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满屋》,火爆亚洲的现象级韩剧。
一举捧红了Rain和乔妹。
成为不少中国观众的韩剧启蒙。
时隔18年,它突然登上了微博热搜。
起因是一则旧闻被挖出——
《浪漫满屋》的剧本一稿,竟然是中国编剧写的。
但因为「剧情太跳」没有采用,被转卖给了韩国公司。
网友们纷纷为国产剧感到遗憾:
错失《浪漫满屋》,相当于将一个大好的文化输出机会拱手让人。
虽然这一信息的真实性已经难以考证。
但引申出的话题,还是值得玩味的。
今天,不妨借这件事来聊聊「那些年,国产剧错过的文化输出」。
一部18年前的老剧,却搅动了一池情绪。
这并不奇怪。
毕竟,《浪漫满屋》称得上是风靡亚洲的里程碑式韩剧。
在韩国本土最高收视率47%,超越了《大长今》。
泰国收视率则一度飚上60%。
内地引进后同样爆红,创下湖南经济频道史上最高收视率。
先婚后爱的浪漫爱情,不仅捧出了两位主演。
也掀起了韩式轻喜剧浪潮。
《我的女孩》《宫》等类似韩剧开始被大规模引进,无一例外,都备受追捧。
这股「韩流」甚至蔓延到饮食、时尚、旅游方方面面。
一举推动了韩国的经济发展。
这么多年过去,《浪漫满屋》影响力犹在。
先后被泰国、中国翻拍。
中国版《仲夏满天心》由杨超越主演
所以,当听闻《浪漫满屋》的一稿为中国人创作后。
再回想该剧的现象级成就,就显得十分荒诞。
这岂不是意味着,韩剧里程碑居然靠的是中国编剧?
不过这一说法并不严谨。
剧本《浪漫满屋》改编自90年代就已经风靡亚洲的韩国漫画。
《二十五,二十一》当中频频出现这部漫画
即便旧闻为真,中国编剧贺然也只是操刀过一稿的改编。
那么,最后剧作的影响力主要还应归功于原作。
至多只能说,中国制作方未能慧眼识珠。
而这件事之所以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因为很多观众一直对国产剧抱着「怒其不争」的心态。
毕竟,前车之鉴已有太多。
在文化输出方面,我国影视业中存在一个吊诡的现象。
一方面,一些本土的优秀作品,中国没拍,却被别国拍出。
比如,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
故事原本扎根于中国经济、政治动荡时期的大环境。
讲述身处社会底层的主人公许三观,通过卖血来度过一系列人生危机的故事。
结果国内迟迟未拍,倒是被河正宇拍了出来。
还有一些在平台上大火的耽美文,被韩国、泰国购入改编权。
著名耽美作者水千丞就透露,已经将一部作品的版权卖给泰国。
「我的书终于有一部有机会按照真正的感情线来拍了。」
此外,三国这种本土「大IP」,其实国内也发掘得不够。
反倒是日本一直在拍,而且不断创新。
从电影、剧作到动漫,佳作层出不穷。
1992年,斥资14亿日元,以最大规模制作的《三国志》动画三部曲(《英雄的黎明》《长江的燃烧》《辽阔的大地》)。
就被称为最忠实原著的三国动画。
最新一部「魔改」动画,《派对浪客诸葛孔明》。
在豆瓣也获得了8.9的高分。
此外,去年的韩国电影《兹山鱼谱》,也实属中国文化的反向输出。
片中不仅展现了汉字、书法,《论语》《大学》《孟子》之类的儒学著作。
还深入儒家思想的内里,勾勒出一个苏东坡式的被流放的文人的内心波澜。
豆瓣8.8分,成为2021年评分最高韩国电影。
而另一方面,我国影视行业又酷爱翻拍别国的作品。
而且难掩十翻九扑的惨状。
比如,翻拍自高分日剧的《深夜食堂》。
从9.2到2.9,扑得很彻底;
同样翻拍自日剧的《求婚大作战》。豆瓣3.9;
还有包贝尔继翻拍《阳光姐妹淘》扑街后。
又翻拍了韩国电影《当男人恋爱时》。
被吐槽「与其说是翻拍,更像是逐帧照拍。」
结果,票房、口碑双双扑街,两部都没上5分。
从这个吊诡的现象中不难发现:
国产影视之所以屡屡错失文化输出的良机,大环境固然是很大一方面的原因。
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行业的浮躁之风。
不再以优质的内容输出为目的潜心创作。
而是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什么火拍什么。
就连海报都越来越同质化。
比如这几年泛滥成灾的「大女主剧」。
女性题材的崛起,原是为关照女性处境,释放独立自强的意识。
但一方面,制作方为赚快钱,往往忽视对内容的雕琢;
另一方面,市场也会主动迎合观众爱看爽剧的心理。
因此有了「伪大女主」这样的畸形产物。
熟悉的人设,熟悉的套路,跟风制造的流水线产品。
披着女性独立的外衣,演绎悬浮的玛丽苏剧情。
国产剧自《三十而已》后,到于正的《玉楼春》《当家主母》。
竟然都以「打小三」戏码,彰显独立女性的「自强」。
还有,观察、体验类恋爱综艺,探索着现代人的情感诉求,出发点也是好的。
然而,自《再见爱人》出了圈后。
恋综节目一窝蜂涌现。
以至于恋综已经占据了国产综艺市场的半壁江山。
数量多,质量却乏善可陈。
跟风也好,翻拍也罢,如此制造的作品在独创性上有着先天的劣势。
它们或许能够满足观众一时的快感,短暂地红火。
但却缺乏跨时代、跨地域的传播潜力。
而文化输出的范例,恰恰都具备很强的独创性和前瞻性。
《浪漫满屋》诞生之前,韩剧怎么拍爱情?
最流行的是车祸、癌症、失忆,狗血虐恋。
而《浪漫满屋》则选择了另一条路,用轻喜剧的方式拍一对欢喜冤家。
自然让当时的观众眼前一亮。
复制模仿成功案例,固然保险,却难有突破。
反倒是跳出大流另辟蹊径,可能有意外之喜。
韩国编剧李祐汀,本来在综艺界已经打拼出了代表作《两天一夜》。
但她却决定开辟一套年代剧。
当时,这种类型不被看好,好友罗PD都劝她放弃。
李祐汀说:「我们什么时候关心过工作的成败?只是因为有兴趣才想参与。如果搞砸了,那就搞砸。」
后来,她写出了《请回答1988》。
其实,相比其他国家。
中国在内容创作方面原本有着天然优势。
比起向外追逐,更值得向内深挖。
中国本身就有很多好的文学作品。
可惜的是,近年来优秀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越来越少。
难得一部备受期待的《第一炉香》,也因选角、脱离了原著的核心表达等问题,遗憾收场。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藏有数不尽的创作素材。
正如导演李安所说,「中国的历史里最不缺少戏剧,不缺少美感,故事更是非常的丰富。」
但可惜,当下市场上历史正剧已经很罕见了。
拍得最多的是为了迎合市场,曲解、消费历史的古偶剧。
古偶剧这一类型不是原罪。
《还珠格格》也是古偶剧,但口碑有目共睹。
而且在东南亚有很大影响力。
甚至还被越南翻拍。
可现在的古偶剧粗制滥造,连服化道都懒得设计。
甚至走起了日式极简风,丢失了中式美学。
而这本身其实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输出点。
《东宫》里的日式公主切
长此以往,造成的不仅仅是烂片、烂剧成灾的问题。
国内范围看,直接参与塑造了年轻一代观众的审美水平。
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选择让步作品质量,无视艺术价值,只追求消遣娱乐功用。
沉溺于一时的「甜」「爽」,逃避了真实、深刻的现实问题。
反过来又对国内影视市场造成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复旦教授梁永安谈甜宠剧
全球范围看,影视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没有起到很好地塑造国家形象、传递价值观念的作用。
使得外国影片中对中国的呈现大多流于表面。
回想起来,其实,中国不是没有优质的文化输出。
除了历史题材之外,还有中国功夫电影。
这些输出都有文化层面的独特性和开创性,别人想模仿都模仿不来。
然而现在,这种独创意识、逆流而上的创作态度,都再难寻。
诚然,我们需要包容的影视环境,需要强势的文化输出。
但在此之前,或许更需要沉淀下来,向内挖掘。
就像去年爆火的《觉醒年代》。
因扎实的内容爆火,俘获了不少年轻观众。
同样,国产剧《山海情》。
看似沉闷的扶贫题材,却吸引了大量年轻人「自来水」。
甚至火到了国外,成了油管爆款。
还有《我在他乡挺好的》,也没有屈从于市场。
作为一部都市剧,没有恋爱戏码,只是还原了北漂生活的艰辛。
作为一部女性群像戏,没有光鲜亮丽的成功女性,反而聚焦于灰头土脸的打工人。
却在同期许多精致的「大女主剧」中杀出重围,打动了许多观众。
这些剧无一不在证明:
重要的不是题材类型和市场喜好,而是内容本身。
共享文化成果是人类共同的愿景无疑。
但真正走出国门还是需要脚踏实地。
扎根于历史文化的土壤,恳切回应时代命题,真诚表达自我。
在「输出」之前,先拍出能真正打动我们自己的故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