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用十一天,造就了这本快餐小说,并迅速成为经典畅销之作。原是小说家、摄影家,音乐家,北艾奥瓦大学商学院院长的沃勒,从默默无闻的作家摇身变成百万富翁,然后他离开了自己从小生活成长的爱荷华州,搬到了德克萨斯州的一座农场,没多长时间,与结婚36年的妻子离婚。自己继续创作以廊桥为题材的作品。
十一天能够成就一个著名的作家?听起来十分玄幻。所以,我在读这本书时,心中一度产生怀疑。因此,费了一些心力,在书中时间和地点的表述中,寻找疑点,希望查明这到底是一位作家心血来潮,突发灵感的作品?或是他本人的经历?还是像书中所述,是有原型和靠着三个笔记本和资料,才能一蹴而就的名著。我对书中时间逐一比对,发现书中时间错综复杂,居然有数十处之多。并且书中时间,因为“闪回写作”前后不断变化的表述,最后综合对比起来,竟然分毫不差。更奇妙的是,这个时间表述和作者本人生平的时间竟然也十分契合。于是这次小调查,带给我对这本书的另一个深层次的读书感觉。现在就请大家带着三个问题和我一同探究这部《廊桥遗梦》的文学底蕴:
1. 小说中的表述,有什么特点。
2. 你相信这是一部十一天创作出来的作品吗?
3. 你认为《廊桥遗梦》是否有原型?
老梁在评论《廊桥遗梦》的电影时,曾介绍作者写这部小说的初衷,据说是沃勒写这本书的灵感,是因为当年在廊桥附近餐馆,亲眼看到一个出轨妇女被当地居民歧视,以至于第二天跳桥身亡的事件。这个情节,也在伊斯特伍德的电影中,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就是片中罗伯特在餐馆,给一名被大家歧视的妇女让座,引起当地人切切私语的片段。
如果这是真实的,就让人感觉简单的不合理了。小说中的时间表述,简直缜密的让人咋舌。怎么可能是靠十一天,凭一个念头就能写出一蹴而就的畅销作品,除非他是神明附体。
所以我认为,从小说和作者的生平分析,书中表述的内容很可能,是有真实原型,而非杜撰。
小说的第一篇,第一段就表明了这个荡气回肠的故事来源于一对儿女的提供,时间是一九八九年秋日,在这一年的一月,书中的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去世,终年69岁。这个前篇的结尾,作者“罗伯特.詹姆斯.沃勒”标明的时间却是一九九一年夏,而这本《廊桥遗梦》在一九九二年畅销,使沃勒一举成名。(又一个罗伯特!是否又是作者当年亲身经历?否则为什么书畅销后,却与相伴36年的妻子离婚呢?)
于是,这第一篇中的时间在听闻到这个故事与提笔写作的时间,相隔差不多一年。假如把这个疑问联系到一起,那么这将近一年的时间的空白,作者沃勒在干什么?大家从“前篇”的诵读中一目了然。书中作者已经用详细的记录,表明自己在其中做了大量的调查,尤其是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德”,因为,这个人整个都是“虚幻”的,除了一些第三者角度的叙述和他的作品以外,这位在七年前,也就是书中一九八二年二月二日,遗物转交给弗朗西斯卡。这位早已过世的老人,并没有留下过多的生前事迹当做线索。所以,书中才有沃勒怀疑罗伯特.金凯德是否在去世前故意销毁了自己的痕迹的表述。
从书中散落在各处的时间描述,加上两个人的人生经历,将它们收集起来,就应该很容易寻觅到一些蛛丝马迹, 来解读书中人物性格。
不过这本《廊桥遗梦》的叙事手法,十分精妙,沃勒采用“闪回”的叙事手法,不断通过不同时空的往事回顾,却打乱了时空顺序。
我还是先简单普及一下“闪回”的文学知识吧。我曾看到一位老师,登载在研究者上的一篇《浅谈〈廊桥遗梦〉的叙事时间艺术》中了解,“闪回”在于故事关系上分为整体闪回和局部闪回,在功能上“闪回”分为填充闪回、对比闪回和重复闪回。
在“弗朗西斯卡”在1987年生日时,回顾起与罗伯特相识、相知、相爱和分离的回忆,构成小说的主体,这是整体闪回。
在讲述邀请罗伯特做客时,弗朗西斯卡回想起自己之前买红酒、裙子、鞋子的的回忆便称作局部闪回。
还有的闪回,像弗朗西斯卡在和罗伯特在一起时,回想起和丈夫的生活片段的“对比闪回”;罗伯特不断称自己为最后一个牛仔的“重复闪回”;弗朗西斯卡和罗伯特回忆自己早年的回忆的“填充闪回”。这些运用纯熟的写作手法,体现了作者对时间艺术的完美把握。
之所以普及书中各种闪回的灵活运用,我是想向书友们传达,在如此繁杂下的时间表述中,却能做到丝毫不乱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儿。
因此,从时间上的缜密和从写作上成熟的运用,我认定,这部小说一定是沃勒在长时间的酝酿、不断的积累,才能写成此书。不论十一天是否真实,沃勒的这部小说确实值得尊敬。
缜密的时序和精湛的闪回写作只是这部小说其中一种的写作手法,它是隐藏在故事之内无人可见的。
我们很多人一直都关注这部小说的情欲、婚外恋、唯美、爱情,在各种角度去批判,去理解,不知是否在读书时,想到一本小说的畅销有着什么样的内因和外因。
一种浅显的阅读,是读书的大忌,是对书和作者本身的伤害。
所以,各位书友,十一天创造的快餐小说《廊桥遗梦》,绝对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而是作者经历大量的材料收集和长时间的酝酿,才呈现给各位书友一场盛宴。大家一定不要辜负一本书的价值,所以,我要和书友说,去读书,去读书中精华,从每一个层次和角度,都会有不同的感官,不要辜负那些文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