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拔刀决
从小我就喜欢读大部头的故事书,沉迷进去之后,每每废寝忘食。
遇见金庸之后,这个爱好推向极致。我曾用一个通宵加两个白天看完了《倚天屠龙记》,后来又重读过数遍,虽然情节早已谙熟于心,每次却还是舍不得中途放下。
当一本小说开始吸引我了,我总要翻到最后,看看页数,如果还有几百页,就会很开心,如果还有下册,或者第二三四卷在身边等着我,就更开心,有一种葛朗台看着一屋子钱的满足感。
但是这样又好又厚的书并不很多。所以当我捧着肯福莱特“世纪三部曲”第一部、三卷本《巨人的陨落》时,那种熟悉的幸福感又充满心头。
我从《风暴岛》起喜欢福莱特,他和英国另一位类型小说大师福赛斯一样,还未让我失望过。
这套书试图描述的是已经过去的二十世纪,第一部《巨人的陨落》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讲起,时间线从1914年至1924年,威尔士矿工家庭的姐弟、英格兰贵族兄妹、俄罗斯底层的孤儿兄弟、美国白宫的青年助理、德国外交情报界的名门之后……五个家庭爱恨纠缠的命运之线编织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世纪画卷。
这部书里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故事全部由人物的命运来推进。书中五个家庭都参与了二十世纪的历史进程,有的在推动,有的在阻碍,他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又是历史的一部分。
福莱特一开卷就用干净利落的文字和细节把你带进那个时代的场景之中,那些人物如同电影一样走进你的视线,进而走进你的心中。他们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虽然你知道历史的走向,却仍然会屏住呼吸想看到在那些历史关头——大战爆发、十月革命、索姆河马恩河战役、美国参战、巴黎合约……这些人在做什么,是他们影响了历史,还是历史成就了他们?
讲故事是一门手艺,肯福莱特是炉火纯青的大师,他有两门绝艺是别人很难模仿的。
其一,超强的历史代入感。
在福莱特笔下,历史已成为故事情节的一部分,而这里的历史绝非细说。他每本书写完后都会请历史学家审阅改定。《巨人的陨落》中出现了很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列宁,托洛茨基,美国总统威尔逊,温斯顿丘吉尔,英国首相劳埃德乔治等,福莱特在书后作了说明,他的原则是:要么某一场景真实发生过,或者有可能发生;要么某些话真正说过,或者有可能说。当真实人物与书中虚构人物对话时,他们说的通常都是实际上说过的话,取材于这些人的备忘录、自传和传记。
其二,简洁克制的叙述技巧。
我在看同为畅销书领域大师级人物的史蒂芬金小说时,常常被他那裹脚布一般的啰嗦语言烦到耐心全无,恨不得用这裹脚布勒死他。而再看福莱特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他的文字简洁凝练,叙述清爽传神,阅读起来似行云流水。《巨人的陨落》三本一千多页,我用了一个周末读完,毫无滞涩之感。
有出版人说:肯·福莱特没有一个饱受折磨的灵魂。他承认了:大家都在写内心的痛苦,可我总是觉得很开心。
他说:“很多作家只写能取悦他们自己的东西,并模模糊糊地希望这也能取悦别人。但我每写一页都在清醒地思考:读者会怎么想?读者觉得这真的会发生吗?读者关心这些吗?读者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我敬佩那些用文字和新奇结构进行文学实验的作家,但我从不这么玩。”
而擅写痛苦的灵魂的格雷厄姆格林说过这么一段话:“那种小说就是我想创作的:极具浪漫色彩的故事,这种故事从年轻时代起就深深吸引着我们,我们的种种憧憬都被证明是一场不切实际的幻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又会回到这种梦幻之中,为的是逃避令人伤心的现实。”
我也看文学名著,有的还非常喜欢。但好故事始终是我的最爱。
所以我对肯福莱特这样的大师始终抱有感恩之心。
唯一的遗憾就是,我希望好故事永不终结,而世事从无永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