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醒世恒言》(1986年人文版)
文字凝炼,有时十几个字就是一个情节。既如此,读起来则如啃书,耐咀嚼。
2.《泰戈尔诗选》(1958年人文“网格版”)
这本诗选百读不厌。文字其实既不花哨,也不枯奥,宛如白话,却意境优美隽永。
3.波兰显克微支《十字军骑士》
原来十字军骑士团这么可恶,其专搞阴谋和“群殴朮”,原来这小说写的是波兰、立陶宛人民抗击侵略者十字军的艰苦卓绝战斗。欧洲国家间仿佛我国省与省之间,转战南北一转就是一个国家。
4.《外国文学作品选读》
读此大学教辅,是为了解我读之外国作品在外国文学史上的评价与地位。
5.徐则臣长篇小说《北上》
架构大,纵深阔,但若不细心,容易迷路。似乎有些拖沓,难以延续阅读兴致。不过,其对运河的历史文化,及与现代国史国运民风民俗的关系,还是有些揭示的。
6.徐则臣长篇小说《耶路撒冷》
明显地比《北上》好读,也有点风花雪月,且其情爱场面也生猛,线索单纯,故事情节吸引人。然存败笔,主人公作为名人给咨询者的解答,大段大段地直接搬进小说,让读者受不了。
7.司汤达《红与黑》
几十年前的“襄卫时期”初读,觉得于连很对味口,因为他是一个哪怕冲得头破血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理想主义个人奋斗者。如今再细读,原来他是一个野心家阴谋家,为了个人往上爬而不择手段,甚至为了获取信任而假装信奉《新约》的虔诚信徒,假装狂热地爱上权势者的夫人与女儿。
8.莫非长篇小说《墨雨》
所涉那段历史,我原先只读过《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一读简直眼界大开。一个个在墨雨里欢呼雀跃的人,淋了雨,脸就黑了,只有牙齿还是白的。诚斋斯言。
几千年里一直劳作在土地上的几亿农民,真实素质也正如小说所写那么回事。症结依然在于领袖说的“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
9.赵德发长篇小说《人类世》
一部电子化时代的“问题小说”。借用地质学断代朮语,展现新的发展史上已经或即将面临的危境,而且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具警示意义。
10.唐兴顺长篇小说《陌上花》
农村现实生活图景,包括已过去的和正在发生的,由此“花”田红可见一斑。乱糟糟的大时代,造就了胡高峰、刘得进、秦三郎一类机会主义者,而规矩人始终没有机会。
11.刘继明长篇小说《人境》
一个底层的理想主义者。其奋斗的时代与环境离我们很近,其悲剧结果自在情理之中。
12.陈彦长篇小说《主角》
从女主人公崭露头角起,至艺术巅峰,再到极不情愿的新老递嬗,一部秦腔发展史和忆秦娥的人生大戏。当个主角实属不易。真正的主角,从艺的一代人中也许就出那么一两个,我其周边的人乃至社会大环境却如此苛求以至打压他们,值得反思。
13.刘震云长篇小说《吃瓜时代的儿女们》
故事好读,几乎一口气终卷。然故事虽有足够真实的现实依据,小说却几乎没有可供咀嚼回味的东西。犹如作者的《我不是潘金莲》。尽管作品揭露的现实丑态很逼真,但也仅限于揭露而已。
14.周大新长篇小说《天黑得很慢》
人老得很慢,其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曲里拐弯的小径要经过。作者这回依然坚持写我们社会的现实问题——老年问题。人人都要老的。自60岁进入,慢慢地切身感受切肤之痛。
15.刘亮程长篇小说《捎话》
一套驴语系统,一部人驴灵肉交融后对人类战争的亲历史。
16.刘醒龙长篇小说《黄冈秘卷》
一部有关高考的备考秘卷,带出一大片现实问题尤其是县级发展问题,特别老一代革命者与新一代当政者的执政理念代沟。
17.人文社《欧洲文学史》(下)
浏览十八九世纪英法文学大家的文学成就,其中最感兴趣的还是罗曼罗兰、巴尔扎克、狄更斯、哈代、司汤达。
18.哈代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人文社繁体版)
读这个版本,真是如今难得的享受。打个比方,前几年读这小说的电子书,犹如戴一块电子表,日期、时间照样准确,但也仅有时钟功能。再早些年读过简体版,是新世纪再版印的,就像戴的普通机械表,除了时钟功能,听其滴答滴答的金属音也算一种享受。这回读的繁体版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排版、1980年重印的,仿佛戴瑞士名表,除了时钟功能、装饰功能,还有艺术功能——可供把玩,观感、触感美,经得起细品,可吸引我一字字一行行一页页细嚼慢咽,体验色香味形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