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术争鸣 >

《晁错论》「晁错被腰斩」

晁错是穿着朝服被押往刑场的。

那天,主管京畿治安的长官陈嘉(中尉)传令,让晁错上朝议事。晁错二话不说,兴冲冲地穿上朝服就跟着走了。殊不知,他去的地方不是朝廷,而是东市;需要他做的,也不是议事,而是腰斩。涉及到的也不仅是晁错一人,其家妻儿老小只要没有分家的全部都被处以弃市的刑罚(即在人声鼎沸的闹市里被执行死刑)。

这当然足以震惊朝野。要知道,这位晁错,不是什么普通人,更不是什么普通的王公大臣。

他不仅是位居“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也是当今圣上(汉景帝刘启)的老师兼“智囊”,更是进言削藩的“始作俑者”。如此大红大紫、位高权重的部长级人物,却被草草腰斩,连审判环节都略了过去,岂不令人震惊。

西汉晁错因“削藩”而被腰斩于京都东市

而弹劾他的,则有时任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鸥等人(为行政、公安、司法的最高长官)。内容则直指晁错“不忠、不信、不义”,说他干的都是“亡臣子礼,大逆无道”之事。

这样的后果,晁错似乎从未考虑到。因为就在他提出“削藩”(削减藩国)的政策讨论会上,在座的王公大臣没有人敢公开反对,唯一敢和他叫板的,则是景帝的表弟、窦太后的侄子窦婴。

晁错,难道是罪大恶极的奸臣吗?

“奸臣晁错”?

晁错是颍川人,学的是“刑名之学”,做的是“顾问之事”,当官干的是太常寺的一个小小顾问。

在朝中既无人脉,又出身卑微。当大官、做大事对“少吏”晁错来说,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但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年少晁错被选派去了一位名为“济南伏生”的人家里跟班学习《尚书》,从此“学贯儒法”,能力水平大增,并受到了当今圣上(汉文帝刘恒)的关注。

于是,晁错便在文帝的指派下,到太子府任职。从太子舍人,到门大夫,再到太子家令。昔日少年,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了当今太子、未来皇帝(刘启)的老师兼“智囊”,政治前景可谓一片大好。

汉景帝刘启画像

实际上,像这样一名从基层一路摸爬滚打上来、还能有着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的太子之师,晁错有参政议政的决心、也有改革除弊的办法、更有为大汉江山奉献一切的赤诚之心。从下面两件事就能看出来一二。

在担任太子老师这段时间,晁错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叫《论守边疏》,另一篇叫《论贵粟疏》。这两篇文章写的都是文采飞扬、视角独到、措施深入,并都得到了当时的最高领导(汉文帝)的认可或部分认可。《论守边疏》尽管未被真正采纳,但得到了文帝嘉许;《论贵粟疏》则部分采纳,并真正施行了下去,成为晁错政治生涯中的一个亮点。

而在另一件事中,晁错则展现了他“为国远虑,不见身害的”“忠贞”一面。

在推行“削藩”政策后,其老父从颍川赶到京都,当面质疑其在景帝即位不久就推行削藩,大有离间皇上骨肉之嫌,晁错则用“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来回答,气的其老父说“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回家后即服毒自杀。

这样人,能说是“奸臣”吗?他更像是一名一心为公的“忠臣”。

那晁错这样的“忠臣”,又为至何身败名裂呢?

“忠臣晁错”?

班固认为晁错是“忠”的,认为其“错虽不终,世哀其忠”。汉景帝也在一次军情汇报会上,也对杀晁错一事追悔莫及。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正是晁错的“削藩”,为大汉王朝创造了“一刀切”式总体解决藩国威胁中央局面的契机,从而为汉武帝大展宏图打下了坚实的体制和组织基础。

那这样一位愿牺牲小我、忠诚为国御史大夫晁错,为何又会沦落到如此,被骗到东市腰斩呢?晁错难道是被冤枉的吗?

如果我们细细翻看史书,可能发现问题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晁错是一位好老师,但不是一个好同事。

他为人严厉刚直,做事苛刻心狠(对自己和对周围人都狠)。《史记》和《汉书》记载其为人“峭直刻深”,工作起来严肃得很,是一个得理不饶人的官员。

《汉书》班固著

这早在他当太子老师期间就能体现出来,尽管那时他仅仅是个秩八百石的“中层干部”,可他与很多朝廷大臣的关系不好,与原吴国丞相爱盎关系也不好(太子善错计策,爱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到了景帝即位,晁错成为了京都长官,他更是不把很多大臣放在眼里,达到了“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的地步。以至于后来丞相申屠嘉(追随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功臣)就被他气得不轻,吐血而死。

一个炙手可热、集宠幸与权力于一体还不知低调的官员,难道可以称得上“忠臣”吗

其次,晁错是一个理想家,但不是一个实干家。

早在文帝在时,晁错就将“削藩”之事论述在《论守边疏》内,后晁错又将“削藩”作为基本国策建议景帝推行。“削藩”其实是贯穿晁错政治生涯的一件重要的大事。

可就是这么一件重要的事,他却建议景帝在推行后,御驾亲征去平定“七国之乱”,而自己则留守京都“运筹帷幄”,实在是缺乏真正的应对办法和能力,也导致了景帝对其的猜忌与怀疑。

一个敢做却不敢当的谋臣,还能称得上“忠臣”吗?

西汉著名武将周亚夫

第三,晁错仅考虑到胜利如何,却未料想失败如何。

他在他的《削藩策》中就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意思是为了巩固大汉江山,早削藩比晚削藩要好,等藩国谋反了再削藩,祸难可就大了。

可正因为削藩操之过急,“七国之乱”爆发了,祸难已至。幸运的是,“七国之乱”最终以中央胜利而告终,且一举整体解决了大块封国的矛盾。但不要忘记了,这是因为有以周亚夫为主的能臣将相俱在、合力攻敌的结果。如果叛军兵临城下、动摇国本呢?

“八王之乱”可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以及三百年的动乱时期。这是未仔细料想到的。

如果说晁错之忠在于不虑己而虑国,那这样看似一心为公实则为了自己的一人理想而一意孤行的“忠”,能算数吗?

“晁错之错”

晁错,其实是一个忠诚的政客,但非一名优秀的政治家。

他谋国却不谋身,因不谋身而误谋国。

“尊天子、安宗庙”固然无错。但他在景帝即位第二年,便为了达到人生理想,迅速推行“削藩令”。执行的直接结果,则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等七位刘姓宗室诸侯王皆反。

但此时的他,缺乏思想准备,方寸大乱,竟然还把危险留给了皇上,把安全留给了自己,这一招,实则昏招。

他看似一心为公,可细节之处却尽是假公济私。

他担任御史大夫后,便利用自身的权利搜集袁盎贿赂证据,想要至其死刑,后因景帝插手才免袁盎一死,贬为庶人。可在“七国之乱”爆发后,晁错竟然还想趁机打击,这才有了窦婴、袁盎联手建议景帝杀晁错一事。就连司马迁都评论“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

他不顾老父建议,最终还是家破人亡。

他对待“削藩”奋不顾身,在朝廷内外树敌太多,对父亲谆谆教导未仔细听取,最终导致“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

晁错墓

可以说,晁错之错,错在急功近利、错在专政擅权、错在自以为是,只知道一往无前,却哪里知道,凡是选择,皆有代价。

这代价,他又能否承受得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