是柳梦梅手持柳条呈追赶状,亦有意趣。

图4

相比《牡丹亭》与《西厢记》,《红楼梦》更家喻户晓。不过,《牡丹亭》与《西厢记》都在《红楼梦》中出现,第二十三回题“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以《西厢记》的文配《牡丹亭》的曲,说明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对两出戏信手拈来。而恰恰是这三本禁书中的情节,却出现在闺阁女子的挽袖中。而如此之物,显然不是底层劳动者所用。就像《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偷读西厢”一样,很有可能这些书虽然被禁,但仍被世家公子小姐所喜爱。清代匠籍制度的废除,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使得这些挽袖绣工颇为精致。如今,这些经典题材通过挽袖流传下来,直到今天。(作者:金昱杉)(图1、图2来源: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微信号)

来源: 中国文物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