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论著评介 >

小流氓行为「耍流氓吗」

文/楚墨青衣‖今日头条号独家发布

乔丰莲从乡下到城里来的时候,身边还带了一个女儿。

女儿三岁零几个月,若在城里,这时候就应该进幼儿园了,但乔丰莲初来乍到,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拖着这个小不点,整天四处找工作,脚都被鞋跟磨破了,后来还是一饭店老板娘看她可怜,留她在店里帮忙,只管母女三餐,至于薪酬,视饭店的营业额而定。

凑巧那段时间,老板娘饭店的生意特别好,她一高兴,说是乔丰莲给她招来的财运,问她若愿意的话,可以跟她签合同,打算把她当员工给固定下来。

乔丰莲一听,觉得这倒不失一块落脚的地方,于是问老板娘,若固定下来,能不能给她母女解决一片遮风挡雨的瓦。

老板娘想了想,就想到饭店后面有一条老街,一排的老房子,没人住,全都租给外地人,价钱很便宜,一般花个两三百就能拿下来。她跟乔丰莲说,她可以帮她找一间,但条件是她能不能早上帮她支炉子卖早餐。

乔丰莲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还说她会包包子,她到城里来之前,就专干这个,还说她家祖上三代都干这个,而她就是传袭奶奶的。

老板娘一听,更是像捡到宝一样,说,行,以后你只管着我饭店的事,住的地方,我去帮你落实。

没想到,乔丰莲做的包子,还真的好吃又好看,就像她的人一样,被老板娘店里的饭菜喂没几天,立刻就丰腴白皙珠圆玉润,像她手上包子,馋人眼目。

于是,不用多长时间,乔丰莲跟她的包子,就都出名了。这街坊四邻,都知道她的包子品相好,而她的色相更好,两两好上加好,使得老板娘这店里的生意,每天顾客盈门,也不知是来买包子还是看人,反正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人大有人在。

其中,有一个叫林苒华的,仗着自己在一所小学教书,自诩是读书人,因家庭负担重,所以到现在连城里的片瓦都买不到,屈居在这一条老街,也是租房过日子,只是不知他何来的优越感,老觉得自己住在这里,是委屈了自己的身份。

那次,老板娘在帮乔丰莲找房子的时候,想着就她母女两个,怕被人欺负,为安全起见,就想找一邻居比较好相与的,刚好林苒华隔壁空着一间房,于是好巧不巧,两人就这样成了邻居。

林苒华也是有过一段婚姻的人,可惜这段婚姻最后啥都留不住,就留给他一个儿子。儿子今年刚满六岁,正要读小学,因林苒华在这座城市没有自己的房子,所以儿子的读书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后来,好不容易做通他任教学校的工作,给儿子找了一个名额,却因高额的赞助费望而却步,虽说教师可以减半,但另一半也是他望尘莫及的天文数字,实在没办法,只能把儿子送回乡下,任其在乡下广袤的大地上土生土长。

于是,在跟乔丰莲做邻居的那段日子里,林苒华是单身一个人的,一个人的生活,自然过得比较浮皮潦草,饭是不做的,平时学校饭堂打发了事,只有周六日在家时,吃饭才成问题,好在他要求不高,以前饿的时候,就跑去老板娘的店,一碗素面就地解决,现在因有乔丰莲做的包子,那就更好应付,直接要了两个包,凑合着就是一餐。

如此的生活,落在乔丰莲眼里,就觉得这个男人不容易。孤身一人在外谋生计,末了连三餐都只维持在温饱线,比她还不如,起码她还能在老板娘的店里,任意吃喝。

特别是有一次乔丰莲一手扛着一大袋面粉,一手还拉着女儿,被林苒华看见了,赶紧上来帮忙,问她怎么不把女儿送幼儿园。

乔丰莲说钱不够,等再攒攒,下半年应该就可以了。

就因为这句话,撩起了林苒华思子之情,他叹了一口气,说跟你比起来,我这个做父亲的比你还不如。没想到你一个卖包子的,比我这个当老师的,赚的钱还多,越说越觉得读书读到他这份上,真是大倒霉头,因此心生唳气,脸也阴了起来。

只可惜乔丰莲没注意,此时她的关注点放在林苒华那一句当老师的,心想原来他是学校老师,是文化人,比她可高人一等呢。

从那以后,林苒华再去店里买包,乔丰莲本着既尊重他又觉得他实在不容易的复杂心理,多给他一两个包子或者干脆就没收他的钱。对此,林苒华没啥表示,只报给他一个承让了的微笑。说不出是因感谢,还是觉得他拿了,是看得起她,反正那个笑,包含的内容太复杂,复杂得乔丰莲觉得她思想境界太低,无法理解。

但能理解又如何,她一个做包子的,除了做包子,也只有做包子,她啥都不懂,也不想懂,懂了如何,又不能当饭吃,解决她母女的温饱问题,所以她的眼里心里,除了包子,还是包子。

当然女儿入幼儿园的事,也成了她拼命做包子的原因。所以那段日子,她虽时不时地接济几个包子给林苒华,但当其时她心里没啥想法,只想着邻居一场,又兼他是学校老师,读书人,她看不得这样的人把日子过得这么苦巴巴,所以在能力所及之处,她能帮着一点就是一点。

但她这一点好,落在林苒华眼里,就成了她是否对自己有意,所以他当仁不让地就接受了她的好意,还觉得她一个做包子的,他吃着她的好,其实就是在抬举她。

于是,一次两次,次数一多,林苒华吃起来就毫无心理压力,有时,为了显示自己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干脆不去店里,看她出门直接口谕给她,晚上回来给我打包几个包子。

当然,钱的事,就一字不提。而乔丰莲倒不计较,觉得她本来就不打算收他的钱,还把他这种行径,理解为他或许怕彼此难堪,所以干脆闭口不说,这就是读书人的处事方式,懂得给双方互递梯子。

不过这样的梯子,爬久了就习惯成自然。在不知不觉中,林苒华就当那店是乔丰莲自己开的,想改善个口味,吃点别的东西,张口就来,随口就点,今天说给我打包一碗素面,明天就升级到素面太素,最好多放几片肉,牛肉羊肉都可以,没有的话猪肉也行。

这样的要求就有点难为乔丰莲的腰包,毕竟她想攒一个钱不容易,而女儿入园的事,当然就成了她头等大事,况她跟他非亲非故,也不是什么男女关系,无非是看他一个人过得有点清苦,敬他是一个老师,只要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帮就帮衬着点。

但这个点不知什么时候,被林苒华误以为那是乔丰莲在讨好他的一种模式,当然表面上,他或多或少还是会给她放几个彩虹屁,夸她的包子做得好吃,随口再附赠一句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的彩虹诗,把乔丰莲哄得心花怒放,觉得读书人到底就不一样,夸人的话都是出口成章,比不得她乡下那个前夫。

一想起前夫,乔丰莲就觉得她这辈子做得最错误的一件事,就是嫁给了他。结果好处没捞着,倒让他出轨别的女人,还理直气壮嫌她不会给他生儿子。

就为这,乔丰莲才带着女儿,离开那个家,一路磕磕碰碰莽莽撞撞地来,幸好天可怜见,让她遇上老板娘,母女俩这才有了这个落脚点,也才有了今天诸事不愁,只愁给女儿找一个好的幼儿园上,以后让她走一条跟她不一样的路。

而这样的路,需要乔丰莲做多少个包子,付出多少辛勤的汗水,积攒多少个汗板,才能帮女儿铺平另一条路,托起她往后的读书生涯,帮她拾级而上。

一想到这些,乔丰莲就觉得林苒华是不是越来越过份了,连这个也敢要求她,当她是什么,管饭的,也不知他哪来的底气,敢这么理所当然,就因为他给她放几个彩虹屁,要这样的话这种屁话不要也罢,成本太高了。

于是,下次林苒华再口谕她的时候,她连嗯一声也省了,装着听不见的样子,不作理睬。而他以为她已接收到了,于是躺平家里,坐等她送饭。

等晚上乔丰莲回来,不见她来敲他的门,而是听见她打开自家的门,进去了,之后门被随手一关,他等了很久,见毫无动静,觉得有点反常,于是第一次去敲她的门,问她饭呢?

她装聋作哑,反问啥饭?

早上不是叫你帮我带饭回来吗?

哦,有吗,你啥时候说的,我怎么没听到,不过也许是因挂着我闺女今天要入园的事,一高兴,啥事都入不了耳。

一个丫头片子,入个园就把你高兴成这样。

你说啥。

哦,没,没,林苒华这才意识到他这随口而出的话,有点不识事宜,赶紧转移话题,说我因等着你的饭,这会肚子饿了,怎么办?

怎么办?乔丰莲因着林苒华刚才那声丫头片子,已经对他怒不可遏,现在再听他说这一句,一气之下,当场就炸毛了,说怎么办,我管你怎么办,你以为你是谁啊,就凭着你一个读书人,我高看你一眼,你就把尾巴翘上天了,也不拿镜子照一照 ,人有脸树有皮,你知道没脸没皮是什么吗?

是什么?

就是专门针对你这种人的。

说完之后,也不想再跟他废话,门砰地一声,关了。留下门外的林苒华,做梦也没想到无端会受乔丰莲这一顿奚落,吃惊之下,不禁恼羞成怒,想要反击过去,没想到被她挡之门外。

一气之下,本想敲门跟她对仗,又想着自己身为一个读书人,跟她这种低贱之人对骂,不仅降低自己的身份,关键是还对牛弹琴,而且她要是真的发起恨来,自己也落不到好,不过也不能这样便宜了她,于是对着门外,恨恨地啐了一口,说你等着瞧,我跟你没完。

没完就是他得找机会羞她一顿。于是,林苒华找了一个乔丰莲做包子最忙的时候,去了一趟店,那时人最多,店口都排起长龙来了,他直接上去就是一巴掌,随口骂了一声臭婊子,还真当自己是啥尤物,也不拿镜子照一照自己是啥货色,以为拿些小恩小惠勾引我,我就会上钩,没门。

众人防不到有这一出,在惊讶之余,忙问是怎么一回事,以为两人是在谈朋友,不过再怎么样,男人出手打女人就是不应该。

不应该的是林苒华还以为他这一招出来,肯定会博来很多人的同情,毕竟现在满大街都在井喷三儿,别人就会以为她也是狐媚魇道的人,色诱不成,反倒被他抡拳头制止。

可是,群众的眼睛其实都是雪亮的,特别是老板娘,打从乔丰莲来的第一天,她的吃苦耐劳与温柔敦厚,就一直被她看在眼里,她也知道她帮他打饭的事,当时她还问她,你喜欢他?

乔丰莲惊得摆摆手,说不是的不是的,没你想的那样,无非是看他一个读书人,日子过得清苦,想着能一起做邻居,也是种缘分,反正带饭也是顺手牵羊的事,能帮就帮呗。

没想到这妹子竟然帮了一个白眼狼。

老板娘挺身而出,帮乔丰莲实话实说。

当时林苒华还想再狡辩,不提防有同住的邻居,也挺身而出,曝了林苒华在背后揶揄乔丰莲,说那女人,要不是看在她时不时给我带饭的份上,就凭她一个打工妹,想跟我平等对话,做梦去吧。

此话一出,众人咆哮,全都觉得一个男人下作到这个份上,他自己不丢人大家都替他觉得没脸见人,真是败了咱男人们的脸面。

于是,一拥而上,大家觉得有必要替那个弱女子出一口恶气。

不过,那口恶气终究是如鲠在喉,只能让大家犯恶心,因为林苒华一见势头不对,已经溜之大吉了。

而乔丰莲倒是能看得开,觉得她的日子只要往好的方向走,卯足干劲,让女儿一路读下去,所以她凭手艺跟老板娘重新议好合作事宜,以后她做的包子,除了底薪,另有提成。

这是乔丰莲目前觉得最能驾驭的最好生活,至于以后,以后凭自己的本事过日子,还能差到哪里去,只能是后劲十足,越过越好,越过底气越足。


------谢谢您的支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