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的自传,比较让人知晓的是老外拍的末代皇帝这部电影,让人觉得的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我的前半生》这本书看了后,就把他相关的影视以及庄士敦写的《紫禁城的黄昏》跟着一起读,然后彼此验证判断思考。
《末代皇帝》这部电影三个半小时,却不及溥仪《我的前半生》这本书精彩,看完书再看电影,反而觉得电影存在断断续续片段的衔接的感觉。
本书全篇如果分析后可以说是溥仪的回忆以及自我解剖,没有太多为自己辩解,在懵懂年龄时上位离不开背后慈禧等人的政治博弈,在童年只有太监照顾,如果以人物来讲这本书就是溥仪围绕着慈禧醇亲王等人的余晖、身边太监的恭维看护、复辟者联盟和日本人、囚徒生涯组成的
在皇宫连自己亲生父母也不能在身边多待,唯一让他有些温暖的就是乳母,随着那个总爱微笑着乳母离开,溥仪的生活就是在太妃和太监等人的看护下长大,让人想起溥仪的老前辈鲁哀公“寡人长于妇人之手”,而溥仪长于“太监之手”
在皇宫里的生活让他想向鸟一样挣脱但是也在享受着笼子带来的好处,皇权至高无上太监的恭维,溥仪养成了一切唯我的性格,对下人的折磨对他里说只是一种解闷愉快的需要。因为他是皇帝是唯一的人,其他人只是工具好一点也是装饰。
随着庄士敦这个外国籍教师的到来,溥仪的人生开始了大转折这个英国老师给溥仪带来了西方的知识思想,也加剧了溥仪的和自己身边传统师傅的冲突,更重要的加剧了和太监的矛盾溥仪认为西方一切都是好的以及自己从生来就是皇帝身份。
溥仪的目标就是复辟再次成为真皇帝、小时候溥仪脾气暴躁太监就会把他关小黑屋让他在里面“消停”美其名曰给祖宗去去火。随后故宫里的古董文物被太监等宫里人源源不断倒卖,进行宫内改革的溥仪被太监一把火吓到了,所以裁撤了所有的太监宫女。自此溥仪被动和生来的功能-多疑,归位。
被驱赶出皇宫的屈辱,挖祖坟的仇恨,皇帝的执念,日本人扶持溥仪走上满洲国的皇帝梦,成为傀儡的溥仪只能写个可的诏书,溥仪在做囚徒时才知道,他签下的可,在东北出现了平顶山的屠杀、731部队等让东北百姓累累白骨。本来觉得溥仪传奇坎坷同情,在阅读到这里恨不得给他一颗花生米,对溥仪改造最大的是那些受害者百姓对他们这些参观者竟然选择了原谅“哎,算了都过去了”,中国底层的劳苦大众太善良了。
聚集在身边的郑、罗等复辟者都是在利用溥仪的身份以及他手里的金钱,如果民国被骗排名榜,溥仪肯定榜上有名,最后这些复辟者联盟除了部分不愿意去东北卖国,大部分人最后在东北把溥仪卖到底把他卖给日本人到最后一笔,溥仪连个大臣都没有,整天疑神疑鬼用酷刑折磨仆人孤儿,又求神拜佛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皇帝再次验证了一句话,有权孤家寡人无权更是孤家寡人。
最后是溥仪的囚徒生涯应该是历史上最传奇的做了四次牢房,唯有最后一次他才是人,一个真正的凡人。被押解回国的溥仪严重没有安全感以为被清算枪毙,随后在改造中溥仪终于是人是凡人。是因为他终于会照顾自己了会系鞋带,叠被子穿衣,不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上人。皇帝真的没有了,只有一个平凡的自力更生的中国公民溥仪!
溥仪的牢笼有四个第一个是皇宫的做成的金色笼子吃好喝好,就没自由。第二个就是在东北坐牢房子华丽造成他严重精神分裂,还是没有自由,第三个就是苏维埃牢房,住房普通有人伺候,还是没有自由,第四个是中国东北抚顺牢房,有限期十年自由了,成了新中国一个公民,故宫历史上第一个买票回去的皇帝,(明朝皇帝表示:紫禁城房地产产权在我手里)。
全书溥仪从放弃逃避到正视自己交代自己一生,感觉很真实像是一个对读者摘下自己面具和衣物赤裸裸的场景。他的传奇故事,书短事长道不尽一生崎岖。
我是青灯,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赞加个关注,留下你的评论和看法哦!你的鼓励就是青灯的动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