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诗文鉴赏 >

明朝那些事儿为什么那么火「为什么明朝那些事那么多人看」

历史小说其实出现非常早,在中国早早就有了《吴越春秋》、《越绝书》这些反映历史的演绎类的书。这些书类似于小说,又很像历史。

到了现代之后我们看到了最著名的历史小说就是二月河的《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嘉庆王朝》之类的历史小说。而且这些书都非常适合改编成电视剧,可以让大家用一种消遣地方式来阅读历史。

可以说这样的书是绝对有市场的,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普及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后来,到了2006年出现了一套叫《明朝那些事儿》的网络小说横空出世。一直到2009年这套书全部写完,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在世面上的全套《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

石悦,笔名当年明月,男,汉族,1979年10月生,籍贯湖北,在职大学学历,2000年7月参加工作,200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是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以《明朝那些事儿》成名于互联网,截至2014年《明朝那些事儿》累计销量过千万册,创下中国图书销量奇迹。

为何说《明朝那些事儿》满足了大众求知而浮躁的心?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二十四史》史无论哪一本书读起来都是非常困难的。我觉得《二十四死》要比那些世界名著更难读。《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这些书在这些史书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首先,这些史书都是由文言写成,《明史》、《元史》还稍稍和今天的白话有些相似。但是《左传》、《汉书》这些史书都是用上古和中古的文言写成,对于这样书非学者或者对历史有极强兴趣的人是读不下去的。

中国人很奇怪总是说自己要学习。特别是进入社会了一个个以前不学习的人都开始叫着要学习。到底学些什么呢?其实他们也可能不一定搞得清楚。有些男生或者男人开始认为对史书是一种非常高逼格的事情,所以纷纷开始读历史。

中国的男人总觉得历史中有很多经验教训和生活歧视。特别是所谓官场,商场不读这些东西好像就把握不住什么战略性的东西。大部分开始读《三国演义》正统的史书也是不看不下去的。动不动就是"曹孟德是为奸雄","诸葛孔明乃真神人"也之类的文言判断句评论。我从这些评论中我大致能猜出这肯定是个男的居多。真正的学文科的男神不会用这种半吊子语句来评论。还有什么争论"冉闵是不是汉民族大英雄的东西",底下评论就是横空的一句结论,也没有什么例证来证明自己的结论。反正就是先怼再说,我自己说的就是对的。

我敢说这些底下评论来评论去的,又或者言辞非常激烈的,几乎都不是什么平时静下心来学习的人。又或者说,这些人可能很少有人正正经经的读完一本正史。都是由网络的小文章和一些像《明朝那些事儿》这样的文章或者作品中得出来的。可是殊不知,《明朝那些事儿》中间也是有错误的,其中,不符合史实的硬伤就有很多处:书中写张士诚被朱元璋杀掉,并把张士诚的尸体挫骨扬灰了。但是,根据史书上说是张士诚被俘虏到了南京自己上吊死的。很多杠精会说历史本来就不是真实的,正统史书上也不一定就是真的。那这样说的历史就没有标准了,那大家争来争去又干嘛嘞。反正都不是真实的,你说的为什么就是真实的。我们仅仅将正统史书看成离真相最接近地史实来作为参照物。

人们越来越浮躁,但是又想获得一些知识。这样的矛盾心理下这让《明朝那些事儿》越来越火,因为这本书不像正统史书仅仅是简单客观叙述,又加上了些野史、虚构、小说、演绎的笔法。所有的东西都为了情节服务,所以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历史的过分小说化。作为我们这样的小人物不敢批评作者,但我觉得我们有些读者的态度是值得商讨的。《明朝那些事儿》满足的真的就是你们那种所谓的快餐文化的心。

求知当然是值得鼓励的,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可以静下心来,读一读真正的史书。不要以《明朝那些事儿》里的那些事来当历史;也不要将看过《明朝那些事儿》而觉得自己是明史通;不要将看完《明朝那些事儿》当成学习的重点。正统历史上有很多宝藏等着你去发掘,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停留在看《明朝那些事儿》,我们也可以以写成"清朝那些事"、"晋朝那些事"为目标,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学到自己的肚子里的才是真本事,静下心来才是真的学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