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文学体裁,能够完美地融合情节性和哲理性,我相信那一定是小说。小说读多了,你就拥有了快速辨别内容好与坏的能力。为什么读过那么多本小说,但真正能打动自己的少之又少?或许是你没有选对书。一本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小说犹如一位高品位的男友,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让人着迷的气息。
比如以下这7本,就是我在今年读到最优秀的一批小说,它们共有的特点除了有着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深刻的人性哲理外,还会像人生导师一般告诉你,即便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但是你还有它。
1:《囚鸟》
【美】库尔特•冯内古特
推荐理由:我们不过是风暴中吹过的屁,请你原谅我的话粗俗。或者,像那个提着购物袋的叫花婆(玛丽)说的,是‘风暴中吹过的胖子’。
我们都是受困于时代的“囚鸟”——既渴望逃离,又踟蹰不前。联邦最低限度安保措施成人改造所里,颓唐的小老头儿瓦尔特•斯代布克正在等待领他出狱的狱卒。在他过去的人生中,他曾是斯拉夫移民的儿子,哈佛大学毕业生,前共产党党员,前联邦政府官员,“水门事件”的涉案者……不久他还将获得一个新的身份,神秘的……
也许我们只是历史的过客,目标渺茫,无地自容。我们没有世界大战可以经历,也没有经济大萧条可以恐慌。我们的战争充其量不过是内心之战,我们最大的恐慌就是自己的生活。
2:《女巫的子孙》
【加】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推荐理由:复仇是一盘放凉了才好吃的菜。
诺贝尔文学奖最有力竞争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改写莎翁临终作品《暴风雨》,在作者看来,不管仇恨来势多么猛烈,终会像暴风雨一样平息下来。
主人公菲利克斯正在筹谋一场足以震撼整个戏剧界的大事,排演一场惊为天人的《暴风雨》。可是一切就绪准备开始的时候,他最信任的工作伙伴托尼背叛了他。于是乎,菲利克斯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从此过起隐居的生活。在归隐十二载后,菲利克斯来到一所监狱,担任起了戏剧老师。于是乎,一场缜密的复仇计划悄悄展开……
改写莎士比亚似乎很容易导致油嘴滑舌插科打诨,小说中监狱的隐喻,复仇的喜剧性,阿特伍德营造出的戏剧化情节很大程度折射出莎士比亚戏剧的风格。在阅读过程中,除了佩服阿特伍德的想象力以外,更直击内心的是菲利克斯从复仇到自我释怀的过程。
3:《夏洛克是我的名字》
【英】霍华德·雅各布森
推荐理由: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却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
这是一部改写莎翁《威尼斯商人》的小说。西蒙·斯特鲁洛维奇是一位犹太裔的艺术品经销商,他富有却吝啬。在祭拜母亲的墓园中偶遇了来自四百年前的夏洛克,再将其请回家做客之后,斯特鲁洛维奇的生活一下子全乱了:女儿私奔,生意变故,和有着好人缘的德·安东关系剑拔弩张。
如果你错过了《威尼斯商人》,那么这部小说将是助你重拾经典的首选。布克奖得主雅各布森的带有思辨性的故事,带给你一种来自人性上的阵痛,它也会让你意识到,我们想要在别人眼中建立的形象,往往会变成一种约束力,限制我们真实的表达。唯有为自我而活才是冲破这一切的弹药。
4:《地下铁道》
【美】科尔森·怀特黑德
推荐理由:我们是否能够一直坚定信心,相信世界终善?
本书讲述的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黑奴时代末期,一个名叫科拉的黑人女孩受尽了奴隶主的凌辱,又一次残忍的鞭打之后,让她下定决心,逃出人间地狱,穿过沼泽的黑水和森林的幽暗,搭乘秘密的地下铁道,一路向北,投奔自由。
这是怎样的旅程啊。她沿路看到社会的邪恶,法律的不公,暴力无处不在,善良的光却是那么脆弱。好心人一个个倒下,但那身高两米、冷酷无情的猎奴者仍紧追不舍……
也许我们距离那个黑暗的时代很远很远,但是“恶”却从未离开,当“恶”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是否有勇气敢于出来制止,是否能有慈悲心拯救深处不幸之中的人呢?或者说,我们是否能够一直坚定信心,相信世界终善?一切都在挑战我们灵魂深处最脆弱的那根线。
5:《杀死一只知更鸟》
【美】哈勃·李
推荐理由:成长总是个让人烦恼的命题。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阿蒂克斯·芬奇——小女孩的父亲——是一位律师。一家人的生活从父亲为一名遭到诬陷的黑人辩护开始改变。不过,这部小说并不着力于去描写种族歧视与社会不公,而是让读者去审视:何为善良?何为信念?仇恨与偏见如何在人群中泛滥?更重要的是,它在提醒所有像芬奇一样的成年人,该怎样做一名父亲,又该如何保护孩子心中的信念。
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为世俗或者主观的偏见,就扼杀掉说话或者辩驳的权利。在失去理智的生活里,知更鸟美妙的歌喉都会显得格外刺耳。它并无罪恶,却要面临被枪扫射的危险。然而,在这部小说中,美国作家哈珀·李用动人文字为读者铺下一段最温暖的旅程。
6:《步履不停》
【日】是枝裕和
推荐理由:和解总是晚于死亡太多。
这是一个由家长理短串联的故事,没有波澜壮阔的历史,只有一个家族最平淡,最青涩,最悠长的回忆。主人公“我”是一名画家,带着新婚的妻子来到家乡拜祭亡兄,在这个过程中那份对于父母生前的点滴回忆也一点一点地流淌出来,那些潜藏在过去看似最平凡的岁月中的心酸,仇怨,欢欣也慢慢苏醒过来,但是,人都已经逝去了,我们之前最在意的那些人和事都是已经化为尘土,真的还有那么重要吗?
生命总是透着青涩的味道,即使是和血脉相依的亲人之间,某些情愫也是生命隐隐作祟的歹徒,但是那些我们走过的路,看过的人,体验过的悲伤与快乐,都是这么短暂,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倏忽而逝的修行,当一切化为尘土,蝴蝶仍旧会从水槽中大群腾飞。
7:《醒来的女性》
【美】玛丽莲·弗伦奇
推荐理由:书中的女性是我们的母亲和长辈,是身边的朋友,也是你我自身。
一个聪明独立的男孩,他的未来可以有很多可能性,但是在上个世纪的美国,女性最常见的职业就是打字员,母亲对女孩最大的期望就是“嫁个好人家”。聪明和独立会让一个女文艺青年成为异类。米拉就是这样一个女孩。
向社会和家庭屈服的米拉结婚后成为了道德歌颂的“贤妻良母”:丈夫有体面的工作,她也住上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大房子。她举止优雅,总是面带微笑。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在生活的平静表象之下,她正在默不作声地崩溃……
时至今日,米拉身上发生的事情仍在我们的社会中重复上演,在社会的任何角落,男女之间的不平等依旧是存在的事实,《醒来的女性》后半部讲述了米拉再次回归独立自主之后的新生,如果你也多少听过、看过、亲身经历过女性的不平等,或许这本书将会引发你新的思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